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美國,為何不在蘇德兩敗俱傷後出手?將蘇聯一起收拾?

袁載譽


三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英國當時還很強,摧毀英國霸權才是美國的首要目標。

關於二戰期間的大英帝國,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是這樣的↓


孤懸海外,被德國揍得奄奄一息,好像半個身子就要埋進棺材了一樣。

然而事實上,人家當時是這樣的↓



當時英國本土雖然被炸的稀巴爛,但它的海外殖民地仍然有很多。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南非、印度都支持英國,願意為英國的霸權體系而戰。

看到苟延殘喘了幾十年,卻仍然有如此實力的英國佬,美國人會怎麼看待它?

救,當然是要救的了。畢竟美國在英國有大量投資,不救它,這些投資都打了水漂,都歸了希特勒。

但是救了之後呢?

是繼續扶持它,把它養肥了,等它恢復元氣了之後跟自己爭世界老大?

還是先打壓它,把它的霸權體系瓦解,把它的小弟都搶過來,把它整得半死不活了,再去救它,讓它給自己當小弟?

我想任何正常人,有理性的人,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都會選擇後一個選項吧?

事實上,美國當時也是這麼盤算的。

在1944~1945年,在美國即將打垮德國的時間段,英國就變成了美國事實上的頭號敵人。



當時的英國是西方自由世界的代言人,美國也是;英國是海權國家,強調海洋霸權,美國也是;英國的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國的紐約也是。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老大,大家都民主,憑什麼你當老大?憑什麼就要用你的貨幣?美國和英國在全方位都存在競爭。這種關係,美國必然要先弄死英國。

至於弄死英國對美國的好處,這個簡直不要太多了。

首先,英國小弟會紛紛轉投美國。比如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成為美國的附庸,壯大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其次,大量的市場被美國瓜分,成為美國商品的傾銷地。而這些前英國殖民地,以前可是不對美國商品開放的。

第三,美國變成西方世界的老大,擁有了制定規則的權力,享受了世界皇帝的待遇。它說誰不對,誰就肯定不對。而在這之前,制定規則的國家是英國。

所以說,整垮英國霸權,才是美國當時的首要任務。(也包括整垮法國)


第二個原因––進攻蘇聯只會便宜英法,對美國沒有任何好處。

蘇聯雖然與美國也存在競爭。但是蘇聯不是海權國家,威脅不到美國海權地位;蘇聯經濟遊離於世界體系之外,蘇聯人自己關起門玩,威脅不到美國的金融中心地位;並且蘇聯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在西方世界沒有號召力,撬不動美國的西方世界老大位置。

最關鍵的是,蘇聯是窮光蛋,二戰被打德國的一片廢墟。如果美國犯二,去打蘇聯,它除了多死人外,一點好處都沒有。先不說打不打得贏,就算美國打得贏,結果也只會讓英國和法國原本的殖民體系繼續維持。就像當年打贏了一次世界大戰一樣,英法坐收漁翁之利,美國當冤大頭,被英法當凱子耍。

所以事實上,二戰後半段,冷戰前半段,美蘇並不是死敵,而是若即若離的合作者。它們之間當然有對抗,但在私下裡,它們更多的還是合作,共同摧毀英法殖民體系!

丘吉爾為了避免英國被美國肢解,當時一直在挑撥美蘇全面開戰,可美國人在一戰之後已經當過一回冤大頭了,這次怎麼可能再犯傻?美國的媒體輿論對丘吉爾的反蘇言論很配合,但真要具體落實到實處時,就沒具體行動了。

另外,不進攻蘇聯,讓蘇聯拿走了窮困殘破的東歐諸國,也能免除美國對這些國家的援助義務,減輕美國的負擔。雖說這會壯大蘇聯,但蛋糕再大,也得吃得下去才行。當時的美國不可能既援助歐洲,還援助東歐,這是肯定辦不到的。

