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難聽懂的方言是哪些?看看你的家鄉話入選嗎?

故鄉的味


在蘇州呆了5年一句本地話都聽不懂,嘰裡呱啦!不知道說的啥[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pu通人


我個人認為最難聽懂的就是廣東話,而且也很搞笑。估計是我聽不懂。

這是網上一個段子:“曾經有人跟我說,只要去了廣東,就會在一聲聲的靚仔中迷失自我,可我到了廣東以後,他們都叫我叼毛⋯⋯”。

其實我老家那裡我們自己都有很多方言聽不懂,村與村之間他們講話又不一樣,我自己都聽不懂,我還是在那裡長大的。現在外面的主要都是講普通話,方言也只有遇到老鄉或者到家裡講,大家都聽的懂



追風人


  1. 子那國

  2. 恩日

  3. 次哇

  4. 髒於桑

  5. 摸命啊

…………

溫州本地方言以甌語最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溫州各地的溫州話。溫州話是吳語的一種,屬於吳語甌江片,是南吳語的代表。民間一般公認溫州鹿城區通行方言為溫州話。溫州方言除甌語外,還有閩語、蠻話、蠻講、畲客話、金鄉話、大荊話和羅陽話等。

作為本地的我,有些話我也不會,只會簡單的幾句,有時候我就在想,我到底是不是一個正宗的溫州人,溫州有很多語言,我們永嘉還分為很多語言,雖然有些差不多,但是小部分說的有些還是調不同的,有些叫法也不同,我剛開始跟我老公的時候,就經常性鬧烏龍(我孃家跟老公家只有30分鐘的路,但是講話有些也有不同的,聽不懂)。

我有時候跟媽媽打電話,很多顧客在旁邊聽到我講的話,就說不知道講些什麼,字跟意思都不一樣的,比如“早上”我們講“天光”,“中午”——“內就”,“晚上”——“阿虛”,“拖延”——“摸命”,“讓人不省心”——“髒於桑”

因此,溫州方言也被評為中國最難懂方言之一。


鄉野之涼菇


初來蘇州,可能是所在的地方外地人較多,我極少聽見當地的方言,大家平日裡都用普通話交流,即使是我蘇州本地的很多朋友也不會講蘇州話。

第一次聽蘇州話是通過公交車上的提示語,沒有英文的語音提示,而是普通話和蘇州話的交替。即使先有了普通話的對照,我還是很難把握住蘇州方言裡某個具體的音所對應的意思,就像是在聽另一門語言,但依然覺得好聽。

後來去蘇州老城區瞎逛、去市區的醫院看病,在街頭、在公交車上聽當地人的交談,發現還是有很多人說方言的,不過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我也逐漸能聽懂一些,還發現一些當地的老人不會講也聽不懂普通話。

去過的很多城市似乎都是這樣。普通話伴隨著教育和地域間日益密切的聯繫而在年輕的一代普及開來,方言卻無處安放了。

老家在四川,四川話總是充斥於大街小巷,感覺一般不講方言的都是外地人,而很多外地人也學會了四川話。四川話不會像吳語,即使是讓從來沒有聽過的會普通話的人聽,他們往往也能明白大概意思,和普通話常常意同音不同。而且四川話給我的感覺常常會充斥著火藥味,就像辣椒般的直率性情,對於久回一趟家的人來說會覺著親切。四川話現在也會出現在電影、電視劇中,但常常似乎總像代表了一種外地人對當地人的刻板印象。

四川話也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表達,比如背時意作活該,造孽意作可憐,腦殼有乒乓說明腦子有問題,巴適、擺龍門陣、擺條......還有一些只出現在四川話裡的罵人的話似乎在網絡上流傳還挺廣的。

不管怎樣,還是希望方言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的獨特載體依舊能好好地傳承下去。

喜歡或者贊同就留下評論或者點一個贊吧!也歡迎交流不同的觀點。在此謝過了!😄




造一個丶夢


浙江蒼南這一帶的語言應該是最難懂的,而且存在著本地人也聽不懂本地人的語言,說到這裡可能都沒聽懂我要說的意思,下面聽我慢慢道來。

我在這邊九年了,按理說“九年義務教育”都該結束了,我怎麼就沒學會呢?關鍵不在學不學的問題上,這裡一個鎮一種語言,鎮和鎮之間有的相隔幾公里,多的10多公里,這個鎮和那個鎮的本地人到一起都是普通話。我剛剛到的時候就很疑惑,一問才知道大概的來龍去脈。以前大山環繞,路不通,極少和外界聯繫,有的小鎮老城牆還在,說明這裡曾經有人“佔山為王,成為一方諸侯”造就了一個封閉的小圈子,各有各的語言一直到現在也就不奇怪了。

當地人還有一個傳說,在抗戰年代,由於敵方的通訊手段比我軍好,我方的無線通話一直沒敵人監聽。不管是閩南語還是四川話敵人都能聽得懂。後來有幾個出身小鎮上的戰友,專門做為通訊員,結果敵人一句都聽不懂,我軍最後大勝,凱旋歸來。



農村祥子哥


我家在湖南常德,那地方可是十里不同音的地方,就我們桃源縣,方言就大概有五六種(當然我們都聽得懂,只是發音有區別)。就湖南來說那方言就更多了。

湖南方言中最難聽的要數安化話了,太難懂了。雖然安化縣就在我們縣隔壁,但他們的話嘰裡呱啦的實在是完全聽不懂!這個難聽是聽不懂的難聽~~~

全國方言就我個人來說難聽(嗯,就是不好聽的那種)的就是粵語了。廣州工作10年了,還是不習慣粵語的那種調調,總覺得難聽。😂😂😂





深圳小六哥


我現在跑的地方不多,去年在蘇州待了一年,別的地方的方言,多多少少還能聽一點,在蘇州,那些大爺大媽說的方言,我是一個字都聽不懂,聽大爺大媽說話,真的很懵逼,完全不理解,到底說的是什麼東西,搞得我有一段時間,甚至認為這是日本人來中國了。


莫負相思莫負卿


就這麼說吧,我認識很多在閩南的外地人。很多待了七八年,十幾年都不會說閩南話。我認識這麼多外地的,會流利的說閩南話的只有一個湖北的老師,待了十五年。所以閩南話應該挺難的,其餘的不瞭解就不做評價了。粵語的話我有個表哥在廣州待了幾年,廣東話說的還不錯能跟廣東人交流。但也有可能他語言天賦比較高。


他說的好有道理



小草地方1


百分百是溫州話。

有一句話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跑溫州人講鬼話。可見溫州話難懂。一部美劇當中,更是把溫州話比做惡魔之語。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溫州平陽人,我確實感到我們本地方言難懂。我雖然是本地出生的,但出生後一直在外地,根本不會講,直到小學時才回老家讀小學。現在五六年過去了,我雖然可以聽懂本地方言,可還只會講1/25的本地話,這點足以看出我們本地話難懂。

所以,溫州話難懂,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