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些互聯網公司在裁人,很不幸我也被裁了,作為35歲的老it人該怎麼破,真是很迷茫?

螞蟻科技資訊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IT人,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近些年來互聯網行業一直保持一個快速的發展速度,人才需求量也比較大,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增量紅利逐漸退去,互聯網行業也面臨著結構升級的問題,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帶來人才結構的升級。對於技術結構陳舊的程序員來說,在產業互聯網時代,自身的競爭力必然會有所下降,被行業淘汰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未來隨著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大量採用,很多應用級程序員都面臨較大的崗位競爭壓力。

對於大量的應用級程序員來說,如果自身的知識結構已經不能支撐自己在互聯網行業走得更遠,那麼到傳統行業領域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背景下,到傳統行業發展也許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在當前產業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未來大量的傳統企業都需要產業互聯網來賦能生產運營環節,程序員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領域:

第一:傳統制造業。當前傳統制造業對於網絡化、智能化的訴求非常明確,對於具備豐富開發經驗的程序員來說,在傳統制造業發展不僅能夠有新的施展空間,同時也能夠累積大量的行業經驗。在產業互聯網階段,行業經驗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終端服務企業。終端服務行業對於產業互聯網的訴求也非常明確,如何藉助於互聯網來賦能終端服務,是不少終端服務企業進行結構升級的重點內容,所以具有互聯網行業從業經驗的職場人正是他們急需的人才。

第三:金融行業。金融行業目前對於互聯網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較大,而且未來金融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結合也會越來越緊密。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我說我的經歷吧,我以前在國企,收入還湊合,當初進國企就是為了求穩定的生活,只要不犯法被拘是不會讓你失業。

可後來發現我的性格不適合呆在這種地方,後來辭職了,辭職時我就知道進入私企將來有一天可能會因為年齡被裁掉,所以提前給自己投資,提前積累人脈,積累技術為的就是在被裁掉時還能很爽的生活下去。

到了幾家私企單位,除了努力工作外還是按照自己的設計努力。可到了私企發現很多年輕人活的比在國企還無憂無慮,花錢無節制,工作之餘玩遊戲,追劇,搞精緻生活,他們可能認為自己永遠都會像現在這樣能拿高薪。

很多時候,我對身邊的85 90後說你們現在不應該這樣生活而是要投資,比如買證券 基金等產品去理財,還要不斷的把工作轉換成自己的資本,他們大多說現在根本就不夠花的,管不了那麼多。可是在消費上大手大腳買好車,買好手機,其實壓根就沒有一個人聽進去,我徹底明白窮人為什麼窮,他們不斷積累負債,而不是去積累資本。沒有危機意識,沒有長遠的規劃。

我從大學每月堅持拿出50元投資基金,工作後剩下的錢買理財,基金,自己的業務知識做兼職,現在已經有一筆可觀的存款了,這筆錢並不是放在銀行,而是流動起來繼續產生複利。現在,我就是不靠工資稍微緊張點也能實現財務自由。

很多80後遇到了職業生涯的瓶頸,其實還不算太晚,難道你就不能擺地攤賣,賣小吃掙錢?人是活的,怎麼都能生存,至少還能幹保安吧,當然這些並非長久之計,停下來先找個落腳的地方 慢慢去思考 規劃下一步的打算。千萬不要認為丟面子,不如以前光鮮亮麗,這都是最底層人的思想。

你最應該注意是,失業後想要再站起來的這個時候,往往是一個人最危險的時候。

一般都會去找項目做,想要掙錢,而鋪天蓋地的騙子廣告穿著能讓你快速發家致富的外衣到處都是,你最容易陷進去!選項目一定要記住一句話,這個項目越是說的有多容易有多掙錢,他的坑就越深,我掉進去過很多次,畢竟我也想多掙錢嘛!但我的最大優點是失敗了找原因,看準的事絕對堅持下去。

咱們不如人家有錢人的思維好,那咱們可以從一點一滴最底層的事做起,只要記住今天干的每一件事都是為將來的目標做準備,那你就不會再有失業的煩惱了。


大程哥讀書筆記


我90年代後期進的互聯網圈,經過了幾個週期。運氣好,高度上碰到過圖靈獎大拿,廣度上朋友同事也分散在國內外大廠。

年輕膨脹的時候大家談過30歲財富自由退休的問題;類似現在寒冬的週期,大家也會憂慮35歲憂慮50歲。一晃20年過去啦,當年30歲發財退休的朋友不少玩完第二職業後又回來寫代碼,和50歲一直在寫代碼的人,殊途同歸。

歸根結底,在什麼行業,年紀大小,大家其實都是差別不大的普通人,現在國內互聯網的35歲危機只是對於之前行業年輕暴富的另類修正。失業有憂慮正常,轉化動力刷leetCode吧。


用戶6977865387153


現在社會壓力那麼大,只有一份工作肯定不是穩妥之舉。所以我們才說夫也是剛需。我養一個娃,沒車貸房貸。我都在打三份工。還做手機兼職。不投資一分錢,每天半小時,也跟工資差不多。這樣就不怕失業後恐慌了,起碼還有一份收入。希望你也能快點找到工作,或者做點手機兼職


