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可憐的吉普車,已經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雖然它什麼都不說 ,但我知道他很難過”。聽著歌感覺厭倦了城市的喧鬧,嚮往草原寧靜與柔美。為著心中的廣闊天地我將一路向北,去往期待已久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我向往由來已久的地方,兒時的夢想就是在遼闊無垠的草原策馬揚鞭。嚮往著,憧憬著,坐在草地上看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之前去過許多草原,西藏的、青海的、新疆的,甚至四川的阿壩也都去了,但一直沒有機會去內蒙古大草原,所以對內蒙古大草原心生期待。
呼倫貝爾草原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也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更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開著我的吉普車一路往北,向著海拉爾城裡呼嘯而去。呼倫貝爾盟就在海拉爾,海拉爾得名於海拉爾河,而海拉爾河得名河道兩邊生長的野韭菜。有學者說“哈利亞爾”是野韭菜生長的地方,這裡有大片的野韭菜,這條河也就叫海拉爾了。
海拉爾河兩岸牧草豐盈,呈現墨綠色。遠遠望去,與藍天、白雲、綠地之間有如黑綠色飄帶,所以也稱為墨色之意。海拉爾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全長700多公里,流入額爾古納河,注入黑龍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源頭。
海拉爾河牙克石以上地段,地形起伏較大,植被良好,水流較急,河水較清,當河水進入呼倫貝爾草原以後,開始放慢了流速,平坦的大草原使河道迂迴曲折,河水漫溢擴散,滲透增加,向河邊侵蝕力增強。尤其到與伊敏河匯合處以下,也就是現海拉爾市區後,地勢開闊平坦,河道流速每秒鐘只能走幾公分的距離,常年泡在水中的葦根水草、腐植物把河水染的更黑,就連生長在這裡的鯰魚、鯽魚都是黑色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原始蒙古人,見到這條黑如墨的水,自然“海拉爾”的河名就產生了。
伊敏河靜靜流淌,紅花爾基是樟子松的故鄉,是大興安嶺遺留在這裡神奇。那高大的樹冠,足有二十多米,我們漫步林下愜意無比。小松鼠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它是這林中的精靈。站在林中的一個制高點,放眼望去,茫茫林海,一望無際,我來的路在林中蜿蜒。我感覺自己只是像這林間一棵小小的雜樹,無關痛癢。
初見呼倫貝爾大草原,留下印象的是撲面而來的草原特有的味道,草地飽含著泥土的香味。這種味道古老而又親切,彷彿來自蒙古高原之巔,帶著幾千年的歷史內涵,又夾雜著高原特有的泥土氣息,一股腦湧入我的身體。頓時感到,視覺遼闊、味覺清爽、嗅覺敏銳、心情愉悅,精神亢奮,茫茫的大草原我來了!
藍天,白雲,草原,湖泊,森林,小鎮,村莊……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地遼闊,站在這片土地上,你自然就會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牧民,在馬背上豪情萬丈地放聲歌唱,或者成為一隻長空的雄鷹,肆意地翱翔在上天恩賜的純潔空氣裡。閉上眼睛,深呼吸,這就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呼倫貝爾大草原,中國最美的夏天,美得令人忘憂,沾滿塵囂的心靈也漸漸平靜下來。
來到草原,我還是先去拜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語,意思是“堆子”,就是木、石、土堆。我原來只是從《敖包相會》的歌曲中瞭解了它的一個大概,卻並不知它竟是一個木石土堆砌起來的一個祭壇。敖包是蒙古人重要的祭祀載體,象徵神在其位。《蒙古風記》中記載“壘石為山,視之為神”,進行各種祭祀活動,成為天和神靈的象徵。清人祁韻士有 詩云:“告虔祝庇雪和風,石畔施捨廟祀同。塞遠天空望無際,行人膜拜過殘叢。”這裡的朋友告訴我說,敖包最初只是用來作為指路的標誌,判別方向。因為草原像茫茫大海一樣,沒有可以指路的標識,遊牧分界無法識別,只有通過堆砌敖包來解決。
圍著敖包從左到右轉了三圈,並向敖包上扔了幾塊碎石,祈禱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蒙古族祭祀敖包,於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召開。那時敖包密插樹枝,四周懸掛五顏六色的布條和紙旗,旗上寫著經文。焚香點火、喇嘛誦經唸咒,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與宗教色彩。禮儀畢,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眾歌群舞。後來演變成男女相會談情說愛的地方,故有“敖包相會”的歌唱。
