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里的“四风”问题当警惕

前不久,三湘风纪网对原常宁市城市和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雄与其前妻李军晖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贵重礼品,违规接受他人宴请的问题进行了通报曝光。从通报了解到,2016年至2018年期间,郭雄平均每月邀请同学、朋友等人一同到常宁市汇通资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某府的公司食堂接受宴请3至4次,每次宴请接待标准为5000元左右,酒水以茅台、五粮液为主,张某府共计开支约60万元。

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社会来说,宴客往来人之常情,迎来送往家家都有。可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吃吃喝喝不能随意任性,饭局里的“四风”问题当警惕。

近年来,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之下,各种名义的接待、宴请、聚会等大吃大喝“歪风”有了巨大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心存侥幸的、顶风违纪的、隐形变异的违规吃喝不在少数,有的大搞“一桌餐”,有的虚列、转嫁开支,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

看似日常的饭局并不简单。特别是如同郭雄案中这种高频次高规格的饭局往往“含义”颇多。要么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要么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要么需求围猎与被围猎的默契等等,一个“局”里,人各有所需、各有所求,甚至各怀鬼胎。这样的饭局成了“四风”问题“发酵罐”。

积弊已久,痼疾难除。“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要驰而不息地把吃喝宴请作为狠纠“四风”问题的重点整治领域,时刻防范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大喝一声,猛击一掌,动真碰硬,刮骨疗毒。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都应如此。面对形形色色的饭局,务必要明确自己站位,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记于心,高度警惕,“谁买单?”“和谁吃?”“在哪里吃?”保持清醒头脑,对目的不纯或不合规矩的饭局坚决说“不”,强化自我约束、自我防范意识,切莫因小失大,甚至在饭局里丢了“饭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