縼箻o194590263


我五十幾了,你算什麼老IT人啊,五十歲的時候我還能找到工作,現在我五十三歲,和一些公司合作做軟件開發,依舊是忙得很。


廣州何劍鋒


許多人不相信有中年危機,當然中年危機也不是每個時候都表現出來,如果你在大公司幹到了35+歲,且不換工作,公司也不裁員,這時候你是感覺不到中年危機的,反而因為在職時間長,混成老油條了,工作玩得很溜,只有滿滿的工作成就感和幸福感,哪有什麼中年危機呢。俗話說溫水煮青蛙,哪天公司裁員了,35+的高薪人員,在公司眼裡絕對是性價比低的負資產,是裁員的首選目標,這個時候你失業了重新找工作,中年危機才真正的顯現出來,不過往往面目都比較猙獰,讓人無所適從。這個時候你不管是自投簡歷,還是找熟人推薦,結果基本都一樣,別人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婉拒你,目的只有一個:它們不考慮35+的候選人!可能你會說,這個年齡還投簡歷找工作那也混得太差了,應該等獵頭主動來找呀。不好意思,獵頭基本不找35+的,主動找你更不可能,因為獵頭是靠推薦的佣金生存的,他們明白找了也沒用,因為沒有企業買單,所以獵頭也不會在你身上浪費時間的。這就是傳說中的中年危機,每個人都會遇到,或早或晚,對每個人基本都是公平的,不管你出身如何,是否名校畢業,都是按年齡一刀切,簡單粗暴的處理。你還在為你的名校身份優越感十足,對自己的能力和技術水平,信心滿滿嗎?如果你是34-的年齡,那麼恭喜你,好好利用現在的事業大好時光,考濾35+之後的出路。如果是35+人員,如果目前工作還穩定,沒有失業,好好珍惜當下的大好時光,儘快安排好將來的出路,因為指不定哪天你可能就失業了,必須未雨綢繆方能臨陣不亂。


571987885845濱海鵬城


謝謝您的問題。很同情您,我覺得改變不了大勢,就改變自己。

互聯網人的35歲危機一直就有。互聯網企業就是吃青春飯的,值得驕傲、樂於宣傳的就是團隊年輕化,這是全球趨勢。比如蘋果員工平均年齡31歲,谷歌員工平均年齡30歲,國內騰訊員工平均年齡28歲,今日頭條平均年齡約27歲。互聯網企業年輕化意外著創新、激情、進取,沒有那麼死板。而且,為什麼非要定35歲?第一,很多人自己主動或被動地遠離互聯網行業。第二,35歲的人多數會兼顧事業家庭,業務上的精力、專注力不足。


互聯網企業也要考慮年齡。互聯網人35歲的職業危機,是因為勞動力供給過剩,互聯網行業的年輕人永遠有,但是卻不能永遠年輕,如果互聯網老人沒有進步、長期原地徘徊,反而精神鈍化,就會成為公司年齡“蓋層”,成為後面鬥志昂揚的年輕人的障礙,他們比你更願意進入BAT、今日頭條,更能承受加班壓力,對工資要求也沒那麼高,所以對於互聯網企業,也願意把基礎、辛苦的工作交給更年輕、需求標準更低的員工。

大齡互聯網人怎麼做。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第一,如果繼續幹技術活,那就深入鑽研,35歲不是技術活的絕對的阻礙。第二,不幹技術活,就轉型做管理,或者轉行去做別的行業,發展農業旅遊都行。我自己就換了幾次行業與崗位,不斷嘗試新的可能。第三,與朋友自主創業。最現實的是,作為互聯網人,入了這一行就要為35歲以後考慮,不要抱過多幻想,做好職業規劃與資源積累,能進步就進步,能轉行就轉行,能幹一年就一年,埋怨和迷茫可以有,但不能一蹶不振,趕緊找出路。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35歲被裁員,並不可怕。Fat雷 在路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da000365e98e457449\

杭漂碼農Fat雷


我覺得互聯網公司裁人,是盲目擴張的結果,就如最近的1024程序猿節日,keep進行裁員,讓我們再一次清醒的看到,業務的盲目,資本的浮躁,最終都由普通員工買單。

我覺得作為35歲老IT人來說,至少在當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全面評估與衡量自身的實際工作能力、見識、洞察力與人脈資源。從自身的現有實際情況出發,做好swat風險評估,總結優勢與不足。

2、一定要有存款,一定要有存款,一定要有存款。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存款不是讓你發家致富的,也不是用來通過存款量去炫耀個人資產的,存款作為一種資源,用途之一是用來扛風險的。

3、隨時做好被掃地出門的準備,並通過自身努力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適應社會的個人能力。


終身學習,以個人不斷成長,去克服一時的迷茫。


代碼小貓熊


事已至此,重新振作再起航

首先同情你的遭遇,確實IT 就是吃年輕這碗飯的,到了一定年齡無論是身體還是家庭都不允許你繼續拼命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是你另一段嶄新生活的開始。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過去的事情再說也沒有意義了。我們要做的就是想想未來要怎麼幹,幹什麼?我不知道你從事IT 是因為喜歡還是近視生活需要。如果是喜歡,那就繼續自己做點APP或者小程序等,逐漸讓自己的產品更加貼近用戶和生活。會闖出一篇不錯的天地。如果你IT 工作就是為了討口飯,那就要放下這個業務模塊,尋找你自己喜歡的業務,進而深入研究並且找到對口的公司先去學習經驗,再就是等你學到關鍵業務的核心之後就可以自己出來幹了。

總結經驗教訓

針對這次被裁的經驗,你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再投入工作的時候,忘記了為自己學習和充電,讓自己無法跟上公司和時代的進步步伐,導致被公司優化。吸取這樣的教訓後,在以後的工作或者生活時候,要儘量的多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內涵,才會在激烈的人才競爭彙總取得自己的優勢。

最後總結:

任何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自己的學識才是自己的,別人誰也偷不去,也搶不去。並且可以為你所用,讓你變得更有價值和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