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產量怎麼提高?

農業新希望


你好,我是小張,能和大家一起探討三農技術很高興。



棉花產量的高低直接決定棉農的收益,影響棉花產量的因素很多,今天我就和大家說道說道種植棉花怎麼提高產量。

1、選擇好的品種

棉花品種的好壞決定了棉花產量的上限,只有選擇好種植品種,才能為高產提供最基礎的保障。

推薦一些新疆地區近幾年種植的優良品種:新陸早77號、新陸中70號、瑞雜818、碩雜1號、中棉75、惠遠720、科研5號、中棉641、惠遠 720、新陸早81 號、新陸早61號、新陸中82號、新陸早 74 號、新陸早 70 號。

選擇品種時要注意,不同的品種適宜種植的地區不同,所以一定要選擇當地審定或者引進的品種,不能看某個品種在其他地方表現好就直接買來種子種。


2、科學施肥

底肥要施充足,一般一畝地施3000公斤腐熟農家肥、50公斤棉花專用肥料,1公斤鋅肥、1公斤硼肥,耕地前均勻撒開後耕地整地;當棉花植株長到3-4片葉子時一畝地畝追5公斤高氮復混肥(如果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苗子長勢好也可以不施),一般在苗子旁10-15cm處開溝10cm深,施入後蓋土;棉花出現花蕾後一般一畝地追15公斤高氮鉀復混肥;棉花到花鈴期時是需肥最多的時期,一般一畝地施25公斤高氮鉀復混肥。

生長後期可以噴葉面肥補充養分,對於植株缺氮或者出現早衰現象的棉田可以噴尿素,對於缺磷、鉀肥或者有貪青晚熟現象的棉田,可以噴磷酸二氫鉀。


3、利用化學藥劑控制植株長勢

噴化學藥劑可以很好的解決棉花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矛盾,可以適當的抑制營養生長,避免消耗過多養分,為棉花生殖生長蓄力。

第一次噴化控藥劑一般在棉花植株主莖上有4-5個果枝時進行,一畝地畝用0.5g縮節胺兌10公斤水噴霧;第二次在棉花剛出現花蕾時進行,一畝地用1g縮節胺兌15公斤水噴霧;第三次在棉花植株開花時進行,一般一畝地用2g縮節胺兌20公斤水噴霧;第四次在花鈴期進行,一畝地用2.5g縮節胺兌25公斤水噴霧。

控噴化控藥劑時一定要注意藥量,不能一次用量過大,如果用量過大會引起棉花植株生長緩慢、果枝間間距過小、葉片伸展不開、蕾鈴脫落,最後就會造成減產。一旦噴藥過量,出現上述現象就需要及時噴一次赤黴素來促使棉花植株恢復生長。


4、合理整枝

(1)去葉枝:在棉花第一個果枝出現後就要去葉枝,把第一個果枝以下的葉枝打掉。(2)打頂:棉花快進入盛花期時,植株高度60cm左右、果臺有8-10個,就需要把棉花植株的頂打掉,方法是把棉花植株主莖最頂部的一葉一心摘除。(3)打群尖及旁心:一般在棉花植株打頂前先把主莖下邊果枝的邊心打掉,然後打頂,打頂後再分次打掉棉花植株中部和上部果枝的邊心就可以了。(4)去空枝、打老葉:到棉花植株生長到花鈴後期,就需要把植株主莖下邊的老葉打掉。同時植株下部沒有結果的空枝也要剪掉。


以上就是提高棉花產量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今天的說道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張小張說三農


非常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這裡是農多收,致富又增收,關注農多收


棉花產量來說,新疆地區的產量是比較高的。80年代推廣了地膜,將溫度的影響降低了很多。


進入新的世紀後,推廣了節水滴灌,現在全國來說,新疆的節水滴灌技術是走在前列的,這個時候,產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但是很多農戶的產量總是在350~500之間晃盪。


大家都知道一點:做為農民來說,產量其實是非常關鍵的。



一個合格的技術員,應該根據天氣情況設計不同的管理模式。比如積溫比較低的時候,建議農戶選取早熟的品種。高溫的時候,建議農戶採用高頻滴水模式。


天地水種管肥。



肥料三原則:吃得飽,吃的好,管得好。


其實每畝確保十萬朵棉花就可以了。然後根據十萬朵棉花進行56711原則的管理即可。


關注農多收,關注更多技術服務規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