而甩給蘇聯,則可以噁心蘇聯,讓世界都看到蘇聯的無能。東歐本來就落後於西歐,把東歐甩給蘇聯之後,可以讓世界都看到東西歐的差距。這能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讓小弟們心悅臣服的跟著大哥。


第三個原因––默認蘇聯的存在,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歐洲。

美國和歐洲之間,雖然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民主理念,但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美歐也存在巨大分歧。

比如說,美國不讓歐洲國家搞核武器,理由是美國有,歐洲國家就不需要了。美國可以保護歐洲。這種論調就有點太欺負人了。

對此,戴高樂曾經就怒懟過肯尼迪,他的話說的很直白——我憑什麼相信你的承諾?你為了利益把我賣了呢?

所以,法國後來就退出了北約,獨立自主的搞出了核武器。甚至一度還想踢出美國,想讓歐洲人拿回歐洲的“主權”。

然而當法國大張旗鼓的搞歐洲自治時,卻發現孫猴子怎麼跳,都跳不出美國這尊如來佛的手掌心。

而跳不出的原因除了英國是扯後腿外,“蘇聯威脅論”也是一個原因。



蘇聯的存在,讓歐洲國家心驚膽戰,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最大的敵人並非那個曾經是自己小弟的美利堅,而是東邊的蘇聯。為了對抗蘇維埃,它們自願匍匐在美國腳下。

而如果沒有蘇聯,歐洲國家的威脅解除,那麼美國就沒有必要再待在歐洲,利用北約干涉歐洲了。這對於美國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們就能看到,蘇聯解體後,北約繼續整俄羅斯。這麼咄咄逼人沒別的意思,用我們的老話說就是“養宼自重”,利用一個威脅來隱藏自己的威脅。


Mer86


美國真正介入歐洲大陸的戰事,是在1944年6月的諾曼底登陸戰役,那個時候德國軍隊的精華已經在東線與蘇聯拼得差不多了,美國絕對算是看到勝負明朗以後才參戰來佔便宜的。而當1945年5月份歐洲大陸的戰事結束之時,美國確實算是兵強馬壯,而蘇聯確實受到了嚴重的創傷。

在那種情況下,美國沒有趁機消滅蘇聯,並不是他們有多麼喜歡蘇聯人,實在是現實情況所逼。首先歐洲大陸的戰事結束了,但亞洲方面還沒有,日本軍隊仍然在負隅頑抗,尤其是關東軍佔據中國大陸,美國需要蘇聯幫助出兵來解決在中國大陸的日軍。為了讓蘇聯出兵,美國方面甚至逼迫中國做出讓步,把外蒙古給割讓出去,這才讓蘇聯出兵橫掃關東軍,可見美國是非常需要蘇聯的亞洲出兵幫助擊敗日軍的。如果不是強大的蘇聯紅軍,把百萬關盟軍徹底擊垮,那麼美國陸軍很難派出如此大量的兵力到中國去消滅日本在大陸的基本兵力。

其次,在歐洲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士兵們和國內民意都不贊同繼續打仗,美國當初加入二戰很大程度上其實受了民族主義鼓動。在擊敗了德國之後,繼續和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開戰,美國人民是不支持的,就更別提在一線奮戰的士兵了。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立即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裁軍,這其實一部分是美國民意的體現。如果要逼著去打蘇聯的話,美國國內很難會同意這樣的決定,美國政治家不能說蘇聯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就必須把它徹底消滅,這樣的說法美國人民不會同意。要知道要不是日本人炸了珍珠港,美國民眾的孤立情緒還仍然高漲。

當然美國沒有對蘇聯下手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實力方面的因素。雖然蘇聯軍隊在經歷了與德國的戰爭之後遭受了嚴重的創傷,但是很令人奇怪的是,戰爭結束時的蘇聯紅軍其實是非常強大的。比起1941年那支烏合之眾的蘇聯紅軍,1945年的蘇聯紅軍已經是久經戰陣的軍隊,經歷了大戰的洗禮,蘇聯指揮員的指揮水平和戰爭藝術有了顯著的提高,蘇聯軍隊普遍的戰力也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而從具體數據上看,無論如何都很難想象西歐的盟軍如何擊敗那樣的龐大蘇聯紅軍。

