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一提到“哲學”這個詞,相信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西方的什麼社會意識形態、世界觀等。在現如今,的確西方的哲學理念是更接近社會現實。但是真要論哲學,中國的哲學遠遠甩西方哲學好幾百條街。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哲學,通俗易懂的講,就是對社會、對世界的認識。有句話說得好:你連世界都沒觀過,談什麼世界觀。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中國哲學是經得起考驗和具有說服力的,其獨特的思想價值觀遠遠走在世界哲學體系的前沿。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中國哲學是什麼?

中國哲學是以儒、釋、道三家哲學流派為主,影響深遠、源遠流長。而儒、釋、道三家對於哲學的理解,觀念上是有很多相同之處的,其中主要的一條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即便是在今天的西方哲學理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天人合一”的理論思想,可見這一哲學理論稱得上是哲學的精髓。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什麼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人與大自然共存,感悟自然的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簡單來說就是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這個理論在今天的社會中其實已經得到很好的論證,並且成為社會中的一股主流意識。只不過傳統的“天人合一”哲學理論,是有更深層的境界。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中國哲學的境界,是超越現實的。雖然說熱愛大自然或遵守自然法則是中國哲學的表現形式之一,但是做到"萬物與我為一"不僅僅是表面上的熱愛大自然這麼簡單,以及做到"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不僅僅是守規矩這麼簡單。中國哲學甚至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世間萬事萬物。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莊子

說起這中國哲學,有一個人是不得不提,那就是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莊子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其鑽研的核心理論是“天人合一”與“清靜無為”。多數人知道莊子,是源於他的著作《莊子·秋水》,即: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和《逍遙遊》,即: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當我們讀莊子的經典時,無不感到這種高深莫測的哲學思想在裡面,真正體會到一個人的境界竟然可以裝得下整個宇宙。即便不能做到真正的“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能夠在日常生活裡偶爾進入這種狀態,也是對自己進行一次深度的精神洗禮。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後記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被刻畫成流水線上的木偶一般,思想都被現實所固化。真要去用傳統哲學重新換裝自己的思想,那也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海里鯨魚經過千百億年進化成了人形,想要再重回到海里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中國哲學:莊子與他的“天人合一”

而在這個嘈雜的時代,人們不能回到從前像鯨魚一樣在海里生活,但偶爾去遊個泳是可以的。就好比一個人不能完全成為一個哲學家,但是偶爾進入“天人合一”或者是“清靜無為”的狀態也是極好的,哪怕只是片刻,看到最初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