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賽會紀錄時隔6年被告破 39年提高8分14秒

11月3日,北京馬拉松鳴槍開跑,3萬名跑者冒雨開跑。最終,來自肯尼亞的KISORIO以2小時07分06秒成績獲得男子組冠軍,來自埃塞俄比亞的KEBEDE以2小時23分31秒成績摘得女子組冠軍,楊紹輝跑出2小時13分11秒優異成績獲得男子中國運動員第一名。

北马赛会纪录时隔6年被告破 39年提高8分14秒

在今天(11月3日)的北京馬拉松比賽中,肯尼亞選手KISORIO以2小時07分06秒奪冠,北馬的賽會紀錄時隔6年被告破。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攝

北馬冠軍的速度有多快

馬拉松比賽全程42.195公里,今年北馬冠軍的成績是2小時07分06秒,時速超過20公里每小時。

這個速度是什麼概念呢?

劉慈欣在其科幻著作《三體》中有這樣一句著名的對比:“成吉思汗的騎兵,攻擊速度與二十世紀的裝甲部隊相當”。有研究認為,這個速度大約是90公里每天。僅僅是兩個馬拉松的距離,行軍速度遠不及馬拉松冠軍。

北马赛会纪录时隔6年被告破 39年提高8分14秒

跑友在臉頰印上“70”獻禮祖國。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北马赛会纪录时隔6年被告破 39年提高8分14秒

小哥手舉國旗騰空搶鏡。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跑步比走路快,騎自行車比跑步快。但碰上專業的馬拉松選手,可就不一定了。

參考2017年山東省共享單車白皮書的數據,騎行最快的城市萊蕪(已劃歸濟南)平均速度是10.75公里每小時;最慢的城市臨沂是9.67公里每小時。也就是說,一般人騎自行車的速度大都在10公里每小時左右,“鐵腿”可能蹬得快點,但知道君嘗試過,共享單車的齒輪比已經決定了很難騎到20公里每小時。這就意味著,一般人騎自行車也追不上馬拉松冠軍。(專業的公路車選手則不能同日而語了,“曼島飛彈”卡文迪什2009年環法在巴黎香榭里舍大街衝刺的速度是75 km/h,完全是降維打擊。)

39年提高了8分14秒

北京馬拉松已經舉行了39屆,接近40年的時間,北京馬拉松的記錄提高了多少呢?答案可能超乎很多人的預料,“僅僅”提高了8分14秒。

1981年是北京馬拉松元年,當年冠軍由瑞典選手埃裡克斯松塔爾獲得,奪冠成績為2小時15分20秒。北馬早期,從1982年至1986年,北馬賽會紀錄5年內4次告破。1986年,日本選手兒玉泰介以2小時07分35秒奪冠,並大幅度刷新賽會紀錄,這一紀錄保持了27年之久。

北马赛会纪录时隔6年被告破 39年提高8分14秒

歷史上的北京馬拉松。圖源:北京馬拉松官網

1988年,埃塞俄比亞選手阿貝貝曾經以2小時07分35秒完賽,追平日本選手兒玉泰介保持的賽會紀錄。直至2013年,埃塞俄比亞選手沃爾德·蓋爾雷爾才以2小時07分16秒完賽,時隔27年打破日本選手兒玉泰介、埃塞俄比亞選手阿貝貝共同保持的賽會紀錄。

不過,新的北馬賽會紀錄並沒有讓大家等太久,6年之後的今天,肯尼亞選手KISORIO以2小時07分06秒完賽,將原本的賽會紀錄提高了10秒。

從1981年至2019年,歷屆冠軍共有10位跑進了2小時10分以內,北馬的賽會紀錄從2小時15分20秒提升至2小時07分06秒,在39年的時間裡,總共提高了8分14秒。

附:北京馬拉松歷史賽會紀錄

1981年 埃裡克斯松塔爾(瑞典)2小時15分20秒

1982年 李宗亨(朝鮮)2小時14分44秒

1984年 喜多秀喜(日本)2小時12分16秒

1985年 宗茂(日本)2小時10分23秒

1986年 兒玉泰介(日本)2小時07分35秒

1988年 阿貝貝(埃塞俄比亞)2小時07分35秒

2013年 蓋布雷爾(埃塞俄比亞)2小時07分16秒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協作記者 吳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