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美國無線電公司的發展史在很多方面可謂是20世紀美國的創新史。從1919年創立至1986年公司出售,以產品革新著稱的美國無線電公司塑造了美國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在硅谷崛起之前,位於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美國無線電公司實驗室是美國消費電子產業的核心,調動了無數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創新激情,使新技術創新系統化。

位於尤因城內的新澤西大學舉辦的展覽展示了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豐富歷史。展覽的六千餘件展品是新澤西大學從大衛•薩爾諾夫實驗室繼承而來。大衛•薩爾諾夫實驗室是美國無線電公司的主要科學技術檔案館和博物館,於2009年關閉。展品展示了收音機、電視機以及廣播的發展歷史,以及美國無線電公司在液晶顯示器、電子顯微鏡、固態物理學和計算機方面的研究工作。通過展覽,人們可以感受到管理複雜技術項目的種種挑戰,以及社會、經濟與政治潮流對產業研發的各種影響。

256-bit磁芯存儲器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緩慢的數據檢索與存儲速度限制了早期電腦的使用。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員簡•雷奇曼設計了存儲陣列,其金屬絲陣列的各個交叉點安裝了甜甜圈形狀的磁芯。通過向給定的水平與垂直金屬絲施加電流,人們可選擇特定的磁芯,並能快速改變磁芯的磁場。

模型100 Radiola揚聲器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埃德溫•阿姆斯特朗獨創的超外差式電路使收音機能夠輕鬆地檢測和放大高頻信號。美國無線電公司從阿姆斯特朗處獲得了該項技術的許可,並在20世紀20至30年代初大賣的Radiola系列收音機上使用了超外差式技術。

大衛•薩爾諾夫的軍帽、美國無線電公司員工卡、勳章以及委任書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雖然不是科學家和發明家出身,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大衛•薩爾諾夫卻從來沒有忽視信息時代的技術發展。在他的領導下,美國無線電公司組建了第一個無線電廣播網路,優化了黑白與彩色電視機,在新澤西普林斯頓建立了研究中心,這些為數字計算、集成電路以及平板顯示器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薩爾諾夫於1891年出生於現白俄羅斯地區,深切熱愛自己的入籍國。日本襲擊珍珠港的消息傳來後,他立即向白宮發去電報:“我們的所有設備已經就位,隨時聽候調遣。我們等候您的命令。”

戰時期間,美國無線電公司科學家與工程師在軍事雷達、聲吶以及移動廣播設備等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徵召了薩爾諾夫,命令他負責協調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時的所有無線電通信。同年12月,薩爾諾夫被晉升為准將,他的軍帽上配有相應的純銀五角星。從那時起,人們常稱他為“薩爾諾夫將軍”或“將軍”。

發報電鍵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即使在年輕的時候,薩爾諾夫也善於利用每個機會。作為一名熟練的電報員,薩爾諾夫在1912年被委派管理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在紐約沃納梅克百貨商店的無線電站。1912年4月14日晚,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不幸撞上冰山後發送了求救信號,薩爾諾夫迅速到崗工作,並連續工作了3天。當時他使用上圖中的發報電鍵聯絡搜救船隻,彙編倖存者名單。日後,他將這一事件稱為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他說:“泰坦尼克號的災難將無線電帶入了人們視野的同時,還捎帶上了我。”

晶體管電視原型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1952年11月,美國無線電公司展示了世界首臺晶體管電視機,由喬治•希克萊、羅伯特•洛曼與傑拉德•赫爾佐克研發。這臺5英寸的電視包含37個晶體管,重12公斤,只有一個頻道。

微型圖像正析像管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無線電公司在研發電視制導導彈的過程中發明了超正析像管。這種攝像頭的靈敏度比當時的同期產品高數百倍。微型圖像正析像管曾安裝在試驗導彈中,但未在實戰中使用。“伊米”後來成為電視廣播的標準攝像機,也是“艾美獎”的命名起源。

首臺彩色電視機CT-100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20世紀50年代,美國無線電公司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競爭推出彩色電視播放系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彩色電視系統的畫質更好,但是不能與黑白電視兼容。美國無線電公司則優化了彩色電視系統,隨後聯邦通信委員會於1953年12月認可了無線電公司的兼容色彩標準。美國無線電公司的第一臺彩色電視機CT-100售價為995美元——是黑白電視機價格的5倍。

