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平均擁有一套房,「70%」的財富是房產

中國家庭平均擁有一套房,「70%」的財富是房產

2018年,中國居民家庭的人均財產增長速度為7.5%,房產淨值增長是重要因素,它貢獻了中國居民家庭人均財產增長額的91%。

最近,經濟日報發佈了一份《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農村與城市家庭的財富差距越拉越大。

這份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9萬元,比2017年的19.4萬元增長了7.5%,要高於當年6.1%的GDP增速。

農村與城市家庭的人均財產差距較大。2018年,城鎮家庭人均財產為29.3萬元,農村家庭人均財產為8.8萬元。

這相當於城鎮家庭人均財產是農村家庭的3.34倍。而且,城鎮家庭人均財產的增長速度,當前要快於農村家庭。

到2018年底,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地區)總人口數量為13.95億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數量為8.31億人,佔總人口比重59.6%;鄉村常住人口

5.64億人,佔總人口比重40.4%。

中國居民家庭在財產結構上,房產佔比約為70%。

其中,城鎮家庭的房產淨值佔總財產的71.35%,農村家庭的房產淨值佔總財產的52.28%

2018年,中國居民家庭的人均財產增長速度為7.5%,房產淨值增長是重要因素,它貢獻了中國居民家庭人均財產增長額的91%。

相對於中國居民家庭人均財產7.5%的增長速度而言,2018年房產淨值的增速接近10.3%,房產淨值佔中國居民家庭總財產的比重,因此也進一步提高。

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城鎮家庭,將從房產淨值的大幅增長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財富積累,並與農村家庭的差距越拉越大。

農村家庭還是以自建住房為主,佔比達到了53.2%,購買新建商品房的農村家庭佔比僅為21.8%,購買二手房的佔比為6.7%。

城鎮家庭則以購買新建商品房為主,佔比達到了36.3%,自建住房的城鎮家庭佔比為24.4%,購買二手房的佔比為11%。

我國的農村居民宅基地交易目前還沒有完全放開,所以與自建住房相比,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具有更高的市場價值。

同時,目前中國房產淨值的增長,也主要集中在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的市場價格的上漲。

所以,農村與城鎮家庭在人均財產、房產淨值上的差異,根本上是城鄉居民在住房結構上的差異。

中國居民家庭有著較高水平的住房擁有率。這份調查報告也顯示,93%的居民家庭擁有一套住房,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佔比為3.82%,沒有住房的家庭佔比僅為3.14%

中國居民家庭平均自有住房套數為

1.02套,即每個家庭平均擁有一套住房。

房產淨值增速較快,同時所佔中國居民家庭總財產的比重越來越高,實際上助推了家庭對房產投資的熱情。

這也使得過去十幾年間,中國的住房價格處於持續增長狀態,中國居民家庭也由此形成了房價將會持續上漲的預期。

中國居民家庭也有更高的儲蓄率。2018年,中國居民家庭所擁有的金融資產,主要集中在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佔比高達88%

在有數據可查的35個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裡,僅有8個國家的現金和存款所佔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超過50%,這一比重超過60%的則只有3個國家。

在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覆蓋範圍比較廣的北歐國家裡,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這4個國家,現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佔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分別為19.34%、19.95%、31.14%、38.75%,均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調查報告,中國居民家庭進行儲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應付突發事件及醫療支出”佔48.2%,“為養老做準備”佔36.8%,“為子女教育做準備”佔24%,“其他原因”佔20.6%,“不願承擔投資風險”佔13.8%。

農村與城市家庭進行儲蓄的主要原因在先後位次上基本一致,為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進行預防性儲蓄,成為中國居民家庭儲蓄的主要動因。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以降低居民對預防性儲蓄的需求。較高的預防性儲蓄導致金融資產結構單一化,同時也不利於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看好看的真內容

有想告訴我們的話,加他

maoyefu_

人民日報、今日頭條、網易新聞、天天快報

搜索“拾遺地”

同樣好看

中国家庭平均拥有一套房,「70%」的财富是房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