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很多電視劇大都有這麼一個梗:一對顏值很高又很相愛的男女,因為無權無勢,最終勞燕分飛,天涯陌路。其中的原因,以女子嫁入豪門最多。當然現實生活也不例外,尤其在古代,這樣的事情就很常見,畢竟那是封建社會,向來都靠家世背景說話。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就像《紅樓夢》裡,王熙鳳可以利用關係,為了幾千兩銀子,拆散一對鴛鴦,導致兩個相愛的人雙雙殞命;賈赦可以為了求娶婢女鴛鴦,不惜放下狠話,逼鴛鴦當他小老婆;賈珍也可以憑藉自己世襲的爵位,胡作非為,逼迫良家女子......

一入豪門深似海,秦可卿多好一個美人,高攀上賈府之後,每日兢兢業業,最終還是命喪天香樓;黛玉寄居賈府,吟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傷感;尤二姐成為賈璉的侍妾,免不了被壓榨的命運,落得個悽慘的下場。自古以來,進入豪門的女子有太多的無奈。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唐代有一個秀才崔郊,他和姑母的婢女情投意合,這婢女生得端莊美麗,又擅長歌舞。崔郊姑母因為家裡遇到點麻煩,需要急需用錢,就把婢女賣給了當時的達官顯貴於頔。兩個有情人就這樣被迫分開了,崔郊對女子思念不已,每日在於家附近徘徊,只為一睹佳人芳容。

終於在寒食節那天,女子果然出了門,崔郊等在柳樹下,兩個有情人相見竟無語凝噎,崔郊發誓終生只愛女子一人,但是女子已經委身他人,怎可三心二意,於是二人的見面也是告別。

曾經相濡以沫,現在卻咫尺天涯,崔郊心中異常悲憤,於是寫下一首詩:

《贈去婢》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詩人首句7字,通過富家子弟爭相追逐女子身後的輕塵來側面烘托出女子的美貌。我們不禁想象,到底是什麼樣的美女,才引得這些王孫公子爭相追逐呢?她一定有著羞花之美貌,詠絮之才華。

事實正如我們猜想的那樣,詩人說這個女子如同綠珠一樣淚水溼透了羅巾。綠竹是誰?她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美女,很多詩人都為之賦過詩,《紅樓夢》裡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就有她。她因為長相美豔動人而聞名天下,當然僅是長得美也不足為奇,她還精通音樂和舞蹈,更擅長吹笛,這樣集才華與美貌一身的美女怎麼不令人折腰。因此當時的大財主石崇一眼就看上了,並用很多珍珠把她買回家,修建了一座百丈高樓來金屋藏嬌。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可惜好景不長,政敵孫秀早就對綠珠心懷不軌,趁石崇失勢就趕來要人,綠珠是自己的寵妾,石崇怎能割愛,於是得罪了孫秀。為此石崇遭來殺身之禍,綠珠感動之下,選擇跳樓結束生命。

詩人借綠珠墜樓的典故一方面來形容自己的心上人具有綠珠那樣美麗的容貌,另一方面以綠珠的悲慘遭遇暗示出女子被奪的不幸命運。短短14字,看似平淡客觀的敘述,透漏出詩人對公子王孫的不滿,對弱女子的愛憐和同情,寫得含蓄委婉,不露痕跡。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一句詩看似並沒有將矛頭明顯指向造成他們分離隔絕的“侯門”,倒好像是說女子一進侯門便視自己為陌路之人了。但有了上聯的鋪墊,作者真正的諷意已經非常明顯。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詩人之所以寫女子無情,旨在切合《贈去婢》的口吻,便於表達他失去愛人的痛苦幽怨心理,這樣更可以讓全詩的風格保持一致,突出它含蓄蘊藉的特點。他從侯門“深如海”的形象比喻,從“一入”、“從此”兩個關聯詞語所表達的語氣中透露出來的深沉的絕望,比直接抒情更覺哀傷。

不得不說,作者用詞造詣極為精妙,古代封建社會里,造成這類人間悲劇的,上自皇帝,下至達官顯貴,用“侯門”概括他們,再恰當不過。正因如此,“侯門”一詞便成為權勢之家的代名詞。這句話裡,直接衍生出兩個成語:

侯門似海:比喻大戶人家門庭像海一樣深邃,廣泛應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蕭郎陌路:比喻女子對原來愛戀的男子視若路人,不願或不能接近。

至於“蕭郎”便是風流多才的梁武帝蕭衍,泛指美好的男子,是作者的自謂。詩人通過這首詩,來表現自己有情人不能眷屬的哀感。據說後來於頔讀到此詩,被崔郊的才華和深情所感動,於是讓兩人一起回家,並贈送了很豐厚的妝奩。這段故事一直為時人所道,以致流傳至今,這首詩更是反覆被人引用。

如今我們經常會調侃“一進豪門(微信/抖音等)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再看這首詩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