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爬樓梯,不能幹家務……它為什麼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特發性肺纖維化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加重、疾病不可逆的病理改變,因其常導致病人肺部組織呈蜂巢狀,所以有一個更為形象的名字——“蜂窩肺”。

患了肺纖維化的患者,不能爬樓梯,一爬就氣喘;不能幹家務,一動就急促咳嗽;連吹肥皂泡也成了一種奢望。

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的肺就像一張被無形勒緊的網,束縛著日常的行動和生活。對於常人來說再自然不過的“呼吸”,卻成為他們四處奔走渴望要達成的目標。

不能爬樓梯,不能幹家務……它為什麼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首診時近一半患者被誤診

特發性肺纖維化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並且男性多於女性,絕大多數患者在疾病早期沒有典型症狀,隨著疾病的進展,肺功能逐漸惡化,症狀才會顯現出來。

特發性肺纖維化起病隱匿且病因不明,吸菸、環境暴露、胃食管反流及遺傳因素都被認為是危險因素。患者從首次症狀出現到被明確診斷,通常被延誤1-2年,首診時有一半患者會被誤診為慢阻肺、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肺部疾病。一旦患病,肺功能將呈現持續地不可逆地惡化,導致患者呼吸困難,嚴重威脅生命。

早診早治是診斷的關鍵步驟

當有比如缺氧、呼吸困難、乾咳、氣短、體重突然減輕、嘴唇發紫以及杵狀指等症狀出現時,就應懷疑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疑似患者,應當及早到醫院呼吸科就診。

有臨床試驗表明,即使是早期的患者,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也會發生肺功能下降,而抗纖維化治療可以減少大約50%的肺功能下降。所以早診早治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自我管理亦不可小覷。

不能爬樓梯,不能幹家務……它為什麼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1、長期家庭氧療:

氧療可改善缺氧和呼吸困難,也會降低病死率。

2、預防肺部感染:

感染是IPF的病因,也是IPF急性加重的誘因。預防肺部感染是自我管理最重要的部分。

房間保持乾淨、整潔,調節溫度22℃~24℃、溼度50%~60%為宜。天氣乾燥時,可進行空氣溼化;霧霾天氣可使用空氣淨化裝置,減少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定期清洗空調濾塵網,經常清洗和晾曬床上用品,不使用羽毛或陳舊棉絮等易引起過敏的物品填充的被褥;避免煙霧、香水、空氣清新劑等帶有濃烈氣味的刺激因素。

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氣,以免加重咳嗽。減少探視,避免接觸感冒病人和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出入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勤洗手。戒菸和避免二手菸的刺激。

不能爬樓梯,不能幹家務……它為什麼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3、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能維持肌肉正常的肌力與肌張力,對抗疲勞。有報道,因激烈運動而發生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導致猝死的案例,因此,運動時要以安全和不加重病情為宜。

4、均衡營養:

營養不良會增加機體對炎症反應的易感性。飲食原則遵循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食物為主,戒菸、酒。

5、情緒控制:

樹立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社會及家庭角色的轉換,避免或減少因角色轉換帶來的心理落差感。學會控制和放鬆情緒,釋放壓力,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避免因情緒激動而誘發氣促。

不能爬樓梯,不能幹家務……它為什麼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6、自我病情檢測:

學會關注自己的基礎生命體徵

體溫:正常值為36℃~37℃,發熱提示有可能合併感染,若自覺不舒適,應學會測量體溫,觀察是否發熱,並注意發熱的時間和程度。

呼吸頻率:正常值為16~20次/分。呼吸頻率是反映IPF病情變化的一個敏感指標,若發生呼吸頻率較平時明顯增加,氣促嚴重,且安靜狀態下不能減緩時,要注意及時就診。

心率:正常值為60~100次/分。血液內含氧量不足時心率常常會增快,當感覺心悸、胸悶或心率超過120次/分,需及時就診。

血壓:堅持監測血壓,血壓值保持相對穩定,過低或過高時均會引起不適,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藥物調整。

外周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是反映呼吸循環功能的一個重要生理參數,可以購買脈搏血氧儀定時監測SpO2。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為95%以上,在95%以下為供氧不足。靜息時SpO2≤90%應吸氧或到醫院就診。

不能爬樓梯,不能幹家務……它為什麼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定期複查,監測疾病發展進程

藥物的用量因人而異,藥物的療效也各有不同,醫生將根據病人的症狀、主訴、檢查結果個體化調整藥物的用法和劑量。因此,應按照醫囑用藥並定期複查,以監測疾病發展進程。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及時就醫

氣促比原有基礎加重,休息時仍不能減低氣喘程度。咳嗽頻率增加,痰液增多、變稠、變黃。新近發生的心律失常,出現心悸、胸悶。存在不尋常的嗜睡或意識障礙。感冒、發熱。新出現口唇發紺或雙下肢水腫,或上述體徵較前加重。黑便或嘔血。

肺纖維化不容小覷,日常生活要注意,做好自我防護和管理,遠離疾病,珍愛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