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發達國家有些人很懶散,為什麼那麼富裕福利那麼好,錢從何而來?

雙子座李


發達國家的原始資本積累已經完成,技術優勢帶來的紅利還沒吃完,不過也快了


正直的舌頭


近年來,西方主要國家的福利開支佔GDP的佔比。

瑞典高達38.2%,丹麥37.9%, 挪威33.2%, 法國34.9%, 英國25.9%, 加拿大23.1%, 澳大利亞22.5%, 德國27.6%, 美國21%, 日本18.6%……

這是一筆極其沉重的負擔,福利開支,一般要佔到西方國家政府財政支出的50%以上,在北歐國家甚至高達70%。

他們的錢哪來?

技術優勢,走高端工業、高精尖、高技術產業壟斷,售價奇高,利潤也很高,給政府繳的稅也高,更何況他們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都很高,動不動就要達到35%以上,德國企業達到了37%。

高昂的個人所得稅,西方國家,一般遵循高收入、高稅收、高福利的“三高”政策,其實說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歐洲一些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高達40%以上,單身職工甚至可以達到50%以上,比如比利時達到了55%,奧地利德國意大利都達到了49%,這樣的高稅率,要擱在我們這裡,大多數家庭還不得崩潰了。

其他收入來源還有國家對外投資的收益、債務收入等等,尤其是債務收入,就是發債,只不過,這些高福利國家的國債佔GDP的比例都高的嚇人,前幾年的希臘債務危機就是發福利過了頭,財政崩潰了還在繼續猛發福利,如今希臘的國債佔GDP比例已經接近200%,諸如意大利美國比利時之類的都早早超過了100%,法國英國西班牙加拿大之類的國家也早早地超過了90%。

沒辦法,在選舉政治下,想要選票,先送福利,這民眾的福利,只能一屆更比一屆高,哪管國家欠債有多少,你要敢不給福利,民眾分分鐘用選票教政黨學會做人。

福利這麼好,結果,民眾不僅變懶了,還變刁了。

再普通不過的例子,比如法國一家超市招工,工資不低,雙休,國家該規定的福利都有,一天上6個小時班,中午2個小時休息,結果,就是招不齊人,為什麼,因為很多人都只想上半天班,因為這樣,收入就比較低,這樣自己就變成了“低收入群體”,可以向國家拿更多的福利補貼和低收入補貼。

那麼,他們不上班不急嘛?不急,因為不上班,也可以拿高額的失業補貼,在一些高福利國家,失業補貼比正常拿工資低不了多少,比如北歐的芬蘭挪威瑞典之類,失業補貼可以高達正常薪資的70-80%,再不濟,不上班,在家裡天天睡覺,每個月政府都會白給你上千歐元,其他該享有的福利一樣不少,當然,很多人就索性不高興上班了,上班多累啊,反正在家待業拿補貼,生活瀟灑多自在。

結果,很多地方就出現了高失業率和勞動力短缺並存的極其尷尬的局面,在歐洲一些地區,失業率高達20%看起來很嚇人,而當地勞動力卻短缺到急需外來移民甚至非法移民的勞動力補充。

因為懶,所以低效,所以我們就能看到西方的一些不可思議的局面:一座橋要修修幾十年,一條路叮咣叮咣好多年還是修不好,看似“全民佛系”,實則“全民懶散”。

但是,這樣的高福利是不可能長遠持續的。

去年底,法國人的黃馬甲運動震撼全球,幾十萬法國人上街鬧事,為了燃油加稅的事情,幾個月下來,整的整個法國雞犬不寧,經濟嚴重受挫。

近年來,西方國家的各種大規模罷工、示威、鬧事層出不窮,民眾的福利那麼高,但是為什麼他們總是那麼憤怒?

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各國的財政已經山窮水盡達到極限了,企業和民眾的稅收也不能再高了,國家能給的福利已經到頂了。

有時政府實在揭不開鍋了,就稍微薅點羊毛,加那麼一點點燃油稅,其實,真的只有一點點。

這個福利加上不去?民眾一聽就不樂意了,一聽還要加點稅,立馬放下碗來罵娘,還要打娘,而且追著打,邊打邊罵:不給我好肉吃,我弄死你。

看著吧,西方國家的高技術企業、高精尖產業,面臨全球越來越緊迫的競爭,卻守著一大幫子撐不了場面的員工,這些行業壟斷,他們還能走多遠?