在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擁有接近1200萬的軍隊,超過2萬輛的坦克,十幾萬門各型火炮以及2萬多架作戰飛機。雖然蘇聯空軍在質量和數量上也許不如西方盟國,但是蘇聯的裝甲部隊經歷二戰洗禮之後是相當強悍的,尤其是在技術上,他們也優於西方的同行。在戰後於柏林進行的閱兵上,蘇聯最新式的JS-3坦克出現在柏林時,讓西方的將領一個個目瞪口呆。可見面臨這樣一支經歷過戰爭洗禮且擁有先進裝備的裝甲洪流,美國在沒有原子彈的情況下是不願意和它開戰的。


科羅廖夫


英國人正有這個想法!

丘吉爾在二戰結束時,就曾建議美國趁著擊敗德國,順勢把蘇聯也拿下,何況此時美國還有原子彈。

英國一直是反共產主義的先鋒。

蘇聯成立時,英國就參與過剿滅蘇聯的戰爭。

二戰前,奉行綏靖政策,就是為了“禍水東引”。

也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才拉開了冷戰序幕。

只是由於實力不濟,反蘇反共的大旗才交到美國手上,但英國比美國更加激進。為此,蘇聯還制定過“倫敦計劃”——用攜帶生物武器的鴿子,攻擊倫敦。

而美國沒有答應,原因主要有:

1.美國在二戰中獲得的已經夠多,需要消化。

美國通過二戰,成為最大的贏家,並把影響力成功擴展到歐洲乃至全球。

而這些“戰利品”需要時間消化,所以美國並不急於開闢新的戰場。

2.美國認為,戰後秩序需要蘇聯維護。

二戰,打爛了原有國際秩序。而新的國際秩序,單靠美國無法維護。在美國眼中,維護新的國際秩序,蘇聯甚至比英國更靠譜。

3.瓦解英法等國的殖民體系,比搞垮蘇聯更重要。

近代以來,以英法等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在全球建立起殖民統治,全球基本被瓜分。

二戰後,即便美國實力超群,但由於殖民體系的存在,留給美國的空間也不多,是個光桿司令。

所以,二戰後美國打著“民族自決”,蘇聯喊著“解放全人類”,聯手把殖民體系給瓦解了。

4.忌憚蘇聯的軍事實力。

二戰末期,蘇聯已進入戰時體制,軍工產量驚人,即便是美國,也未必有勝算。

最後,隨著蘇聯則研製出原子彈,美國終於徹底放棄了這一想法。


雁去無痕ty



英國首相丘吉爾確實曾讓英國參謀部秘密制定過一份名為“不可思議”的軍事行動計劃書。

英國參謀部制定的這份名為“不可思議”的軍事行動計劃書,其主要內容是重新武裝德國境內的已投降德軍士兵,以德軍為先導,英美軍隊尾隨其後對德國境內的蘇軍發動突然進攻,作戰目的是使得英美與蘇聯勢力邊界儘可能靠近東歐,最低限度英美會“解放”捷克斯洛伐克。

事實上英國參謀部制定的進攻蘇聯的軍事計劃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1945年春季,英美盟軍在歐洲遊600萬軍隊,而蘇聯有700萬軍隊。英美軍隊在歐洲一共有7萬門火炮,而蘇聯則部署了12萬門火炮。

可除了這兩項數據外,英美盟軍在其他軍事數據上都對蘇聯有壓倒性優勢。

英美盟軍在歐洲一共有22200輛各式坦克、裝甲車,而蘇軍只有12657輛。

英美各類戰鬥機、轟炸機數量為32000架,而蘇軍僅為19447架。

英美摩托化裝備共計97萬件,而蘇軍只有38萬件。

應該說如果美國方面支持英國的話,英美兩國在歐洲對蘇聯開戰,是有絕對的把握將戰線推進到二戰爆發前的蘇德邊境的。

可是為什麼美國拒絕了丘吉爾的提議呢?


