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桂林食品抽檢結果“出爐”檢出不合格58批次 米粉、蔬菜、雞蛋都有

來源: 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2019-11-02 11:30:04我來說說閱讀 次

10月桂林食品抽检结果“出炉”检出不合格58批次 米粉、蔬菜、鸡蛋都有

執法人員檢查食品留樣。(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10月桂林食品抽检结果“出炉”检出不合格58批次 米粉、蔬菜、鸡蛋都有

檢驗人員對市場上的葉菜樣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資料圖片)

10月桂林食品抽检结果“出炉”检出不合格58批次 米粉、蔬菜、鸡蛋都有

抽檢的部分豆角樣品農藥殘留超標。(資料圖片)

10月,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對市場銷售、生產的多類食品進行了抽檢,絕大部分食品合格,但也檢出不合格的58批次,其中包括有市民日常消費的鮮溼米粉,以及香蕉、豆角、芹菜、雞蛋、豬肝等農產品,涉及到桂林各區縣多家市場和商超。

這些被抽檢為不合格的食品具體問題出在哪裡?都是哪些指標超標,具體成因如何,又是否對食用者產生影響?針對這些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一一進行了探訪。

10月抽檢合格率為96.1%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瞭解到,該局10月份在對市場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共抽檢食品樣品1490份,品種覆蓋了保健食品、餐飲具、果蔬、冷凍飲品、米、面、糧、油、茶葉等。所有抽檢樣品遵循隨機抽樣原則,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檢驗,共發現不合格食品58批,合格率為96.1%。

其中保健食品、餐飲環節餐飲具的抽樣檢驗7個項目合格率都是100%。

在市場、商超抽檢的食用農產品1233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181批次,不合格52批次,合格率95.78%。不合格樣品主要集中在香蕉、豇豆、雞蛋、芹菜、豬肝等。

在食品生產環節抽檢樣品250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44批次,不合格6批次,合格率97.6%。不合格樣品主要集中在鮮溼米粉和白酒。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縣、市、區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對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均已經依法進行處理,杜絕問題食品流入市場。同時,對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強化生產經營者的安全管理意識。總體來看,桂林食品形勢安全向好,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得放心。

記者注意到,抽檢不合格的食品樣品僅佔總抽檢樣品的極小部分,但不少不合格樣品都是市民經常消費的品種,比如米粉、雞蛋、香蕉等食品,這些被抽檢為不合格的食品,其食用是否安全是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問題。

記者採訪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專業人士,瞭解到這些產品被抽檢為不合格的主要問題所在。

鮮溼米粉——— 大腸菌群超標

米粉是桂林人日常三餐離不開的食品,而目前市區所有米粉店基本都是採用每天配送的鮮溼米粉。在10月的食品生產環節抽檢中,有米粉廠家生產的鮮溼米粉被抽檢為不合格樣品,主要指標是大腸菌群超標。

據瞭解,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汙染常用指示菌之一,樣品存在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原因可能是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到汙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汙染,或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而導致。

對於消費者來說,食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痢疾等腸道疾病,並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

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介紹,問題米粉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生產工人操作不規範,未洗手或戴口罩,直接接觸食品,消毒不到位;二是生產設備清洗不乾淨;三是檢驗員的疏忽,當天未檢測出來。由此可見,米粉大腸菌群超標的主要源頭,均出現在米粉生產環節,只要米粉生產企業把好食品安全各個關口,其合格率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目前,所有抽檢出不合格的米粉樣品都已進行了妥善處理,未流入市場。10月,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對多家米粉生產企業進行了安裝生產規範體系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正在督促廠家進行整改。

雞蛋——— 氟苯尼考超標

市民購買雞蛋的主要渠道一般是菜市場和商超,在10月的食品抽檢中,少數在市場上售賣的雞蛋樣品被檢測出的問題,是氟苯尼考超標。

氟苯尼考又稱氟甲碸黴素,是農業部批准使用的動物專用抗菌藥,主要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豬、雞、魚的細菌性疾病。《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氟苯尼考可用於牛、羊、豬、家禽、魚等食用禽畜、水產及其他動物,但在產蛋雞中禁用,也就是說,在雞蛋中不得檢出氟苯尼考,檢出即為不合格樣品。

據介紹,正常情況下消費者不必對雞蛋中檢出少量的氟苯尼考過分擔心,只有長期食用氟苯尼考殘留超標的食品,才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除了10月的食品抽檢,在近期的多次食品抽檢中,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還在各區縣商超中銷售的旭盛山林鮮雞蛋、旭盛谷養鮮雞蛋中檢出氟苯尼考超標,原因可能是在產蛋雞中使用了相關抗菌藥。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並對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者進一步調查處理,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確保不合格產品不繼續流入市場。

豬肝——— 磺胺類總量超標

在10月抽檢的肉類產品中,有在市場中售賣的豬肝樣品被抽檢出磺胺類總量超標。

據瞭解,磺胺類獸藥是畜禽抗感染治療中的重要藥物,是畜牧養殖業中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如果經常食用磺胺類藥物殘留的動物性食品,可能引起磺胺類藥物在人體內蓄積,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危害。主要表現為腎臟損傷,過敏反應,抑制造血系統,細菌抗藥性。

在抽檢中檢出豬肝樣品含有這些藥物成分,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為了促進動物生長、防治疾病而超量使用或沒有加強用藥控制所致。國家標準規定,磺胺類藥物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和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

