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2020年後,所有城市不能在銷售毛坯房,只能銷售精裝房,有什麼看法?

涼葉乘風


成品住宅是未來趨勢



在過去,精裝房比例小,對傢俱市場的影響並不大,但現下精裝時代到來,房地產企業跨界家居業,地產商直接與傢俱品牌企業合作,為新房消費者做量身定製的家庭裝修,從硬裝到軟裝傢俱等,真正打造“拎包入住”。


  傢俱行業、家裝行業包括許多設計機構都有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精裝房家居市場,今年以來就有許許多多打著做精裝房拎包入住項目的團隊到處尋找傢俱企業合作。許多企業把未來發展重點都轉向於此,對原有的加盟連鎖店的扶持都在減少,部分大型傢俱企業因為與地產企業緊密合作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因而越做越大。

中小企業生存越發困難,傢俱行業市場格局都受到極大的衝擊。明顯的案例是恆大集團聯合索菲亞、曲美、喜臨門等多家知名傢俱企業,共同建立恆大家居產業園,為恆大精裝房配套家居產品。更直接的是有大型地產企業為了給新樓盤配傢俱,直接去工廠採購,一個採購單金額過億,讓更多傢俱企業眼紅,從而在對生產和營銷模式做出了調整改變。精裝房時代,房地產企業介入家居市場,對傢俱業影響極大。




雷雷水電


其實這個政策不能說不好,但是出臺這個政策就必須要有相對應的監管辦法,比如精裝房的質量怎麼樣去把控,驗收的標準是什麼。如何讓老百姓能夠相信開發商,怎樣去監督開發商。如何規定精裝房的裝修標準這些都是需要面對的,如果只是要求必須是精裝房,那這項政策就真的是為開發商準備的了,開發商怎麼說怎麼算,那老百姓的苦日子就來了。我是一名室內設計師,看過了很多的開發商做的精裝修樣板房,也設計過很多精裝修的樣板房,所以對這一塊還是有點了解的,開發商展示的精裝修樣板房和交付的精裝修房完全是兩碼事,展示的時候質量設計把控很嚴,交付的時候遇到監管不嚴的開發商就不行了。希望出臺這項政策的時候能夠有相應對策,來保證老百姓的正當的合法的權益吧.


奇思妙想老男孩


其實吧這個政策。不能說完全不好,但眼下來看是弊大於利的。因為本人就是從事裝修行業的,我太清楚這裡面的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新進入的一個工地。業主要求,把一些基礎裝修全部拆掉,把牆面全部剷掉。業主為什麼會這樣要求呢?相信你們也知道。開發商。是要以賺錢為第一目的的。他收的價格說實話確實不低。但他用的材料確實不好。

像那種精裝修的房子。開發商會按每平米1000多到2000多甚至更多收取費用。這費用其實是在房價上面的。一棟100平米的房子。下來的話,裝修費用在20萬左右。可是他裝的房子,在我們看來完全不值那個價。你要知道他是分好幾層分包出去的。那一層不需要點好處?最終就導致很多房子都是垃圾房。稍微講究一點的業主都會拆掉,自己重新裝。如果是沒錢的業主呢,就會將就著住。

我們這裡是一個四五線的小縣城。通常一套房子裝下來,差不多,在10萬塊錢左右。而且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而且材料都是上等的材料。工藝也是符合要求的。從個人審美角度來說,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喜好也不同,結果一棟房子是一模一樣的。當然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不喜歡的人,有錢的話就會選擇拆掉。重新做,重新裝修。這樣的話,我覺得真的是一種浪費。不知道為什麼會出臺這樣一條規定。這個規定的好處是什麼呢?我怎麼想都想不通。

總結一下吧,這個規定呢,只是給了開發商一個理由,讓他更好的去壓榨普通消費者而已。有人可能會說,你是幹裝修的,所以你才這樣說。因為那樣的話你們都會失業的。可是我想說你錯了。不管是毛坯房還是精裝房,裝修這個東西總是要有人去做的,我們就是這些人。無非是我們換了個老闆而已。


