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關林鎮(現為關林辦事處)因關林而得名。您知道嗎?關林鎮有個皂角樹遺址,距今4000餘年。您去逛過的關林市場,始建於何時?有哪些故事?日前,洛龍區第三部鎮志《關林鎮志》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詳細記載了關林鎮鮮為人知的歷史。
關林鎮1984年成立,得名於關林
“關林鎮前身是關林鄉,成立於1949年。”《關林鎮志》執行總纂、洛龍區檔案史志局負責人馬正標說,關林鎮1984年3月底成立。
《關林鎮志》“建制沿革”記載,關林鎮歷史上曾歸西工區管轄。1976年1月,西工區在關林轄區設街道辦事處,辦公地點在關林影劇院偏西對面。1984年3月底,洛陽郊區進行機構改革,關林公社管理委員會和西工區關林街道辦事處合併成立關林鎮人民政府。
“關林鎮得名於關林,關林為埋葬關羽首級之地。”馬正標說,關林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是關聖文化的發祥地。
與關林有關的“關公信俗”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關林朝聖大典”入選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何為“關公信俗”?《關林鎮志》記載,“關公信俗”是指關公文化以儒家文化為內核,以傳統信仰為載體。
夏代一部落“現身”關林商貿城
關林鎮所在區域是一片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早在夏代,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就學會了小麥、大豆、粟、黍等旱作物的種植技術,開啟了農耕文明。
《關林鎮志》記載,1993年8月,市文物工作隊與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90級學生,在關林鎮皂角樹村村北、零號路以南發現了一個大型夏代先民聚居遺址。
該遺址有窖穴117個、房基5座、水井1眼,古河道一段;發掘出小麥、水稻、豆類等農作物種子。經考證,這裡是夏代一個部落的活動地點,與偃師二里頭文化同期,距今已有4000餘年,被國家文物局命名為皂角樹遺址。
在皂角樹遺址旁,考古人員還發現有夏、商、周直至明清各期文化遺存,說明4000餘年來,這塊土地上一直有村落存在。
“皂角樹遺址上,如今已是關林商貿城。”馬正標說,皂角樹遺址出土的農作物標本,不僅大大地豐富了二里頭類型文化的內涵,還反映了當時的氣候情況。從水稻種子可知,4000餘年前的洛陽應屬於溫帶較暖和的區域,雨水充足,氣候與南方比較接近。
關林市場源於明代“關王冢會”
洛陽人大都去過關林市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起源於何時,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記者看到,“關林市場”在《關林鎮志》中獨立成章,其歷史脈絡得到詳述——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關王冢廟(明代關林的名稱,即關林廟)形成數萬人規模的“關王冢會”,每年農曆五月十三、九月十三,遠近畢集,“焚香者無論男女,接踵而來,不啻數萬”,當時已形成夏秋兩大祭祀活動。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康熙帝敕封關帝廟為“關聖大帝林”,廟會也隨之稱為關林廟會。
由於廟會規模的擴大,各種交易活動逐漸增多,以糧食、果菜、農具、牲畜等農副產品和生產資料為大宗。逢會日,戲樓至大門兩側,擺滿了包子、蒸饃和粉條湯等小吃攤位。布帛、香箔、泥娃娃、文房四寶、小工藝品等在大殿兩側擺賣。
民國時期,關林周圍已有供人們吃、住、行的店鋪,農曆每月十三日為會期。20世紀50年代初,政府在關林舉辦了首次農用、生活用品物資交流大會。交流大會以關林廟為中心,四周設立攤位,人流量高達4萬人次。
20世紀80年代初,關林廟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以工業、手工業產品為主的綜合性貿易中心,由零售市場發展成為以批發銷售為主,多渠道流通的商品集散地。市場逐漸擴展到廟南街,並擠向今龍門大道。關林市場也成為全國五大商品市場之一。
挖掘搶救珍貴歷史資料,豐富洛陽曆史文化
馬正標向記者展示了洛龍區檔案史志局收藏的一套《關林鎮志》徵求意見稿,這是一套三本的油印本,關林鎮人民政府1992年4月編印。
“剛出版的《關林鎮志》是關林鎮首本正式出版的鎮志,是在《關林鎮志》徵求意見稿的基礎上,歷時6年編纂完成的。”馬正標說,編纂鎮志,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徵集資料。
讓馬正標欣慰的是,經過編者的不斷努力,正式出版的《關林鎮志》總字數超過60萬,圖文並茂,不僅挖掘搶救了關林鎮珍貴歷史資料,還廣泛吸收最新的歷史研究資料,豐富了關林鎮乃至我市的歷史文化。
2013年2月,洛龍區撤銷關林鎮,原所轄區域一分為二,成立關林辦事處和太康東路街道辦事處,關林鎮走進了歷史。內容豐富的《關林鎮志》保留了關林鎮的真實風貌,為社會學家和廣大群眾留下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洛陽晚報記者 餘子愚 文/圖)
閱讀更多 洛陽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