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在1946年美國駐蘇聯大使館代辦喬治·凱南給白宮發去8000字長電報,開啟了美國對蘇聯冷戰序幕之前,美國人對蘇聯有一種不切實際而又天真的幻想。

這是真的,華盛頓對蘇聯的好感源自二戰期間斯大林對美外交上的“實用主義”以及蘇聯的犧牲精神。

比如柏林可以說是蘇軍以傷亡30萬人的代價攻下的,可是斯大林遵守了柏林戰役前與美國達成的協議,美、英軍隊兵不血刃的就進駐了柏林;並且聯合國總部也還設在了紐約,瑞士日內瓦只是一個秘書處。

這所有的一切,讓美國方面,尤其是美國政府對蘇聯印象很好,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還在努力邀請蘇聯和自己一塊加入援助戰後歐洲重建的工作。

所以丘吉爾要讓美國“背信棄義”對蘇聯發動戰爭,這實在違背了美國價值觀,也讓美國政府沒辦法向國內以及軍隊解釋為什麼要突然“背刺”盟友蘇聯。

第二,美國不喜歡蘇聯,但是也不見得有多喜歡英國

之前丘吉爾設想的“聯合國模式”其實更像是四大強國劃分自己勢力範圍,美國當然是美洲,然後與蘇聯分享亞洲,英國和法國勢力範圍是西歐,而蘇聯是東歐與亞洲。

丘吉爾這個方案讓美國人非常反感,當時美國政府確實不喜歡丘吉爾這種赤裸裸19世紀劃分勢力範圍的行為。


更為關鍵的是不少美國高層認為丘吉爾其實是想讓美國與蘇聯開戰,英國可以借用美國的力量“獲得歐洲”。

美國人不願意幫英國人火中取栗。

第三,美國當時重心已經放在太平洋戰場。

美國在冷戰開始前對歐洲並沒有什麼慾望,美國更願意去教訓日本,但是如果按照丘吉爾的計劃,那麼蘇聯肯定會和日本結盟,這對於美國人來說當然是非常不好的消息。

美國人不願意蘇聯與日本結盟,更不願意在太平洋戰場面對蘇軍。

綜合來看,美國不對蘇聯動手,主要因為第一美國當時還認為蘇聯是可信賴的盟友,雖然是不是鬧點小脾氣;第二,“背刺”違背美國價值觀,美國政府沒辦法向國內解釋;第三,美國不願意幫“英國”人去和俄國人“搶地盤”;第四,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戰場,不願意節外生枝。


蘭臺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並不存在蘇德兩敗俱傷這種情況

1.蘇聯擁有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

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被德國打的落花流水,損失了幾百萬軍隊。可蘇聯馬上又召集了數以百萬計的大軍頂上去。在四年的蘇德戰爭中,蘇軍死亡、被俘以及失蹤的總人數差不多有2000萬人左右;到戰爭結束的時候,蘇軍還擁有1300萬人,雄踞個參戰國第一位。而德國的人口總量與蘇聯比較的話差的太多,德國的部隊是越打越少,到最後連未成年的孩子都拿起槍上了前線。

2.蘇聯擁有雄厚的自然資源

蘇聯是全世界少有的資源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煤、鐵、石油、天然氣等必須的資源,除了天然橡膠,蘇聯一樣都不缺,而且儲藏量都很大。此外,蘇聯糧食也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二戰期間,雖然蘇聯有一部分礦產產區因受戰火波及無法利用,但剩下的礦產區依舊擁有足夠的儲量,來支撐蘇聯的戰爭消耗。無數礦產資源被源源不斷的運往工廠,生產出了無數的軍需物資。

