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他15歲考入清華,21歲出版個人第一部詩集《夏天》、22歲自辦刊物《新文》、23歲出版第二本詩集《草莽》!

他是被清華開除的第一學子,後又受邀進清華復讀!

他逃避封建婚姻,追求新思想新文化,卻於迂迴婉轉間愛上自己的指腹之妻!

他一生坎坷,卻恃才狷狂!

他一生很短,卻陸續出版了很多詩文作品,例如《石門集》、《文學閒談》及《中書集》等!

他就是清華四子之朱湘!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清華四子之朱湘

1932年12月5日,一艘自上海開往南京的輪船,29歲的年輕才子憑欄獨飲後,於夜色正濃萬物悽寂間投身躍入滾滾江水,他的那首《葬我》,成了他最後的遺書:

葬我在荷花池內,耳邊有水蚓拖聲,

在綠荷葉的燈上,螢火蟲時暗時明。

葬我在馬纓花下,永做芬芳的夢。

葬我在泰山之巔,風聲嗚咽過孤松。

不然,就燒我成灰,投入氾濫的春江。

與落花一同漂去,無人知道的地方。

這位投江的男子,就是民國才子、年輕詩人朱湘!

朱湘1904年出生在湖南沅陵,為朱文公朱熹的28代孫,父母皆出身官宦人家,可遺憾的是,他3歲喪母,11歲喪父,之後跟隨堂哥遠赴南京,在堂哥的照料和督促下,

朱湘於15歲那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科班。

進入清華的朱湘如魚得水,不僅開啟了其新詩詞的創作學習,還參加了清華文學社及文學研究會,並開始在《小說月報》等刊物發表作品。

清華園的才華顯露使得朱湘的聲望與日俱增,後與孫大雨、饒孟侃和楊世恩等人被並稱‘清華四子’,成了清華園裡受人矚目的才子。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然而自古才子多狷狂,朱湘也不例,他雖痴迷於清華園中深厚的文化氛圍之薰陶,但同時對於校方的一些紀律約束又實難遵守,因此便明確表現出對抗之情,結果因為多次觸犯校規,而被清華大學斷然開除。

這樣被開除,在清華還是破天荒第一次,轟動全校。我因此想看看這位同學,只見他在清華西園孤傲地徘徊,若無其事,我心裡暗自稱奇。

著名學者羅念生後來憶及朱湘被開除一事時所發的感慨,從其回憶片斷所為我們還原的場景來看,朱湘的狷狂真不是一語半言便可表述清楚的!但不管怎麼說,這事兒在當時無可非議地成了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朱湘被學校開除的時候,距離他學成赴美只剩半年不到的時間了,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件萬般遺憾的事情,朱湘事後也表示出些許悔意:清華又有許多令我不捨之處!

但萬般不捨,一所學校的規矩也不是任何個人就可以隨意逾越的,離開清華的朱湘沒了退路,只能繼續詩文創作、出版詩集、開辦刊物,那段時期他發表了很多詩歌散文及評論文章,

如《答夢》《情感》《雌夜啼》等,還在《晨報副刊》上與聞一多徐志摩創辦專欄《詩鐫》,朱湘也自此成為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人物之一,漸漸聲名鵲起。

眼看朱湘如此才情橫溢,昔日好友孫大雨深感遺憾於朱湘離開清華的經歷,所以在其反覆周旋說服下,校長曹雲祥才因對朱湘的才華欣賞而允其重回清華,而朱湘對此失而復得的機會也很是珍惜,又因其確實才華滿腹,繼爾再次獲得了清華公費赴美留學的資格。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傲骨不折之朱湘

一個無父無母寄於兄長門下的年輕人,憑藉自己努力,二進清華,並再次獲得公費赴美留學的資格,此事說來實屬不易,朱湘個人也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1927年,23歲的朱湘同柳無忌等人進入了美國勞倫斯大學,開始的艱苦的留學之旅,他們白天一起讀書學習,夜晚只能回到逼仄的出租屋‘同房、同床、同桌’的生活。

