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人物名片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先給大家爆個照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刑警:陳各文, 90後

個人特徵:陽光活力 青春帥氣

專業特長:研判、破案、心理諮詢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怎麼樣

這個腿長一米八的小哥哥是不是很帥?對滴,他就是武平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陳各文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陳各文從警校畢業,2014年考入武平公安,是一個來自閩南的小夥子。入警後在十方所、大禾所等基層經過磨鍊後迅速成長,逐漸成為刑偵大隊一個厚積薄發的新生力量。他先後獲得“紅土法制標兵”、“優秀公務員”、“基本素質考核先進個人”、“扶貧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入警5年他共參與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200多人,在參與的多起重特大案件偵破工作中均發揮研判分析的獨特作用,為案件的偵破和嫌疑人歸案作出了貢獻,得到了戰友和領導們的充分肯定。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愛一行幹一行。陳各文研判特長的練就不僅得益於武平公安“傳幫帶”的優良傳統,還有一個重要的是有“興趣”這位好老師。“一個是因為自己喜歡,一個是因為耳濡目染,看著隊裡的同事在精心研判後精準破案的痛快感,也讓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陳各文笑著說。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入警以來,陳各文不斷強化法律法規、公安專業知識及案件偵破方法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對於抓捕常年潛逃在外逃犯的老大難問題,他主動向縣局刑偵前輩及上級技偵人員學習技術,主動尋找線索,積極開展研判,潛心挖掘逃犯活動軌跡。2018年10月,武平縣紀委監察委會同武平縣公安局成立追逃15年逃犯李某生的工作專班。因該逃犯逃跑時間長,信息量少,前期追逃均沒有線索,追逃工作一時一籌莫展。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這時陳各文運用新思維,決定調整偵查方向,他嘗試採用相關係統對相似人進行全面篩選比對。經一個多月細心比對,他在1000多人成功鎖定逃犯李某生漂白身份及大致落腳點。3月29日,武平縣公安局抓捕組在廣東成功抓捕潛逃15年之久的逃犯李某生。

“爽!”通過精心研判最終快速抓獲逃犯,這讓陳各文體會到了成功帶來的痛快!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努力是進步的秘訣

研判是一件細活、難活。有了一次次的研判成功後,陳各文有了更大的幹勁和信心。他一方面不斷總結研判經驗教訓,另一方面,更加苦心鑽研研判比對技術,不斷充實提升自已的技術水平。

自今年6月份公安部開展“雲劍”行動以來,為攻堅歷年逃犯,特別是潛逃時間長的逃犯抓獲問題,陳各文發揮觀察能力強、善於捕捉細微信息優點,主動作為、潛心鑽研,自覺踐行晉江刑警揹包精神,全身心投入武平縣局上網逃犯追逃工作,成功動員1名歷年逃犯主動投案,抓獲1名主辦案件歷年逃犯,協助抓獲本局上網在網在逃人員11名,全身心投入“雲劍”行動追逃工作中,為大慶保安做出積極貢獻。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加班加點,對我省歷年逃犯進行篩查比對。7月底,陳各文通過多日的研判,發現一名江西籍男子與“雲劍”省督捕逃犯極為相似,陳各文又通過相關係統研判出該嫌疑犯的個人信息及活動軌跡後,他迅速將研判的線索形成書面報告上報上級。8月13日,當地警方成功將潛逃30年之久的省督逃犯抓獲。這次的成功更激發了他的鬥志,8月初,陳各文再一次成功比中潛逃25年省督逃犯黃某能。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用心是為人處世之本

採訪當天,陳各文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有心人”,“高政委常說‘要處處皆留心’,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每次辦案件的時候我都謹記著…”陳各文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道。也許,陳各文能夠精準研判、成功抓獲潛逃數十年的逃犯,同他內心謹記的這句話有著很大的關聯。

“他在生活上就是個‘馬大哈’,常常趕著去上班時忘記帶車鑰匙、出去吃飯忘記付錢,不然就是忘記整理頭髮,頂著‘雞窩頭’出門,但是對待工作,他真的很細心。”每天和陳各文一同上下班的同事說道。

紅土警察 | 陳各文:一個“有心”的研判“達人”

陳各文的幫扶對象家中有一位老奶奶,逢年過節和每次經過巖前,陳各文都擠出時間,自掏腰包買一些牛奶、食用油等食品到幫扶對象家裡看望老人家。久而久之,老奶奶也把陳各文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每次陳各文到她家中走訪時,老奶奶總會拉著陳各文的手嘮家常。儘管語言溝通有障礙,但陳各文總會微笑著點點頭。

“現在她們家在政府的扶持和激勵下有光伏發電、有養蜜蜂和武平象洞雞,日子正一天天的甜蜜起來。還有就是看到老奶奶讓我感到很親切,因為我的奶奶和外婆也是差不多這個年齡,但是因為工作忙,一年都看不上幾回......”雖然不能經常回家看望家人,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進步的動力,是他成長的不竭源泉。

(梁野快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