李沁倫


一群不接地氣的,我來給大家說說幾個事實真相。

第一,開發商所謂精裝,其實是簡裝。真正的精裝,開發商叫豪裝。

而有時候開發商說全裝修,意思就是九十年代那種瓷磚白牆水龍頭。

第二,開發商如果花了十萬精裝,那麼必然賣你至少二十萬。

而要裝出同等效果,你只需要十二萬(主要是採購價比開發商高,開發商是批發你是零售),

如果你捨得用二十萬裝,那完全碾壓開發商。

第三,政府限價,那麼開發商只能用裝修來彌補成本,你還不能不接受,那就是變相繞過限價。

第四,開發商的精裝修,不可能完全符合你的習慣。

至少插孔面板沒見過夠用的,更別提你想布個千兆網線,音響線等個人愛好需求了。

第五,精裝修要麼全款,要麼在房貸裡面

而很多人希望的是付個便宜首付先拿下房子,然後過幾年再裝修,甚至有些人直接住毛坯。

如果你真有錢付更高首付,為啥不買個更大的。

總結:賣毛坯的開發商,是最良心的開發商。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老亮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對於2020年以後,所有城市不能在銷售毛坯房這個消息不屬實,目前住建部對2020年的精裝房市場目標才只有30%,各個省份和城市的要求也都是不一樣的。對於目前的精裝房老亮一直持反對的態度,下面我來具體聊聊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精裝房的三宗罪

之氣老亮在解答網友提出的精裝房和毛坯房的優缺點的問題時就明確表示精裝房的弊大於利,那麼現在為什麼很多城市還都在推崇精裝房呢?老亮總結了精裝房的三宗罪,大家可以進行探討。

第一,精裝修讓本來就不太透明的房價又多了一層陰影。在已經推出精裝房的城市,大家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廣告“某某精裝房,贈送價值3000元每平的裝修”,那老亮就想問了,你每平房子有多少利潤,可以讓你送的這麼任性!

前一段時間網上熱議的要按套內面積進行銷售的事情引發了網友對現在按建築面積進行銷售的不滿,主要原因就是按照建築面積計算大家很難知道自己買的房子到底有多少公攤,房價有多少是支付給了公攤,始終是一個疑雲。那麼對於精裝修來說,裝修的價值到底是多少,相信大家就疑惑,相信只有裝修公司和開發商自己清楚。

第二,裝修行業將被洗牌甚至壟斷。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裝配式建築研究院副院長魏曦透露,2020年我國精裝修市場將達1萬億。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蛋糕啊,以後即使開發商在建房上不賺錢,靠裝修也能賺的盆滿的。

這麼大的市場必然會有很多企業躍躍欲試,問題是一旦房子都變成精裝修,那麼裝修行業肯定會出現大的洗牌,很多小的裝修公司肯能會在一夜之間全部倒掉。任何一個行業,一旦形成壟斷,那麼價格就一定會更加容易的操控。

第三,裝修質量難以保證。即使在很多有這個嚴格標準的市場,都會經常爆出質量問題。房屋裝修這個打個一個市場,精裝修的標準是否能夠即使跟上,出來問題誰來監管,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精裝修是趨勢的不是命令

現在有很多網友都表示,2020年我國要進入全部精裝修時代,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在國家層面,目前還沒有進行強制要求。

2017年住建部《關於印發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中講的是:制定新建建築全裝修交付的鼓勵政策,提高新建住宅全裝修成品交付比例,提出到2020年,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也就是說到2020年全部的目標值才只有30%,而並非大家所傳的100%。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來看,目前的全裝修率約為80%。精裝雖然有弊端但是也有優勢,精裝修有利於資源的集中利用,有利讓家裝公司的專業化發展,所以精裝修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老亮不贊成精裝修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精裝修市場缺少監管、缺少標準,如果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嚴格的監管,購房者買到都是合格的裝修,那麼精裝修必然會顯示出他的優勢,從而被大眾所接受。