草原之上,我在尋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觀場面。但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也並不多見,因為這裡並不是“陰山”,並且過度的放牧,已經讓我們很少看到那種場面了。不過,連綿的綠一直延伸著,一直到與藍天和白雲相接的地方。
置身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腹地,你一定會被這裡的地闊天寬所震驚抑或不知所措。綵緞一樣的雲霞和墨綠色的大地吻合得天衣無縫,在你的視線中那麼逼真而又無遮無攔地呈現著。可當你急切地向那裡奔去的時候,它又漸退漸遠,令人永遠無法企及。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這裡出生,當年他在這片草原上叱吒風雲的場面,那彎弓射大雕的雄姿,無不感到壯懷激烈。如今金戈鐵馬的場面不復存在,只能看到牛羊在這裡悠閒地吃著青草。
哈爾沁車靜靜的停在草地上,在當草原的戰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馬兒倒也不少,體型健碩,讓人望而生畏。馬已經被馴化的服帖,只是偶爾帶著點野性,只是在草原上狂奔一會,在當地人的制服下乖乖回到了馬圈,當然遊人還是安全的,偶爾摔下馬能和草原來個全方位的接觸,也是別有一番情趣。
蒙古包和草原完美的融合,天空的白雲相得益彰。如果在空中看大地,那蒙古包就是綠色海洋中的一朵朵浪花,凸顯著草原的活力。緩步走進了蒙古包,真想在這裡住上幾天,可時間讓我望而卻步。無奈。我只能穿梭在蒙古包之間,尋找那種失去的久遠記憶。
蒙古民族無比熱情,剛來時的下馬酒還讓我帶著微微的醉意,現在桌上又擺了一大盤的手抓肉。我真的已經無法再享受這樣的大餐,肚子挺的圓圓的,來這兩日一直沉浸在朋友的盛情款待之下,無法自抑。象徵性地在這蒙古包中吃了頓蒙古餐,有些掃了主人一家的興趣。蒙古人的豪爽可見一斑!他們對待遠方的客人,就如同久違的朋友,像回到家裡一樣溫暖。
蒙古包出來,在遼闊的草原我信步前行,經過了一戶牧民家的蒙古包,門上著了鎖,估計是到山那邊放牧去了。透過窗戶向裡面看了看,地道的牧民家,散發出濃濃的奶味。此季,正是野韭菜花盛開的季節,我看到一些野韭菜,稀稀拉拉的,沒有想象中那麼豐盈。我順手採了些開著白色小碎花的野韭菜花,味道和這幾天吃的野韭菜花醬相似,後味中帶著草原的清香。慢慢往回走,碰到了剛從蒙古包走出的朋友,他告訴我說,這裡的野韭菜肯定很少,它一般多長在潮溼的河邊,或小山的背陰處。它們迎著風,搖動著美麗的花朵,綻放在整個秋季。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少數民族的搖籃,中國歷史上的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等都是在這個搖籃中長大的,又都是在這裡度過了他們歷史上的青春時代,都是從這裡向西向南攻打長城的大門,殺進黃河流域,走上中國歷史舞臺的。可以說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少數民族歷史舞臺的大後臺。呼倫湖邊,我遙望著遼闊的水面,想著從這裡走出的北魏,還有從這裡走出的金國,走出的遼。以至於從這裡走出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疆域遼闊!
草原的風,草原的雨,草原的羊群,草原的花,草原的水,草原的一切都是我的摯愛。讓我想起了降央卓瑪歌唱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的心願在天邊,天邊有一片遼闊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間,潔白的蒙古包撒落在河邊。我的心愛在高山,高山深處是巍巍的大興安,林海茫茫雲霧間,矯健的雄鷹俯瞰著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白雲朵朵飄在飄在我心間。呼倫貝爾大草原,我的心愛我的思戀”。
是啊,我的心願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騎著駿馬在草原上撒歡,參加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我願在敖包前等著我心愛的姑娘,與她相會。草原是我的一切夢所在,寄託著我所有情思。我眷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的心在草原上,在遙遠的天邊。
呼倫貝爾大草原草太誘很人了,這是草原文化,也是草原帶給它們的獨特氣質。我感覺到穿越了3000年,回到了先祖生活的年代,與草原親近,與牛羊相伴,與白雲追逐,與泥土親近,地為床天為被,無拘無束,毫無忌憚。一切都那樣親切自然,一切都那樣迴歸原始。
回顧一路向北的草原旅程,晨霧、暖陽、夕照、星光是它的天氣特徵,加上金黃一片的北國草原風情,寧靜柔美的額爾古拉河,多愁善感的山楂樹,纏纏綿綿的白樺及高大挺拔的落葉松,悠然自得的牧馬生活,組成了一部天然的“秋天的油畫”,很動聽、很迷人,你可以把疲憊卸下,更可以把心留下。
閱讀更多 偉偉道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