反觀德國,資源不足的問題困擾了德國整場二戰,也是導致德國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舉個例子:由於沒有足夠的鐵礦石冶煉鋼鐵,德國不得不將原本用於建造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鋼鐵,用來建造坦克和裝甲車。而處於德軍食物鏈末端的德國海軍,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將主力艦項目下馬,轉而去建造噸位小的潛艇。當然這也成就了“狼群”。

3.蘇聯工業實力強勁

斯大林上臺執政之後,通過兩個五年計劃,使蘇聯超越了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同時在蘇聯成立後,由於害怕其軍事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容易受到外來打擊。因此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蘇聯花費大力在歐亞大陸交界的烏拉爾地區建立起了強大的軍事工業綜合體。隨著戰爭的深入,蘇聯強大的工業實力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

據統計整個二戰大規模爆發時期,德國在戰時一共生產了23467輛坦克。而蘇聯在整場蘇德戰爭中僅T-34坦克就生產了超過5萬輛,這個數字已超過德國所有型號的坦克和總和。雖說有德國坦克比T-34精密的原因,但生產力上的差距還是不能忽視的。

此外,二戰後期,特別是美國加入戰爭後,德國逐漸的失去了制空權。盟軍轟炸機不分晝夜的對德國境內目標進行轟炸。兵工廠、煉油廠、後勤倉庫、交通樞紐、水庫等工業、軍事、經濟目標,都被盟軍轟炸機炸的稀爛。德國的軍工生產遭受了嚴重破壞。

4.蘇聯等盟友更給力

英國、美國、中國,蘇聯的這一票盟友,雖然有時會有一些小的誤會,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團結一致的。在蘇德戰爭期間,英美為蘇聯提供了大量的物資援助。

如蘇聯的石油加工能力受戰爭影響,不是很充足,特別是優質汽油生產能力嚴重不足,美英為此共援助蘇聯汽油258萬噸。

而德意日三個軸心國,除了彼此拆臺扯後腿,基本上就沒什麼作用了。

綜合來看,在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工業實力以及外援等,能影響戰爭勝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上,蘇聯均強於德國。這使得蘇聯在戰爭中可以越打越強,反之德國則是越打越弱。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會出現蘇德兩敗俱傷這種情況的。

美國沒有能力將蘇聯一起收拾,也不願意與蘇聯產生直接的軍事對抗

二戰結束的時候,雖然美國已經成功擁有了原子彈,但受限於當時整體技術水平有限。核武器的生產效率並不是很高,無法像冷戰時期像做香腸一樣批量生產核武器。而當初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美國核武器的庫存被耗盡,一時半會也無力製造。所以假使美國在打敗德國後,就和蘇聯開戰的話,其實是沒有核武器可以使用的。

沒有核武器,那就得打常規戰爭。二戰結束時,蘇聯擁兵1300萬,美國擁兵1050,兵力規模相差不大,且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百戰雄獅,雙方打起來可以說是勝負難料。

所以說,美國在當時是沒有能力將蘇聯一起收拾掉的。

此外,對於已經將生意和商業深入骨髓的美國人來說,戰爭同樣是一場生意。既然是生意,就可以用投入和產出來衡量。

此時,美國已經通過二戰取得了世界的霸主地位,而與蘇聯開戰勝負未知不說,就算是贏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美國將會因此而衰落下去,剛剛坐上還沒捂熱乎的世界霸主的座位,也會被別人取代。至於書了就更不用說了。

總之和蘇聯開戰,就是一場賠本的買賣。精明的美國是一定不會這麼幹的。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這屬於按照今天的局面來考慮當年的事情,完全沒有意識到此一時彼時的問題,當時的情況與今天不一樣,當年美國打一場反蘇戰爭對它有什麼好處呢?那時的決定,與今天如何沒有關係,誰也不可能有透視眼,直接一想到幾十年以後的事情。