如此艱苦境況之下,朱湘發誓要用三年時間拿到勞倫斯學院的博士學位,但如同之前被清華開除一般,朱湘非但沒有順利拿到博士學位,而且居然在短短兩年時間內,換了三所大學!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朱湘進入勞倫斯大學不久,教授就拿了一篇把國人比作猴子的文章來當例文,這對於尊嚴至上的朱湘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因此,他憤然離校,前往芝加哥大學就讀,卻又因為教授先生懷疑他借書不還而再次自辭。

俄亥俄大學是朱湘留洋的第三所大學,但他在這裡也並沒有就讀多久,因種種不適,於1929年在學業尚未結束的情況下提前回國。對於自己未能如願取得博士學位一說,朱湘傲氣回應:

博士學位任何人經過努力都可拿到,但詩非朱湘不能寫!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一世深情之朱湘

瞭解朱湘與愛妻劉霓君的故事,是從《海外寄霓君》一書,這本書中彙集了朱湘留學期間寫給愛妻劉霓君的104封情書:

我自從結婚以來,一天過一天,知道你更清楚,我也便一天過一天,更加愛你,更加敬你。到了現在我的愛情敬意簡直是說不出了:我覺得我能夠得到你作我的妻,我真是十分運氣。

霓君我愛,你是我的妻,我這一生就只要你一個妻。岳父在天,我朱湘此生只有令愛為妻,如有再娶之意,任憑怎麼誅罰就是。愛妹,我近來越想越覺得你勝過他人。

最親的霓妹妹,我如今憑了最深的良心告訴你,你有愛情,你對我有最深最厚的愛情,這愛情就是無價之寶。你居然把它給了我,我便已經十分福氣了。我對你只要愛情,不要別的。

這一語一句的情意表達,讓我們不得不豔羨於二人的情深意濃,然而朱湘與劉霓君的故事,卻不如這情書般直抒胸臆,倒是婉轉得讓人擔心的同時又欣慰感動。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話說朱湘幼年,父母還未離世的時候就為他定下了一樁娃娃親,當時對方的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便約定,對方若生男孩,便結兄弟,若生女,便結為夫妻,這在過去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才子朱湘怎麼可能會接受一樁包辦婚姻呢?

因此,對於這門婚事,他一直掛違抗之意,其實早在第一次清華就讀的期間,一直撫養他的堂哥便將朱湘的婚戀大事提至桌面,甚至帶著劉霓君一起去清華找朱湘,在清華園附近的小旅館裡,朱湘硬著頭皮第一次見到了劉霓君,然後無感地匆匆逃離。

後來朱離開清華園,去上海創業之際聽聞劉霓君也在上海,出於同鄉之意,便想去探望一下,結果卻知道劉霓君在與他初次見面後,也經歷了父母離世兄長反目的不堪經歷,後才獨步他鄉,竟也無依無靠。因了這重原因,朱湘生於憐憫之心,便隔不多久去探望一番,意不覺得兩人漸生情愫,並結婚生子。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幸福生活只維持了三年,朱湘出國留學不得已與愛妻分居兩地。在朱湘出國留學的那兩年時間裡,他不僅會把個人生活費用分出來一部分接濟妻兒生活,更是寫了104封情書寄給了他的霓妹妹。

然而才華橫溢也好,情深意濃也罷,這些煙火以外的東西,卻從來抵擋不了柴米油鹽的所需,朱湘留學歸來後,雖然被引介進入安徽大學執教,可他骨子裡的才子狷狂卻依舊未得收斂,因不滿於校方一些改動措施,疑其有崇洋媚外之意,遂辭職離校,後一直輾轉動盪,竟也連一份穩妥的工作也沒找到。

生活的困頓,經濟的拮抗另劉霓君對朱湘生出諸多不滿,兩人感情受到衝擊,朱湘也被現實打擊得灰頭土腦,在數番掙扎也似無出路的情況下,他徹底心灰意冷,於凌晨漆黑的輪船途中,躍身墜入了滔滔江水。

民國才子之朱湘:二進清華三年留洋,拒絕封建婚姻卻愛上指腹之妻

百年清華還佇立在我們視線一端,而四子朱湘卻如彼時草木雲岸,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如今再提,大多人對他的認知也只停留在那本《海外寄霓君》,豈不知,獨此一本,對比起他一身才氣,也不過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