那麼,接下來,這樣的高福利還能走多遠?


雲中史記


很多人整天在討論發達國家的GDP如何如何,稅收如何如何,好像發達國家主要是靠GDP和稅收帶來的優厚福利養活了人民,其實,這是非常膚淺的認識,沒有看到發達國家人民之所以福利好的根本!

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有那麼多財富,是因為西方發達國家在過去兩百多年對全世界的殖民掠奪,積累了巨大的財富!這些財富不斷投資到高技術、工業、金融、軍事等高回報的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希望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只有全球化,這些財富才能投資全球的優質資產並獲得鉅額回報!

這幾十年西方發達國家日子不好過了,根本原因是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發展起來了,中國的發展沒有一絲一毫對它國的掠奪,完全靠自己辛辛苦苦的苦幹和一點點的積累!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導致西方資本在西方的回報率降低了,又無法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市場開放度還比較小)為所欲為,即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回報率降低了,無法維持原來的發達國家福利,這是西方發達國家衰敗的開始!

為啥韓國也算是發達國家了,而相比西方發達國家,人民過得那麼苦逼!就是因為韓國雖然是發達國家了,但是它的國家財富積累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差得十萬八萬裡,資本回報少,無法支撐高福利!

這就是西方發達國家人懶但福利好的根本原因!


BenHan641


簡單說:一、靠技術壟斷和品牌,以及以此建立的世界分工體系。二、靠文化輸出,價值觀輸出,吸引有錢人移民,旅遊。三、靠高稅收。

比如荷蘭的ASML公司,全球只有他能生產光刻機,別人都不行,一臺光刻機一億多美元,還要提前預訂,這就是技術壟斷。國外的東西一開始進中國的時候都是賣天價,等中國人自己會造了,價格立馬跳水。就比如以前的大哥大幾萬塊一部。

比如法國奢侈品品牌:軒尼詩、香奈兒、愛馬仕、路易威登、馬爹利、蘭蔻、紀梵希、寶詩龍、迪奧、巴黎世家、賽琳等等。這就是靠品牌來搶錢。同樣的例子還有法拉利、勞斯萊斯、江詩丹頓、百達翡麗、勞力士等等,他們靠著奢侈品賺大錢。奢侈品其實就是賣個牌子與營銷(稀有、限量版等宣傳),利潤高得嚇人。

通過技術壟斷與品牌授權來實現世界分工。西方國家處於世界分工的第一級。他們可以設計cpu,然後把代工交給臺積電、三星來做。他們可以設計架構,然後通過授權拿錢,ARM。他們通過品牌代工,讓中國的血汗工廠給他們生產蘋果手機、電腦,給他們做奢侈品服裝,包包。

他們負責享受生活,我們負責流汗流血,這就是某些人嚮往的西方福利生活背後的真相。

靠文化輸出、價值觀輸出,已經洗腦了很多人,有調查顯示中國一半以上的富豪有移民打算。每年出國遊買買買的也不少。出門就被宰,買奢侈品更是被宰。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高稅收。西方國家的高福利也伴隨著高稅收。畢竟實施高福利是政府拿錢,所以他要通過高稅收把錢收上來進行再分配。


GRIDMAN


這是一個好問題!

我一直在企業裡,對這個問題理解的比較透。

國外企業特別是歐美企業,他們都是靠創新驅動企業發展,換句話說,就是靠專利,專利的技術的獨佔性決定了高額利潤。而且國外的專利保護是嚴格的。

一般的專利產品利潤為百分之四十,他們的40%跟我們理解的不一樣,60元的成本賣100!我們的公司60元的賣84叫40%。當然中國製造業很少有60成本賣84的。

我們經常聽說,因為國產化了,價格降低了百分之五十,想想看,國外公司的利潤有多高?

