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州“微企”:上下班時間工人自己定

本報龍州訊(記者 陳文聖 通訊員 許志平) 將一個拇指般大小的磁環固定在一個特定的儀器上,手拿尖錐引著一根細小的銅線穿過磁環,快速繞完規定圈數後,放進一旁的小筐裡。緊接著,再取第二個磁環,重複剛才的動作。

10月31日,在龍州縣武德鄉科甲街上的一間扶貧車間裡,黎氏線給磁環上線的熟練程度,稱得上“飛針走線”。

“前些日子在家剝甘蔗葉,昨天才回來這裡上班。”黎氏線頭也不抬地說。

黎氏線告訴記者,像她這樣的速度,一天可以做300個磁環左右,有的姐妹一天可以做500個。“工資是計件的,每個的工錢為一毛八分。”

黎氏線家住科甲村布岜屯,騎電動車到扶貧車間上班只需幾分鐘。

“除了近,主要是上下班時間由我們說了算,可以先忙完家裡的農活後再來上班,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下班。”黎氏線表示,這種務工模式,大家都喜歡。

這種務工模式,是怎樣來的?

黃林珍是武德鄉群合村芝伕屯村民,曾到廣東務工多年,從事耳機生產工作。他一家6口人,父母年邁無勞動能力,弟弟因車禍喪失勞動能力。外出務工的這些年,黃林珍深感照顧家人和務工增收難以兼顧。

“經過一番思考後,我與另外兩個合夥人決定返鄉創建一個上下班時間由工人自己說了算的生產耳機的‘微企’,解決自己還有其他村民‘顧家’和‘增收’難兩全的困擾。”黃林珍向記者講述了創建這種務工模式的初衷。

今年6月,依託扶貧政策,他們的“微企”正式運營,成為龍州縣第一家上下班時間“由工人自己說了算”的廠子。

“現在,每天都有幾十個村民來上班。”黃林珍說。

群合村芝伕屯的陳凱葒每天要做的家務活比較多——除了管理田裡的甘蔗外,還要接送小孩上下學、照顧老人等。

聽說家門口的這個“新鮮事”後,陳凱葒立刻前來報名,成了第一批“產業工人”。

“目前,我月工資2000多元。”陳凱葒樂呵呵地說,“靈活的上下班時間,讓我們真正享受到照顧家庭和增加收入兩不誤。”

據黃林珍介紹,像這種上下班時間“由工人自己說了算”的廠子,目前,在龍州縣水口鎮共宜新村、下凍鎮馱江村、彬橋鄉俸村村等已有好幾家,主要做磁環拉線、人字拖貼花、燈飾組裝等,很受村民歡迎。

“開放式、人性化管理,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信任度更高了。所以,遇到趕工期,只要我們跟大家一說,大家都會自覺地加班加點。開業以來,我們從沒耽誤過訂單。”黃林珍很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