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迴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都知道,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這些年,造就了一大批富人。當然,賺錢最多的無疑是那些蓋房子的開發商大佬們。他們掌握著市場前沿信息和資源,往往能先人一步獲得賺錢機會。但與此同時,

一些“精明”開發商選擇審時度勢,在不好賺錢的時候把資產變現,全身而退。

據澎湃新聞報道,李嘉誠前不久出售了大連地產項目。這也是他在內地最新一筆轉售資產,這些年,李嘉誠也多次轉賣內地地產項目,而且一些還是未開發或正在開發的地塊。無獨有偶的是,中財網援引澎湃新聞消息,說是潘石屹夫婦最終的計劃是將SOHO中國的核心資產“八大金剛”全部出售。於此,新京報則又報道了潘石屹擬出售80億美元中國資產,但SOHO中國表示不知情。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針對媒體的多番報道,潘石屹隨後也給予了回覆: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回覆通篇看下來,感覺什麼都沒有說。這更讓網友們患迷糊了。但我們知道,潘石屹的這“八大金剛”均是位於北京和上海核心地段的物業。如果真清倉的話,也表達了潘石屹個人對市場的態度。實際上,潘石屹曾在第九屆財新峰會上表示,我國的房地產總市值超過65萬億美元,超過歐美日三個經濟主體的總和,這個數字也是怪嚇人的。從潘石屹的話中,我們能感覺到他對房地產可能存在泡沫的擔心。

所以,有網友說,潘石屹是步李嘉誠後塵。而李嘉誠早在出席長江集團晚宴時就表示,“買樓自住,能負擔分期付款的人沒有問題,但千萬不要炒樓”。從兩位開發商大佬的言行中,我們似乎讀懂了一些市場信號。繼李嘉誠後,潘石屹擬清倉中國項目?釋放樓市3大信號,尤其明顯和關鍵。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第一大信號:炒房行不通了

有人說,中國樓市就是一個政策市。無論是買房,還是賣房,都應按照國家政策指向,否則受損失的是自己。自國家提出“房住不炒”以來,均在通過各種措施實現這種目標。比如即使實行利率新政後,其他行業利率都更貼近市場化,但房貸利率則有單向加點加成,有的地方甚至比新政之前還高了。還比如,最近幾次降準,央行明確要求資金不能流入房地產。用金融手段提高“炒房”成本,讓炒房客知難而退的意味明顯。

有人可能會疑惑,這次樓市調控雖然嚴厲,但會不會只是短期的呢?比如當經濟發展遇到壓力時,會不會放鬆呢?對於這一點,在今年730會議上,中央明確提出了“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從這個角度看,國家的態度是堅定而明確的,不會為了經濟增速而放鬆對樓市的調控。這應該打消了一些人的顧慮。

所以,在這樣一種市場和政策環境下。房地產高歌猛進的時代已經過去,依靠購房暴富的時代也漸行漸遠。對於炒房客來說,一方面要面臨高昂的資金成本;另一方面房價不漲或者微漲都意味著虧損。在未來,即使我們有些城市,有的地方,還會有因自身價值提升而給房產帶來溢價,但絕不會像過去那樣多,也不會處處是“風景”。在更多時候,通過炒房“躺著”賺錢的路越來越窄,越來越行不通了。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第二大信號:有利於剛需的環境正在形成

人民日報曾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拒絕大起大落。其實,這也表明,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將以平穩狀態發展。我們在各種場合也可以看到,國家提得最多的就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對此,有些網友可能有疑惑,為什麼房價漲那麼多,現在要求平穩,買不起房還是買不起啊?

對此,相信大家也看到,房地產與金融,與經濟密切相關。房價大漲不利於經濟發展,同樣,房價大跌也不利於金融和經濟安全。比如說,此前有機構信息顯示,如果整體房價下跌超過20-30%,那麼金融系統將面臨巨大壓力。就連開發商潘石屹都說,開發商能接受的最大跌幅是20%,否則,大多數開發商將不存在了。

樓市平穩於各方都是利大於弊。通過時間換空間,樓市、房地產市場、房價保持平穩,通過收入增長降低房價收入比,實現房地產軟著陸。這也是原住建部副部長、國家智囊仇保興曾表達的觀點。在這樣一種市場環境下,對於我們大多數剛需購房者來說,只要收入增長,湊足首付款,也能實現購房目標。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第三大信號:房地產市場新方向

一方面,一些開發商大佬動作表明,房地產不再是“一本萬利”的行業了。目前,我們的城市化率已經在60%,後面再往70%,甚至75%,都需要一個漫長時間。從統計數據信息顯示,今年房企破產已經超過400家,近去年的兩倍,未來,很多中小開發商將退出歷史舞臺,而“高週轉”開發商也不得不放慢腳步,安下心來做產品、提高質量,在市場上贏得口碑,才有立足之地。

另一方面,目前,國家在熱點城市試點集體土地入市,進行公租房、共有產權房試點,通過多種形式滿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正如住建專家秦虹主任所說,未來我們的住房將有四種形式,而商品房只是其中一種,對於暫時還沒有住房的群體來說,將有更多的選擇方式,人人有房住,將逐步成為現實

潘石屹回應“拋售”傳聞,釋放房地產3大明顯信號,剛需樂開花

總而言之,大佬們的言行能給我們一些啟示。總體講,房地產的高峰期已過,釋放的3大信號表明,我們應順勢而為!只要房子是買來住的,一般也不會有多大問題,即使暫時還買不起,將來也不會存在沒房住,但如果還想著買幾套房來炒,大概率難獲得預期效果。

學習更多房產和購房知識,歡迎關注本號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