如果國內公司利潤8%(純利潤有這麼高的,在中國算是優秀企業),國外企業40%,同樣的勞動,產生的利潤、人員收入都是2到5倍的關係。當然,差得更多的也有。

關鍵問題是如何縮小差距?

創新!創新!創新講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

NASA有一計劃,哈勃望遠鏡!

其中最精彩的是NASA把圖像傳輸的課題讓柯達公司研究!

柯達公司研發出了數字圖像技術,用專利授權把柯達公司自己搞死了,但是給美國相關的信息行業帶來了萬億美元以上的產值,你現在看今日頭條如此清晰,就是拜柯達公司所賜!

想想看,創新能夠帶來上萬億美元的產業!

我們國家經常報道某某科學家艱苦奮鬥,終於出了一個成果。在歐美l 國家,這是常態!看現代科技發展史就是一個發達國家的創新史、奮鬥史!他們坐冷板凳是常態!

仔細回味回味,我們真的是差距巨大,人家是科技人員在奮鬥,我們是普通工人在加班,廚師在創業。

中國需要1000個華為!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就是富人養活窮人。

歐洲的高社會福利國家的一大特點是,富人的稅收很高。

以法國為例,法國的窮人大概占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中產佔百分之五十,富人百分之二十。

對於窮人的定義是收入在全國平均收入之下一定數字的,就是窮人。

最新數據顯示,法國人單身者月收入的中位數為1563歐元;夫婦無孩,收入中位數為3036歐元;夫婦帶兩孩,收入中位數為3998歐元。

對於這個標準較多的,就是窮人。

目標法國的窮人標準是這樣:單身者可支配收入低於781歐元者,夫婦無孩收入低於1518歐元,夫婦帶兩孩收入低於1999歐元。

而對付富人的定義則是:單身可支配收入高於3125歐元,夫婦無孩高於6072歐元,夫婦兩孩收入高於7995歐元屬於富人。


自然,富人的定義其實是高收入,同真正的富豪是有區別的。

法國的富豪主要是指有自己的公司、企業或者在自己行業前列的精英。他們收入遠遠超過這些標準,很多人月收入就有幾十萬歐元甚至更多。

有意思的是,大家也許不知道,法國曆史上是共產主義思潮最蓬勃的南歐國家。

這是因為法國勞動者的待遇在近代一度很爛,貧富差距極大,導致嚴重的社會動盪。

法國共產黨曾經在法國非常有影響力,有眾多黨員。

時至今日,法國工會也非常強大,誰都不敢惹。

我國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去過法國勤工儉學。他們認為法國這個國家雖富裕,但富裕的只是有錢人和富豪,普通勞動者的生活還是比較淒涼的,也就是溫飽而已。

二戰後,法國為了改善國內的社會衝突和階級衝突,採用了對富人高收入者徵稅搞社會福利的政策。

說通俗點,就是將富人的錢花在窮人頭上。

法國的富人(真正的超級富豪除外)都會交很高的稅。

比如法國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2012年10月19日表決通過向富人徵收75%所得稅,兌現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的競選承諾。

《工商時報》報道,這項措施影響每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的富人,預期只課徵兩年。估計約1500名富人需繳這筆稅,每年可為政府增加約2億1000萬歐元的稅收。預算部長卡於薩克(Jerome Cahuzac)稱這項提案“正當”。

看看,誇張不誇張。

法國政府認為,法國通過稅收和福利削減了勞動人口1/3的收入不平等。

而在其他經合發國家,這種減少程度只有1/4。


為此,法國的富人叫苦不迭,認為自己辛苦賺的錢卻用來養懶漢。為此,很多法國富人移民到其他國家。

曾主演《大鼻子情聖》、《基督山伯爵》等經典影片的法國國寶級演員熱拉爾·德帕迪約,離開法國成為俄羅斯公民。他宣佈放棄法國國籍,並在媒體發表致法國總統奧朗德的公開信,抨擊法國目前的稅收制度。