在二戰之後,英國人確實一度向蘇聯開戰的想法,但是真正反對這一計劃的卻是美國。

二戰結束時美國只是一個大國,而是不是超級大國,還沒有拿下世界第一的位置,二戰之後的政治運作之下,美國才更上一步。

美國還要考慮自己的利益問題,不可能採取自己坑自己的政策。在當時的情況下,打反蘇戰爭將完全依賴於美國,英國與法國依賴於美國才能打下去,屬於有錢沒地方花了才這麼趕。

最終美國滅掉了蘇聯,美國人將不會得到戰爭的任何結果,象一戰一樣,打完仗之後,桃子全被別人分掉,美國自己啥也沒有,等打完了可能就會被歐洲驅逐出境,這才是美國人最不能接受的,再說了,沒有一個對手,美軍憑什麼常駐歐洲,直接打包回家了。


麥田軍事觀察


可能美國人思想境界高吧!蘇德之戰時候,如果美國參戰可能得不到太多便宜,到二戰末期,美國絕對有這個實力,自己去看‘曼哈頓計劃’歷史解密,這個算是紀錄片片,裡面很多是國家檔案,美國好像是30、50年檔案會公開,當然一些機密會打碼,當時如果開戰絕對秒殺,斯大林格勒就算蘇軍能集結100萬部隊,對美軍而言只不過幾架B29能解決事情,那裡面有檔案公開,在過2-3個月,美國有30顆原子彈下生產線,雖然蘇軍是戰鬥民族,但是原子彈溫度是五百萬度,照樣把你融化到渣多不剩,什麼T72什麼喀秋莎通通是辣雞,原子彈就好比現在抗癌藥,其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的,曾經看過新聞一些人沒錢,叫中國做一些獸藥企業,多輕輕鬆鬆做出來,主要是開發不容易。。可能是他們思想高尚吧,如果打比方是一般普通人,比如現在擁有傳說中反物質武器,那肯定發動戰爭,把整個世界財富權利多集結在手裡,有實力肯定會有野心。。用一句電影臺詞總結說,別人看到你成功的光芒後,就會忘記你手段的黑暗,可惜美國人不懂這個道理。。


鑾泡心


美國有沒有這個想法不得而知,但是二戰的走向決定了,美國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也沒有辦法去落實。

因為,其實美國也沒有想到自己會這麼快就加入到了二戰中,面對強大的對手,美國一開始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取勝。

所以這個時候,他不僅要大力支持盟友,而且還要擔心這些盟友到底撐不撐得住,如果撐不住的話美國就慘了。

首先,美國並沒有想在1941年加入第2次世界大戰

早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已經嗅到了,世界將會再次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場戰爭必將會極為慘烈,世界各國所需要的物資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美國位於北美洲,遠離於歐洲和東亞地區這兩個第2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所以,美國相對來說等於是處於一個第三方的位置靜靜的去觀察亞歐大陸上這場博殺。

當然,羅斯福包括很多的美國人他們對法西斯主義是深惡痛絕的,所以比較偏袒反法西斯一方,但這不影響美國人利用第2次世界大戰來獲取各方面的利益。

當羅斯福發現第2次世界大戰早晚會爆發的時候,就宣佈美國將會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美國要是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那麼就意味著美國經濟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刺激下會快速迎來複蘇甚至是發展。

(羅斯福)

當然,羅斯福的說法遭到了很多美國人的反對,畢竟這種表態把美國放到了反法西斯的一方,美國當時奉行的是孤立主義,絕大多數人並不希望美國參與到這場紛爭中去。賺錢可以,但是不要站隊,不要因此和法西斯國家產生直接衝突。

所以,國內對羅斯福的話反對聲風起雲湧,以至於後來羅斯福也沒辦法只好改口了。但是羅斯福的話,也突出了另一層意思,雖然他非常同情反法西斯國家,但是美國並不想積極的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去幫助反法西斯國家,而是想要依靠自己強大的生產能力,去提供物資。