宣傳留聲機原型與冷戰備忘錄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冷戰期間,大衛•薩爾諾夫發明了一種新武器:手動塑料留聲機。這些留聲機和硬紙板制的碟片可空投到“鐵幕”後的蘇聯境內。這種設備的造價低於收音機,敵人也無法封鎖其中民主信息的傳播。薩爾諾夫向艾森豪威爾總統表達了這一想法,美國新聞署也有意參與,但是這種設備一直沒能大規模生產。

砷化鎵鑄塊與氮化鎵藍色發光二極管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無線電公司的研究人員就開始試驗硅的替代物,包括砷化鎵,即上圖所示鑄件,後來成為部分早期發光二極管的基礎材料。1972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科學家赫伯特•馬魯斯卡與雅克•潘口使用氮化鎵研製出了藍紫色LED。他們的老闆詹姆斯•蒂提恩希望這種LED能夠應用在平板顯示器中。雖然藍色LED項目於1974年取消,但相同製造工藝的LED在照明設備、電視、高清DVD系統中均得到應用。

電子顯微鏡模型EMB-4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美國無線電公司的電視專家弗拉基米爾•佐利金致力於研究電磁場改變帶電粒子運動軌跡的能力,並就此研製出了新型的電子顯微鏡。這種設備使用電子束掃描樣本,解析度遠高於傳統光學設備。1940年,佐裡金實驗室的物理學家詹姆斯•希利爾展示了世界第一臺商用電子顯微鏡——模型B。電子顯微鏡變革了科學家觀察微觀樣本的方式,增強了公司在技術成就方面的聲譽。

美國無線電公司 維修員的工具箱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雖然晶體管在1947年發明,但真空管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一直是消費電子的核心元件。美國無線電公司維修員的工具箱經常裝滿了真空管配件,用於維修損壞的錄音機和電視機。

阿波羅15號飛船相機的親筆簽名模型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20世紀60年代,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繼續研究體積更小,質量更輕的彩色電視設備。NASA就是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研發的受益者之一。在阿波羅15號登月任務中,月球車上便裝備了該公司的攝像機。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人員能夠遠程遙控這臺攝像機。NASA對這一系統的性能非常滿意,並要求美國無線電廣播公司為阿波羅16號和17號任務提供攝像設備。此處展出的模型是贈送給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薩爾諾夫的禮物,上面有阿波羅15號宇航員的簽名;原攝像機設備則留在了月球上。

個人電腦模型00與COSMAC微型教學計算機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1970年大衛•薩爾諾夫卸任美國無線電公司董事長以後,他的兒子羅伯特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挑戰IBM在計算機領域的地位。不過後來事與願違,美國無線電公司在一年後出售了電腦部門,抵充4.9億美元的債務,創下當時美國曆史的記錄。約瑟夫•維斯貝克是少數幾位仍然認為美國無線電公司應該進軍計算機領域的權威人士,他認為公司應將重心放在家庭用戶上。為了展示想法的可行性,他開發了模型00。這臺電腦售價975美元,連接電視後能運行簡單的遊戲。開支有限的用戶可以選擇350美元的微型教學計算機。這臺設備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微處理器,能夠通過一排8個撥動開關編程。

奧普泰液晶手錶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雖然美國無線電公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最早在液晶顯示器方面獲得突破,但是未能使技術商業化。然而公司液晶顯示研究小組的部分成員最終離開併成立了他們自己的液晶顯示企業。其中一個便是製造了首個動態散射顯示手錶的奧普泰公司。

SFT-100影碟機與激光視盤

100年前的電子珍品,大開眼界

美國無線電公司花費了十餘年時間和2億美元研發了家庭影視播放器。這種設備與留聲機相似,使用唱針播放預先錄製的黑膠唱片。該產品於1981年推出後,反響慘淡,因為消費者更鐘愛既能播放又能錄製節目的錄像帶。影碟機是美國無線電公司最後的大規模商業冒險。1986年,通用電氣以6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無線電公司。

頭條:一二三播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