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農村人或事,不妨點擊關注持續收看喲,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

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瓜熟蒂落本是自然生長的規律,但是,在近年來農副產品經常見到違背果子自然生長的規律,果農為了早日落袋為安,不再擔憂果子豐產不豐收,紛紛提早採摘;而對於商販來說,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果子未成熟之前,紛紛上門“催收”!雖說,短時間內果農少了“大麻煩”,賣上了好價錢,而商販也在提前上市中獲得了更多的利潤,看似雙贏,但卻忽略了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如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種下的“苦果”,又該要怪誰呢?

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果子未熟透提前採摘,在柿子行業中比較常見,這源於柿子熟透不利於遠途運輸,而未成熟採摘只要消費者買回家與蘋果香蕉之類的放置幾日就能熟透!但是,對於柚子來說,前不久,因未熟透採摘已經敗光了名聲,很多消費者感觸最多的是,買回家的柚子即便是紅柚也不甜了,消費者後期不買賬也讓果子集中上市出現了滯銷的現象!與此類似,今天我們談論的這種果子便是“獼猴桃”!

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獼猴桃雖然我國是原產地,但是,20世紀時引入新西蘭“一炮走紅”,後多次改名定義為“奇異果”,是一種人工選育的獼猴桃的品種,與我們熟悉的獼猴桃相比,絨毛分佈更加的均勻,觸摸感也更加的光滑,如今在現代化品控管理後,更是享譽全球,價格自然不菲!

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獼猴桃口感酸甜,味道猶如香蕉、菠蘿、草莓,在營養成分上,不乏一些糖類和有機物,其中也蘊含了高達17種的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本身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在我國獼猴桃的產區,往往大家對於品控的把握不足,思想上也有欠缺,也缺乏統一的科學管理技術,在不斷湧入下,種植面積逐漸的上漲!為了早日實現落袋為安,不少果農也“配合”商販的催收,提前採摘,但是終究忽略了終端消費者的感受!

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前不久,筆者去超市買了獼猴桃,回到家放在了角落裡,時間過去了多半個月,忽然翻開卻發現,買來的六七個獼猴桃,有3個還是硬邦邦的,還有2個已經腐爛了,可是,即便如此也沒有熟透,果子也沒啥滋味!這與之前吃的紅心的獼猴桃有顯著的差異,為啥放置這麼久的紅心的獼猴桃也沒有甜味呢?

究其原因,還是果子未熟透提前採摘上市釀下的苦果,對此,果農也應該明白,果子提前採摘,口味肯定不佳,早晚獼猴桃的口碑被慢慢的敗光,而一旦如此,獼猴桃集中上市了,不又重蹈“柚子早採摘”,釀下的苦果嗎?

為了搶佔高價,商販上門“催收”,今名聲跌落消費不買賬,怪誰?

思維侷限了,目標只盯住了自己眼前既得利益,“拋棄”了整個行業正常的發展規律,終究會自食其果!倘若要說怪誰,在筆者看來,一方面是商販,另一方面還是果農自己!由於很多果農單打獨幹,很難形成規模化,進而對於獼猴桃的品質進行把控,為了降低自身滯銷的風險,往往要提前謀劃,而早採摘不僅獲利高而且好銷售,自然更讓果農喜歡!可是,偌大的獼猴桃市場,有人早採摘打消了消費者的積極性,又有誰會為那些遵循自然規律成熟採摘的果農負責呢?他們的銷路又該如何保障呢?

因此,在筆者看來,規範獼猴桃行業自控能力,不斷落實行業規範,督促果農在種植好果子的基礎上,讓市場連成一片,這樣才有利於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有更強的能力,抵禦滯銷帶來的困局!

以上僅為筆者個人觀點,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