《比利時自由報》報道稱,法國首富、路易威登奢侈品集團(LVMH)董事長伯納德·阿諾特被曝已申請加入比利時國籍,也是為了逃避法國的“富人稅”。

相反,法國窮人也就是真正的低收入者,是基本不需要交稅的,反而有大量的福利性補貼。

自然,這種高福利緩解了社會矛盾,卻也造成了一些社會問題。

以往很多來自法國非洲殖民地的黑人,先想方設法偷渡到法國,隱藏下來。然而他們會設法找到男友或者女友,全力造出一個孩子來。這個孩子出生在法國,根據當時法律就是法國公民,享受法國人的所有福利待遇。

孩子的父母需要照顧孩子,自然也不能隨便讓他們骨肉分離,假以時日也會成為法國公民。

相比中國富豪花費幾百萬投資移民到法國,黑人不但不花錢甚至還倒拿錢。

最終的結果就是,今天大家去巴黎街頭走一走,放眼望去都是黑人和阿拉伯人。


薩沙經常說一個笑話:

100年後,一個法國小孩問他的媽媽:我們法國的民族英雄拿破崙,怎麼是白皮膚?和我們不一樣啊。


薩沙


要說福利和富裕,不得不提到北歐五國、澳洲、加拿大和新西蘭!

為什麼我不說英、法、美、德這些傳統發達國家呢?因為他們人民的幸福指數還遠比不上上述國家,而且這些傳統發達國家大多是依靠殖民掠奪積累財富來發展民族工業,一旦失去大量了殖民地的支撐,他們的後勁會顯得明顯不足,而北歐等國卻略有不同。

北歐發達國家和傳統歐洲發達國家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區別——人口數量差異巨大,而土地面積和自然資源卻相差不多。

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的人口一般很少,幸福指數前10名的國家中,人口最多的是加拿大,也才3500萬人。芬蘭連續兩年被評為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丹麥,挪威和冰島列為第二名,瑞典排名第七,幸福指數排名前10的國家包括所有五個北歐國家。

由於人均資源和土地非常多,他們甚至可以靠著自己豐富的自然資源過日子。比如挪威就是賣石油的!此外,北歐人也可以靠捕魚、蟹和蝦走向幸福生活!這些東西在世界各地都是很好賣的,而且價值不菲!(ps:北歐有一種外來引入的螃蟹氾濫,結果這螃蟹肉質鮮美,竟然很好賣,稍微大點的甚至能賣幾百上千英鎊,數量還多!)

人口少意味著他們的通脹也不會有大問題,屁大點的人口能通脹到哪去?

居住在那裡的人民通常要繳納高額稅款,以確保所有人高福利和公共醫療體系。他們生活在相對自由的狀態中。

政府高稅收可以大幅提高公民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所以說北歐國家的工業化和科技能力也是比較強的,不可小瞧,瑞典甚至有能力研發五代戰機!此外,比較著名的通信巨頭企業有愛立信、諾基亞。汽車工業有沃爾沃等。

北歐普通人民的政治參與度比較高,政府機構相對廉潔。總體來說,大部分北歐國家處於一個比較良性的發展中!

問題是北歐風景也不錯,森林資源豐富,空氣質量優良,時不時還能看到極光,所以旅遊業也比較發達。

----------------------------------------

刪除了部分敏感言論,避免有人罵我舔外。。。


小安觀世界


國足裡就有答案,但又有區別。人家不是懶散,是守規矩,他們是相當敬業的,並且工作一絲不苟,從不馬馬虎虎。表面上輕輕鬆鬆,骨子裡踏踏實實。就連做義工,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非常讓人感動的。最可貴的是,他們工作時的狀態是積極主動,發自內心的,是陽光的,是快樂的。而我們則是被動的,悲壯的,苦大仇深的。我記得很多年前,在青島日報社聽安裝海德堡印刷機的德國工程師說:看了你們工人的工作,真的是不應該發薪水;知道你們工人的薪水後,確實是不應該幹工作。這是十分公允的評價!中國人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極端的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總是覺得乾的多,拿的少,處處吃虧,事事不爽。氣不順則工作上撒,甩臉子,撒釘子,設絆子,扔石子,抽凳子。陰著,陽著,說著,笑著,摟住,抱著,哭著,喊著。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形形色色,字字句句都是霧裡看花,雲山霧罩,一頭霧水,如海市蜃樓般。老外就單純的多,實際的多,快活的多,敞亮的多。釘釘鉚鉚,分門別類,井水不犯河水,楚河漢界,工作是工作,朋友是朋友,上班是上班,吃飯是吃飯。咱們都是下級賄賂上級,以求有求必應。人家是上級禮往於下級,以求工作開心舒緩。對錢的態度是滿意就好,夠花就行,是享受生活而非努力活著。高稅賦高福利高享受,低存款低追求低姿態,道法自然,真的是我們難以解惑的。


