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師與補課

學期臨近過半了,近期多地各處相繼出現了針對學校和教師進行“有償補課”的通報處罰。在多年之前,教育部就已經明確發佈通告禁止學校假期補課,嚴禁在職教師私自“有償補課”,違者將允以重處!當然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通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負擔,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長。

但對於中小學生“減負”的效果,專家們也存在很大的疑問。根據有關媒體的報道,“減負”現象變成了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對於學校來說,減負令在校園內得到了實施,可是在校外卻根本得不到實施。在校外叢生的“輔導班”是減負不能實施的的根本;可是家長們則焦慮,面對重重的升學壓力和激烈的“擇校”競爭,如果不給孩子多報一些輔導班,多做一些練習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學校、教師與補課

眾所周知,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由於其“選拔性”決定了一定是大範圍內的“優勝劣汰”,而不是一個學校內的比較了!而為了達到考試選拔的目的,考試的題目也越來越難,基本可以說緊靠課本是根本不可能輕鬆應對的。這裡很多人會埋怨為什麼題目不出的“合理些”呢?什麼是“合理”的題目,“合理”到每一個考生都能達到滿分?也有人會說那就加強課本知識難度呀!親愛的朋友們,學校的教育是大眾性的,書是根椐適齡孩子智力水平與接受能力去編排的!不可能把高數編進小學課程吧?當然不排除有學霸級的存在,但那只是極個別少數的存在,總不可能學校的授課只有一個或少部分學生能聽懂跟的上吧?

就目前來說我個人認為“高考”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拔方式,但就目前來說“高考”卻是最公平公正的選拔!書寫我們的祖國時每個人都會用 “地大物博”來形容!“地大物博”等客觀因素也形成各地方因為條件的不同經濟的發展有快有慢。而高考卻給了我們每一個人同等改變自己命運的辦法。

言歸正傳,補課對於學校來說,無非就是為了升學率。這裡又有很多人會不認同了,認為更多的是為利。當然我不排除這一點,“補”這一個字就說明了,這是在規定時間外進行的,如果口袋夠硬的話,誰不願意輕鬆舒服地享受週末時間?那就要“有償”了,(教師也是人,平凡的一個人,要養家要餬口,不能你加班要加班費,教師補課就不能要補課費了)而“補”這一塊也是不可能在學校經費裡開支的,那就只能在學生那裡收取了。對於費用說句實話比起校外真的是良心白菜價,現如今國家對教育建設越來越重視,學校真的很少會純為了“補課費”而去補課了。各學校其實就好像在競技場上的運動員們,哪一個不想拼?哪一個不想贏?沒有升學率什麼都是假的?學校的升學率上去了,上至校長下至普通教師們才真正能獲得“名”與“利”。

下面說說教師的補課,如果是在職教師利用工作之便動員、誘導、暗示或強制學生參與有償輔導或補課,或故意留下課堂內容放到課外有償家教,或利用學校資源為學生有償補課等等這些顯失公平而進行的有償補課,我堅決反對應該嚴厲查處!因為這些行為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損害了學生,被查處是罪有應得,更要嚴懲!

而另一種是,教師和學生都是你情我願。教師為了貼補家用,願意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學生為了補足自己在以往學習中的不足或加強提高自己的成績,願意出錢找教師來進行補課。畢竟學校裡教師是一對幾十的學生在講課,而學生之間的接受能力是有差異的,在那有限時間內只能根據班級學生整體接受水平去教授。當然家長找補課的教師肯定也不可能找那些教學能力不強的教師,而為了能賺取這一外快,教師們反而更需要帶好所教班級,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升學率”,有了這 “名”才能去獲取補課那個“利”。 這個就解釋了為什麼以前的體育教師經常會“被生病”。

當然以上所談,都是一些表層現象和個人的片面觀點。但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成績的提高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取得的回報。而教育這個議題太大了,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的國家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地改進與完善著。而我們在討論時應該謹記探討是為了讓我們的教育走的更好這一初心,是共同構建而不是破壞!閒人論事。

學校、教師與補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