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了,你还像从前一样听雅尼吗?

现在,你抛弃雅尼(Yanni)了吗?还会点开他的音乐,愿意让雅尼式的静谧与壮阔陪你工作、休憩吗?

雅尼在中国的传奇与时代有关。先是1996年北京电视台的《新闻特快》片头曲用了他的音乐,很快全国众电视台蜂拥而上,一度几十档节目的片头曲都用了这段音乐。

2019年了,你还像从前一样听雅尼吗?

雅尼

也是在这个时期,雅尼的1994年“雅典卫城音乐会”音像制品开始在中国音像市场流通。中图公司大规模引进雅尼的唱片,它们很快成为发烧友的爱。

1997年5月,雅尼在紫禁城开演。央视获得雅尼紫禁城音乐会的电视播出权,制作了《雅尼1997中国行紫禁城音乐会(节目选播)》专题节目在全国播出。

没人会觉得雅尼的音乐难听。他自己也明确表示过:“我的音乐直接描摹情感。情感是人类最共通的东西,一个中国老头和美国老头虽然有大不同,但他们的情感总是相通的。”

落实到技术上,雅尼和他的大乐团简化及改良了古典音乐,只撷取其中最优美动人的部分;加入电子音乐,倒未必是丰富了音乐的质感,但更取悦现代人的耳朵。还有节奏。做过鼓手的雅尼善于采摘各民族的节奏,虽然早期的作品似“广告音乐”(他也确曾以写商业音乐谋生过),但终于走出“美好却腻味”的湿乎乎地带,成为“新世纪音乐”(New Age)风潮过后仍然活跃的音乐人之一。

被归入“新世纪音乐”这个范畴,雅尼自己是不服气的。他接受NPR采访时反问记者什么是New Age音乐,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一定是某个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洛杉矶的办公室里,思忖雅尼这个音乐人该如何归类——是古典、摇滚、爵士、电子、还是世界音乐?一拍脑门,就叫新世纪吧。”

说实话,“新世纪音乐”和“世界音乐”这两个新分类充满了偏见。雅尼亦嘲讽这个称谓,“新世纪很快就要变成旧时代”。但木已成舟,人类总是需要一个名字才能接受一种事物。

新世纪音乐的诞生是时代所致。它提供的震撼很直接,观众无需跨越任何门槛就能直接感受到。它展示的优美静谧在越来越嘈杂的世纪之交更被人需要,与灵修、瑜伽热一起从西方蔓延到东方。

网络把全世界的音乐向国人开放后,曾经对雅尼的热爱变得有点尴尬了。他的音乐不如古典音乐深邃、不如爵士自由、不如摇滚能承载今天在每个人心里奔涌的躁动与渴望、不如世界音乐根系强壮,亦不如电子乐能听到今天、眼望明天。

但雅尼有他的特别处。他是希腊人,生于1954年。在他的身上,海洋民族的勇气与壮健俱在,嬉皮的洒脱博爱与情种的浪漫真挚并存。

据说他的现场很好看,有本世纪少见的“爱之夏”余韵。他给每位乐手自己的时间,告诉观众他有多热爱每块土地上的人民和音乐,“不珍惜今日者勿谈明日”。

雅尼一直以来的和平主义和博爱精神在人人见多识广的今天好像有点可疑。他的作品提供的精神体验总是介乎伤感和豁达之间,从无任何激烈处。但他好像真是这么认为的,在谈及创作时讲过:“不要质疑,我当然也有负面情绪和艰难时刻。但我会等待它们平复,用痛苦的结晶创作,因此我的歌里总有一个答案、一条出路。”

11月13日晚,雅尼将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其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上海音乐会次日,雅尼就要65岁了。

2019年了,你还像从前一样听雅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