所以,當德國對英國進行破交戰的時候,羅斯福面對英國求援一開始並沒有做出積極的回應,直到丘吉爾發出了數百份電報,羅斯福才同意給英國提供50艘破驅逐艦,還要用來換取大英帝國在大西洋上的軍事基地。

(1941年的丘吉爾)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什麼時候加入反法西斯聯盟並不是以他的想法來推動,而是法西斯國家對美國的所作所為來決定的。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讓美國被迫提前加入第2次世界大戰。

就在美國正猶豫需不需要全面介入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人出手了。

日本帝國主義一直想稱霸西太平洋,當時日本擁有190萬噸的龐大海軍規模,可以輕鬆擊敗西太平洋的一切對手,但是面對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他心裡還是沒有底。於是,日本決定提前出手偷襲美國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了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這裡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由於美國人麻痺大意,日本的這次偷襲非常成功。

5艘戰列艦沉沒,3艘戰列艦受損,2400多人陣亡,讓太平洋艦隊遭到了重創,短時間內已經沒有能力支援位於菲律賓的美軍。

(日本偷襲珍珠港,亞利桑那號中彈燃燒的景象)

日本對珍珠港的襲擊,讓全美國上下大為震怒,人們再也不想奉行孤立主義,只想向日本人復仇,於是美國向日本宣戰,加入到了第2次世界大戰中。

如果沒有日本偷襲珍珠港,那麼在1941年美國人不可能加入到第2次世界大戰中,更不會全力去支持蘇聯人。

美國支持晚一天,蘇聯在面對德國的時候損失就會更大一些。而美國不全力支持蘇聯及其其他盟友,他也不敢保證第2次世界大戰能夠取勝。

美國心裡也沒底,面對法西斯不大力支持自己的盟友,搞不好這場戰爭很可能會失敗。

美國加入第2次世界大戰,讓反法西斯國家得到了一個實力強大的盟友,斯大林、丘吉爾和蔣介石在聽說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都興奮異常。

有了美國的加入,他們看到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曙光。

但是,雖然美國加入到了第2次世界大戰中,前景依舊渺茫。

日本海軍和陸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東南亞各地。

而德國雖然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失利,但是仍然沒有降低分毫的攻擊強度。

東亞戰場,雖然大批陸軍被調離這裡,但我們還只能苦苦支撐。

大西洋上德國的破交戰進入到高潮,美國和英國還沒有想到破解的辦法。

(大西洋破交戰)


太平洋上,日本聯合艦隊讓美國一籌莫展。此時應丘吉爾的要求,美國人開始制定先歐後亞的政策,先解決掉德國再全力對付日本。所以,一開始美軍在太平洋採取了守勢。如果在此期間再有那麼一兩次重大損失,美軍很可能退守到本土了。

最關鍵的是,美國海軍對日本海軍恐懼極了,直到瓜島戰役美國海軍在一開始對日本海軍採取的還是消極避戰的對策。

所以,雖然美國的加入增強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但是整個反法西斯戰爭仍然距離勝利非常遙遠。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好大力支持各國,尤其是支持英國和蘇聯。

這個時候,讓美國坐看蘇聯和德國兩敗俱傷他再漁翁得利是不現實的。如果玩脫了,讓德國征服蘇聯,或者蘇聯為了自保和德國單方面耦合,讓德國軍隊有能力抽調到西線戰場,那德國就可以輕易征服英國。

美國也只好和德國劃分大西洋而治了。


歷史風暴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由於受美軍在一戰中損失較重的影響,美國國內政治勢力普遍都持反戰態度,主持不再參與歐洲戰事。