老亮說房


個人認為其實只要精裝房物美價廉,質量能保證,很多人是樂於接受的。缺點就是總價會提高,首付會提高不少。優點是省時省事省心省力。

問題就出現在買了精裝房,勞心勞力費錢的居多,因為質量不好,甚至很差。材料低端,做工粗糙,甚至漏水等。

另外就是業主自己裝和開放商裝修價格差別比較大,一般開放商要從裝修款裡賺一大筆。要從毛配房裡沒賺到的補回來。這是政府限價,開發商高負債運營,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導致的結果。

開發商應該給業主更多選擇的餘地,而不是沒得挑。第二價格更加公開透明話,讓業主清楚錢花在哪裡,第三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去施工,第四政府加上監管對不合格的裝修不許驗收。


A楊武昆


去他的精裝房吧,我去年買了一套精裝房,剛開始看房時覺得還行吧,入住半年地磚就踩壞4塊,地磚下有的地方是空的。衛生間燈也掉地上摔壞了,防水地漏居然被水泥粘死拿不下來,樓上的座便管有裂紋,弄的我家衛生回臭哄哄的,燈掉了才找到原因。櫃也有開口的地方,找施工方,修好這兒,弄壞了那兒,後來對方口頭答應的挺好,就是不來人,各種理由託延。後來的後來,我實在夠了,直接花3500僱人全扒了。自已又花錢重裝修的。


用戶4820432146027


我也買了幾套房,我只買新的二手房,他裝修好的,我能看見,一個是省錢也省力,如果都是毛坯房進戶,裝修時間不一致,不到環境噪音沒完沒了的影響鄰居,相信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我是建議買裝修好的房子,不管是開發商或者他人手裡,不買毛坯房


我是海霞姐姐


非常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很支持2020年後全部都是精裝修交房。

有以下幾點論述,供參考:

1.統一精裝修交房,會減少由於業主入住時間的差異,而造成的持續空氣汙染和噪音汙染(我想很多業主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已經入住一年了,樓上的鄰居才開始裝修,那種滋味不必多說,再趕上裝修過程中有漏水,工人不按規定時間停止作業等,總之是麻煩不斷,糾紛不斷)。

2.統一精裝修交房,還能讓沒有時間裝修的年輕人省去請假裝修的時間,也能讓不懂裝修材料的人省去了分辨真假的時間,更能讓樓房的安全指數如設計之初(毛坯房交房經常會有業主裝修時進行較大改動,影響樓房安全結構)。

3.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對裝修質量和價格的把控話語權還是優於個人的,也省去了很多民間裝修糾紛。

4.只是一些小的裝修公司和個人,很難生存了,對裝修行業來講,是一次比較大的洗牌。

最後,想說一下,裝修行業,且裝且珍惜吧,質量才是企業的生命!





桃花系統劉哥


以環保名義,一刀切必須精裝房。弊端挺多。房開的精裝房也是一層一層承包下去,房開4000一平包2000給B. B2000包給1000C, C1000包給沒活幹的技工500. 技工最後用的材料可想而之,人家就算賺技工活就行。最後還不是壓榨到最底層。關鍵你精裝修把毛胚房各種毛病因素隱藏起來了,購房者進去啥都看不到。各種建材行業的品牌怎麼維繫完全是大洗牌,很多人要失業。整個產業鏈全洗牌。還有購房者成本提高,例如100平方房,房開按一平3000到4000精裝房,100去掉公攤20% .20平方*4000,購房者還要白掏80000.關鍵還遠沒自己裝修的品質好。這樣是加速壟斷,房子因為造價提高銷售更差。當各大房開自己開各種建材生產廠,所有材料壓到最低。整個房地產從上到下房地產全賺利潤去了。請問其他建材生產廠家是不是都倒一半以上。除了餐飲衣服,其他民生需求全被房開一人賺了?每年那麼多的精裝房問題糾紛看不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