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某天清晨。在某個十字路口。

紅燈亮起,司機們紛紛踩了剎車,路面上的車子開始排起長龍,大家都在靜候下一次綠燈放行。這其中有一輛小車表現得很怪異。大家都停住了,它卻還在往前緩慢滑行。眼看著要撞上前面的車了,裡頭的司機卻還是沒有要剎車的意思。車子終究還是撞上了前車的尾部。前車車主打了雙閃,拉上手剎,有些生氣的下車。一瞧肇事司機還坐在駕駛位,絲毫沒有要認錯的舉動,他便上前去敲車窗。可是好一陣都沒有回應,他低頭往車內看去。這不看不知道,一仔細看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肇事的男司機整個人都趴在了方向盤上,似乎已經沒了意識。

他趕緊報警、叫救護車…

120趕到現場的時候,醫生髮現肇事男子頸動脈搏動、呼吸都已經消失了,一路心肺復甦至急診搶救室。急診接診醫護人員立即接著繼續搶救。然而,5分鐘,10分鐘,30分鐘,45分鐘……男子的頸動脈搏動始終沒有恢復。隨著時間流逝,他生還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一般情況下,如果持續心肺復甦超過30分鐘,患者的心跳都沒有恢復,醫務人員就可以停止繼續搶救。因為超過30分鐘,心跳恢復的可能性極低。即便最終心跳恢復,意義可能也不大,腦子缺血缺氧時間實在太久了。但因為男子實在年輕,大概不到40歲的樣子,而且家屬尚未到場,那次的搶救持續了整整1個小時。

1個小時後男子被宣告死亡,只等家屬來看最後一眼,便要往太平間送了。

他的車子還靜靜停在原來的馬路邊,那條路上的紅綠燈不停變幻,而他卻再也等不到那時的綠燈了。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男子的家人聞訊趕來的時候,已是1個多小時以後。來的是他母親和妻子,她們掀開白色被單看了一眼,就幾乎要暈厥過去。

妻子痛哭流涕,語無倫次。醫生卻從她破碎的話語中得到了重要的信息,一個關於男子可能的死因的重要信息。

原來,就在男子猝死的前一天晚上,他曾對妻子說,他感到胸口有點痛,也有點悶。但那時他們都覺得可能是因為最近工作太累的緣故,只要好好休息一下就會恢復。誰知第二天,男子就這樣撒手而去。

工作勞累、胸痛胸悶、猝死……將這些關鍵信息串聯起來,醫生們推測男子的死因最有可能便是心肌梗塞。

很多人認為,心肌梗塞是老年疾病,上述的男子不到40歲,怎麼可能會得呢?

確實,這類急症多發生於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基礎的老年人,但近年來,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突發心肌梗塞的也不少見。而且,由於普通民眾的誤解,年輕人的心肌梗塞往往容易被忽略,最後導致心臟性猝死。這樣的案例在急診時有碰到,在新聞媒體的報道中,也不鮮見。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心肌梗塞,雖然起病急,但也有50%-81.2%的病人在發病前數日有一些先兆症狀。比如感到明顯乏力、新發的胸部不適,活動時有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等。其中以新發生的心絞痛或者在原有心絞痛基礎上病情加重(發作比以往頻繁、程度加劇、持續時間較往常久、使用藥物如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誘發因素不明顯)為最突出。所以,如果出現上述表現,尤其既往有冠心病基礎的人群要引起重視,及早就醫診治,避免類似案例中男子的悲劇發生。

而發生了急性心肌梗塞,最先出現的症狀往往就是疼痛,清晨高發。這是由於清晨機體交感神經興奮,冠狀動脈張力增高的緣故。

如果以前有發生過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疼痛的部位一般和它相同,但誘發因素往往不太明顯,常發生於安靜時,持續時間久,程度更劇,休息和藥物如硝酸甘油難以緩解。病人常合併出冷汗明顯、煩躁不安、恐懼、瀕死感。少數病人無明顯疼痛,一開始就出現休克、心力衰竭,這類心肌梗塞的面積通常較大,預後可能不佳。

還有一部分人疼痛位置不典型,可表現為腹痛(通常在肚臍平面以上),容易和急腹症等疾病混淆。另外有些病人因疼痛反射至下頜、頸部、背部上方,而被誤認為是牙痛或骨關節病。所以,如果在急診,你的症狀是腹痛,甚至是牙痛,醫生讓你去做心電圖,不要驚訝,以為他是來騙錢的。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還可能出現發熱等全身表現,也可能出現頻繁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需要加以警惕。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目前,越來越多的醫院在急診設立了胸痛中心。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及早發現、診斷高危胸痛病因,急性心肌梗塞就是其中之一。

在急診,胸痛的病人如果懷疑心肌梗塞,需要進行快速的心電圖檢查、心肌酶譜檢查、D-II聚體檢查(為了排除其他高危胸痛)等。

如果心電圖提示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治療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調脂及對症支持治療為主。

若是心電圖提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肌鈣蛋白I升高,需要儘早採取措施恢復心肌的血流灌注。發病時間在12h內的,儘早進行溶栓(到院30分鐘內)或者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即我們常說的冠脈支架植入術或者PCI,一般要求到院90分鐘內開始)。

發病時間超過12h,但胸痛症狀持續存在,或者進行性加重,還是可以考慮急診PCI。但心肌缺血時間越久,壞死的可能性越大,預後就越差。所以,有人說,"時間就是心肌"不無道理。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PCI手術創傷很小,其風險主要在於心肌梗塞疾病本身。要知道,急性心肌梗塞,是一類致死率很高的疾病。

當然,不管是溶栓還是PCI,都需要結合病人的年齡、病情、風險,綜合考慮,權衡利弊,做出最佳選擇。

另外,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鎮痛、控制心室率、抗休克等治療也至關重要。

不管何時,出現不明原因的胸痛,都需要大家引起重視,建議及早就醫排查是否為高危胸痛。

如果不是,皆大歡喜;如果是,馬上進行相應救治,或可提高生存率及預後。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性猝死的病因之一,它的發生其實有徵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