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裡的“四風”問題當警惕

前不久,三湘風紀網對原常寧市城市和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雄與其前妻李軍暉違規收受紅包禮金、貴重禮品,違規接受他人宴請的問題進行了通報曝光。從通報瞭解到,2016年至2018年期間,郭雄平均每月邀請同學、朋友等人一同到常寧市匯通資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某府的公司食堂接受宴請3至4次,每次宴請接待標準為5000元左右,酒水以茅臺、五糧液為主,張某府共計開支約60萬元。

對於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社會來說,宴客往來人之常情,迎來送往家家都有。可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不同於普通群眾,吃吃喝喝不能隨意任性,飯局裡的“四風”問題當警惕。

近年來,正風肅紀高壓態勢之下,各種名義的接待、宴請、聚會等大吃大喝“歪風”有了巨大改善,但不容忽視的是,心存僥倖的、頂風違紀的、隱形變異的違規吃喝不在少數,有的大搞“一桌餐”,有的虛列、轉嫁開支,有的“不吃公款吃老闆”……

看似日常的飯局並不簡單。特別是如同郭雄案中這種高頻次高規格的飯局往往“含義”頗多。要麼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寬”,要麼團團夥夥、拉幫結派,要麼需求圍獵與被圍獵的默契等等,一個“局”裡,人各有所需、各有所求,甚至各懷鬼胎。這樣的飯局成了“四風”問題“發酵罐”。

積弊已久,痼疾難除。“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要馳而不息地把吃喝宴請作為狠糾“四風”問題的重點整治領域,時刻防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歪風陋習,露頭就打,大喝一聲,猛擊一掌,動真碰硬,刮骨療毒。

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說,“對領導幹部來說,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省下點時間,多讀點書,多思考點問題。”廣大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都應如此。面對形形色色的飯局,務必要明確自己站位,時刻繃緊紀律這根弦,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牢記於心,高度警惕,“誰買單?”“和誰吃?”“在哪裡吃?”保持清醒頭腦,對目的不純或不合規矩的飯局堅決說“不”,強化自我約束、自我防範意識,切莫因小失大,甚至在飯局裡丟了“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