用戶6842747033152


錢有“紙面財富”和“實物財富”兩種,發達國家已經走過“紙面財富”這個階段,進入了“實物財富”階段了。

過去發達國家不發達時,是靠戰爭去掠奪別國的財富,去發展自己的基礎設施,重工業體系,軍工體系,農業體系,城市體系。

現在發達國家已經不用再靠戰爭去掠奪別國的財富,建立了以高新技術,消費,服務為主體的現代社會經濟體系了。

這個新體系能否有產生經濟效率,就要靠“以人為本”思想去實現,讓有創新精神的人去發明創造,讓有工匠精神的人去創造財富,讓有服務精神的人去為人民服務。

可是要實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就要給所有人經濟,社會,醫療保障,才能實現“以人為本”這個思想理念。

所以發達國家是靠高福利去實現“以人為本”這個先進的思想理念,是再用錢去買未來發展的空間。

就好比家裡有十個小孩,做為父母的不寵愛著其中一個,而是平分給十個孩子,讓所有孩子機會均等,不去恨父母偏心,最後離家出走,不愛這個大家庭。


光芒萬丈34957


你不想想別人的祖宗在幹什麼,人家祖宗冒的是何等風險。


今天美國佔有如此好的地,哪來的?英國工業革命初期積累的資源,哪來的?

舉個例子,五月花號,都聽說過吧,美利堅的象徵,美利堅自由的象徵。


1620年,從英格蘭的普利茅斯的一群清教徒,搭乘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客船,從歐洲移民到美國,66天的航程只有一個人死去,還生下了一個男嬰,為了自我管理,這個船上的人簽下了《五月花號公約》,從此五月花號公約一直被美國人拿出來宣傳。這艘船上滿滿的都是“美國精神”,有清教徒,有自我管理的公約,一個人的死去寓意著舊時代的裡去,嬰孩的誕生寓意著新時代的來臨。

這簡直是神啊。


五月花號是第一艘到達美洲的船嗎?當然不是,甚至五月花號的公民都不是第一個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的,第一個建立殖民地的叫詹姆士鎮,不過很可惜的是,這批建立詹姆士鎮的殖民者就沒有那麼好運氣,很快就面臨飢餓,吃蛇,吃皮鞋,甚至到最後自相殘殺,食人。


當年頂著50%的死亡率,還敢於來美洲大陸生存,這需要的可不僅僅是所謂的“尋求財富”,這真是需要點信仰,在西班牙人,英國人,美國人陸續在當地發現各式各樣的金礦銀礦,積累了騰飛的第一桶金,資本主義,產業革命就水到渠成。


又有多少國家被阻攔在第一道坎?

為什麼中國要搞基礎建設,為什麼中國各式各樣的基礎設施建設這麼艱難?看看我們的土地,山地,丘陵,高原,沙漠,美國是千里大平原,還有五大河作為內陸航道,美國修建鐵路是什麼價格,中國修建鐵路是什麼價格,中國修建鐵路甚至需要翻閱很多山,甚至在山裡面鑽出無數的隧道。

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儲量,這都不是中國能比的。


即便是日本人----這可是發達國家,治安什麼的甩美國和歐洲幾條大街,可是即便是日本人活的也很辛苦,韓國人也是,問題是在大航海時代,人家的祖宗在幹嗎?我們的祖宗在幹嗎?我們的祖宗比他們的祖宗航海時間更長,鄭和的船隊可比哥倫布的船隊大多了,也先進多了,還比哥倫布更早航海,然而就此停止了。


我們曾經錯過了這個時代,代價就是今天來償還。我們希望不要錯過下一個時代,讓後代活的更輕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