但考慮到一旦德國一統了歐洲,那美國將不可避免成為它的目標,且那時攜整個歐洲的德國,將在實力上遠遠超過美國。因而在1941年3月11日美國實行了《租借法案》,該法案以避免戰火燃燒到美國本土為前提,授權政府只要認為援助某個國家,能抑制戰火蔓延,就可以給某個國家瘋狂運送武器彈藥和糧食。

同時因為蘇聯在意識形態上,跟美國完全不同,且存在一定對立,所以最早的《租借法案》最大的物資接收方是英國,蘇聯完全處於被無視的狀態。

甚至一些美國政客,在得知1941年6月22日德國用閃擊波蘭的方式,向蘇聯發起猛攻之後,內心是欣喜若狂的,認為“禍水”終於東流了。

期待著蘇聯、德國可以打的兩敗俱傷,如此美國可以一箭雙鵰。但是讓美國人往往沒有想到的是,德國人的進攻太猛烈,蘇聯的防禦脆弱極了。

6月22日德國大軍才踏入蘇德勢力邊境線,10月德軍坦克就逼近了蘇聯首都莫斯科,期間數百萬級的蘇聯士兵成為了戰俘,那時那刻的蘇聯可謂完全呈現出了亡國之相貌。

而一旦德國拿下蘇聯,其國土將直接多出約2200萬平方公里,且這些土地在千年的時間裡都是處於尚未開發狀態,換句話說擁有蘇聯的德國,將坐擁相對近乎無限的資源。

同時再加上法國、德國、捷克等歐洲工業大國囤積的工業機器,德國的生產力可能會遠遠超過美國,而這個超過的存在,無疑預示著美國可能淪陷。

所以在蘇聯戰敗之相貌已露的情況下,美國是火速的提供了對蘇聯的支援,1941年10月1日《租借法案》被正式認定為適用蘇聯,美國飛機坦克和糧草開始日夜不斷的向蘇聯運動。

根據戰後的統計,截止1945年9月20日蘇聯共計從美國人手中獲得了價值約102億美元的物資。但是從後來的蘇聯表現來看,美國極有可能被“騙”了。

當時的蘇聯雖然整個歐洲本土都快淪陷了,但是蘇聯很早就實行了東部大開發,在烏拉爾山區盤踞了當時佔蘇聯約三分之一的工業,同時蘇聯的“工業東撤”計劃也成功。

在德國士兵節節勝利之時,蘇聯人盡最大可能將淪陷區的工業器材全拆走了,拆不走的直接砸掉、燒掉,因而綜上可見蘇聯並沒有遭受亡國之災。

也正因如此蘇聯人的反擊也很快,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聯人全勝,蘇軍開始全面反攻德國,而此時的美國絲毫沒有準備好如何扶持德國多打一會。

且因在1942年元旦,美國人自己還搞出了個反法西斯同盟,明確的將德國視為敵人,將自身為了讓蘇聯難受,轉身扶持德國的道義之路堵死。

綜上可知小袁的觀點是,美國本來就準備讓二者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可惜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美國人沒有抓住尾巴,最後成全蘇聯這個二戰之後,跟自己並稱超級大國的對手蘇聯。


袁載譽


美國從來找戰爭的弱者進行打擊挑釁。在二戰的後期,由於德國和蘇聯相互打的兩敗俱傷,他在歐洲搞了個若曼底登陸。在亞洲中日之間打了三年,他才從中漁利之後,參與了太平洋戰爭。美軍攜帶著16國的軍隊登陸朝鮮半島與剛剛解放的建國初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進行戰爭,也是挑著若手打的。美軍在世界上的戰爭,從來不敢主動的挑起強大的國家進行戰爭和打擊。這也是美軍欺軟怕硬的一個傳統。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巔峰時期,也沒有與當時的強大的蘇聯進行過戰爭。她也不敢與巔峰時期的德國軍隊進行作戰。他仍然也沒有勇氣與巔峰時期的日本軍隊進行作戰。當然她現在更不敢與一支英勇無敵的解放軍進行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