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有一次去重症監護室會診,看見角落裡躺著兩個病人,一個老爺爺,一個老奶奶,大概都是八九十歲的樣子,身上被插著各種管子,胃管,尿管,氣管插管之類的,身上綁著約束帶(怕病人躁動扯掉管子),同時開了幾個靜脈通路一起輸液。由於有氣管插管,他們發不出聲音,只能呻吟,由於有約束帶,他們不能活動,只有在護士幫他們定時翻身的時候能動一下。

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兩週後我再去監護會診的時候,留意了一下這兩個病人,老爺爺那張床已經換了別人,老奶奶還在原位置,還是身上一堆管子,還是約束帶捆綁。

後來我翻了這兩個患者的病歷,高齡晚期腫瘤,合併各種內科基礎病,身體條件已不允許進行手術和化療了,一開始在普通病房,後來病情越來越重,就都搬到了重症監護室。

老爺爺兩天前去世了,去世前搶救了好幾次。老奶奶還在堅持,由於沒有對原發腫瘤進行治療,毫無生存希望。

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在醫院上班的朋友應該對這種情況並不陌生,好多老人在疾病加重並明知不可能長期生存的情況下,被家屬送到醫院度過了最後的時光。

每次我在監護室看到這些病人的時候,就想起莫言筆下的孫丙,這哪是在治病,分明是在行刑。這些老人們像狗一樣被綁在床上,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插著一堆管子,每天灌各種液體維持生命,等終於快解脫的時候,又他麼被醫生搶救回來,繼續受罪。

在義和團年間,孫丙由於拆毀了德國鐵路,被清軍抓捕,為威懾老百姓,被處以檀香刑,檀香刑就是把檀香木削成寶劍的形狀,然後讓犯人俯趴在條案上,用大木錘將刑具從犯人的肛門裡一點點打進身體裡面,有的從喉嚨那裡穿出來,有的從脖子後面穿出來,這個過程中檀香木避開了犯人身體裡面的重要器官。所以犯人不會立刻斃命,會讓你活著,讓你受罪,活一段時間再死,如果犯人撐不住了,劊子手會給犯人喂參湯來續命,犯人最終會看著自己腐爛生蛆。

由於職業原因,在我看到的死亡裡面,有尊嚴的並不多。我們缺少死亡教育,總覺得親人死亡是不可接受的,哪怕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仍然埋怨,自責,固執地認為還有搶救的必要,不願意承認死亡只是生命的正常進程。然後選擇各種昂貴複雜的醫療手段來試圖延長這種毫無意義的生存時間,全然不顧病人是否願意接受。

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阿圖•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別》中寫道:“我們一直猶猶豫豫,不肯誠實地面對衰老和垂死的窘境,本應獲得的安寧緩和醫療與許多人擦肩而過,過度的技術干預反而增加了對逝者和親屬的傷害,剝奪了他們最需要的臨終關懷。人們無法迴避一個問題:應該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對此,絕大多數人缺少清晰的觀念,而只是把命運交由醫學、技術和陌生人來掌控”。

他還寫道:“恰恰是因為我們的文化拒絕接受生命週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們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會成為無效治療和精神照顧缺失的犧牲品。”

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其實人生是一條單行線,衰老和死亡都是正常的進程,無論我們度過了怎麼的一生,死亡都是最終的歸宿。所以,當生命不可避免的來到終點時,我們應該做的是坦然接受這個現實,而不是試圖選擇用一些醫療手段來延長壽命。我們可能從來沒想過過多的醫療干預反而是對生命的另一種不尊重。

如果,生命必然迎來死亡,在必將來臨的那個節點前,我們要過好自己的每一分鐘。

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醫院是個修羅場,據說醫生心理很強大,可能和見多了死亡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