另外,在養殖環節未嚴格控制休藥期也可能導致殘留量超標。休藥期,指的是動物從停止給藥到許可屠宰或它們的乳、蛋等產品許可上市的間隔時間。個別養殖戶為了追求利益,減少養殖過程中牲畜禽類病害的風險,而縮短養殖時間。

據瞭解,市場監管部門已對發現的不合格豬肝依法進行處理,杜絕問題食品流入市場。

10月桂林食品抽检结果“出炉”检出不合格58批次 米粉、蔬菜、鸡蛋都有

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鮮溼米粉廠家進行檢查。(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香蕉——— 吡唑醚菌酯超標

香蕉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價廉物美的水果品種,在10月和9月的食品抽檢中,一些香蕉抽檢樣品被檢測出吡唑醚菌酯超標。

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百克敏,為新型廣譜殺菌劑。超劑量使用吡唑醚菌酯會在水果中產生殘留,影響水果食用安全,進而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換句話說,也就是香蕉種植果農常用的殺菌藥在香蕉中的殘留。

那麼吡唑醚菌酯超標的香蕉還能吃嗎?

據瞭解,吡唑醚菌酯雖然屬於農藥殘留,但極少量的吡唑醚菌酯對人體的影響不大。正因如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9年8月15日聯合發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自2020年2月15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新標準中,將香蕉中(全蕉)的吡唑醚菌酯最大殘留限量由0.02mg/kg提高50倍至1mg/kg。

而在桂林市場中近期檢出的超標樣品中,吡唑醚菌酯殘留都大大低於1mg/kg。也就是說,待2020年新標準實施後,基本不會再出現香蕉中吡唑醚菌酯殘留超標現象。

豇豆———氧樂果、水胺硫磷超標

豇豆也就是市民經常購買的長豆角,包括綠豆角、白豆角、紅豆角等等。目前,市場上的豆角基本都是本地產。

據瞭解,10月食品抽檢中的不合格樣品有兩項指標超標。其中,水胺硫磷是一種兼具胃毒和殺卵作用的有機磷殺蟲劑,水胺硫磷主要通過食道、皮膚和呼吸道引起人體中毒,短期內大量接觸可引起急性中毒,導致頭痛、噁心、多汗、胸悶、視力模糊等症狀。而氧樂果則屬於高毒、有機磷類殺蟲劑,對人、畜高毒,主要用於防治吮吸式口器蟲和植物性蟎。由於其毒性高,2002年我國農業部已經停止氧樂果等產品的新增臨時登記申請。

用老百姓通俗的話來說,這兩種物質的超標就代表“農藥噴多了”。一般來說,豆角的害蟲多數在豆莢裡面,所以需要使用這些農藥,而一些種植戶為了豆角“賣相”好,用藥時可能沒有按規定的劑量使用,也沒有按規定的採摘期進行採摘,從而導致農藥超標。目前,儘管防蟲害的措施一直在改良,一些小的種植戶仍然採用農藥殺蟲的方式,這也成為豆角普遍抽檢超標的重要原因。

可見,豆角的水胺硫磷或者氧樂果含量超標,主要問題應該是出在種植環節,對於商家來說,有點防不勝防,這就需要在這些農產品從種植環節進入流通環節這個節點上,得到專業監測才行。

芹菜———毒死蜱、辛硫磷超標

與豆角類似,抽檢的芹菜樣品中,毒死蜱、辛硫磷兩項指標超標也都是因為農藥殘留過多。

辛硫磷是一種低毒有機磷殺蟲劑,適合於防治地下害蟲。長期大量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健康危害風險。

而毒死蜱是一種廣譜性有機磷殺蟲劑,毒死蜱屬中等毒性,對眼睛有輕度刺激,對皮膚有明顯刺激。近年來的環境毒理學研究發現,毒死蜱對生態環境具有潛在的危險性;還有研究認為,毒死蜱具有干擾內分泌的功能,可導致神經元損傷、學習記憶能力降低、信息加工和認知功能缺陷。毒死蜱在葉片上殘留期一般為5~7天,要求收穫前停止用藥。

與豆角農藥殘留一樣,芹菜被抽檢為不合格的問題源頭也是出在種植環節,作為蔬菜種植經營者,在種植源頭加強自律、依規種植、科學種植,才是讓種植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正道。

從消費者方面來說,對於豆角和芹菜等品種的這些農藥殘留,下鍋前除了洗淨外,最好用開水燙一燙,或者用鹼水泡5分鐘,儘量弱化農藥殘留的作用。

散裝白酒——— 甜蜜素超標

在市場上購買的白酒喝起來為何有點甜?很可能是生產的時候,加入了國家禁用的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來改善口感。記者查詢到,在桂林9月和10月的食品抽檢中,都有不合格白酒樣品甜蜜素超標,基本都是散裝白酒。

據介紹,甜蜜素的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一種常用的合成甜味劑。國標《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白酒中不得使用甜蜜素。產品明示執行標準《濃香型白酒》中也規定,濃香型白酒中不得添加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

市場監管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甜蜜素超標可能是個別生產者為降低生產成本,或為改善產品的口感,在白酒中添加甜蜜素等甜味劑來調節風味,或者購入了含有甜蜜素的白酒為原料生產加工所致,從抽檢結果來看,甜蜜素超標的樣品都出自生產標準比較隨意的散裝酒廠家。

顯然,白酒中出現甜蜜素超標就是完全的人為因素了,其生產者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基本無視了國家標準和消費者健康。長期過量食用甜蜜素超標的食品,是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的。所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也建議消費者,對於白酒類產品,最好還是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購買為好。

記者沈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