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對撞機,楊振寧為什麼反對建造它?

臭臭不cho


近些年來大眾最熟知的中國物理學家有三個人,分別是潘建偉和楊振寧以及王貽芳,其中潘建偉是量子通信的,楊振寧和王貽芳則是高能物理同行

高能物理不僅在字面上很“高能”,在實際研究過程中也很“耗能”,因為生產“高能”的實驗環境需要巨大的加速器而巨大的加速器又需要鉅額的電力,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開始運行後需要周圍兩座核電站來為其供能,但饒是這樣LHC目前的功率也已經不能滿足高能物理學家們的需求了,所以歐洲目前打算再建一個功率更大的對撞機。

2014年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是王貽芳)計劃建造周長100公里的正負電子對撞擊(CEPC),該對撞機的功率將是LHC的7倍以上,按照王貽芳的話說建成後中國將在未來20到30年成為世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有趣的是當年美國也想做“世界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準備建造一個超導超級對撞機(SSC)最初的預算是44億美元,結果該項目到1993年的時候就因為經費超支被裁了,而此時整個項目的完成度還不到20%,隧道也才挖了三分之一,因而項目負責人很後悔當時沒把預算報到200億美元。

而同時期的歐洲LHC一開始的預算是26億美元,2008年完工時已經花了90億美元。儘管歐洲方面說這個項目並不是很虧,但明眼人都看出來這不過是死鴨子嘴硬而已。

美國和歐洲的經驗都表明建造大型對撞機是非常非常燒錢的一項工程,而且最重要的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美國對撞機當年“花了20億美元挖了個坑最後又把它填上”的及時止損行為雖然避免後續的燒錢,但照樣也沒少捱罵。

楊振寧只是反對中國現在建造,他提倡的是到20年或者30年後再建造大型對撞機

他認為高能物理領域想要取得突破絕非一朝一夕,而且就算取得了突破想要轉化為生產力也還需要一個甚至幾個世紀才行,因此中國目前完全沒有必要拿出近千億來建造一個並不能“定乾坤”的大型對撞機。


宇宙觀察記錄


因為如果建造出來後,對撞機產生粒子時又會產生多一個問題,究竟是對撞的力量產生還是對撞產生的聲音產生呢?如果發現萬物起源是從聲音產生的話,那將顛覆所有研究出來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