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煤復燃?去煤化“一刀切”不可取,看取暖新姿勢

在前不久發佈的冬季取暖政策中,有一條“宜煤則煤”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針對該問題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對於此政策持贊同態度的居多。相較於其他取暖方式,燃煤取暖始終是人們最習慣,也是接受度最高的取暖方式之一。

當然,今年的燃煤取暖與以往的隨意使用散煤過冬還是有所區別。首先就是地區和條件的限制,在目前來看,究竟何處能夠使用燃煤取暖過冬,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要求,但宜煤則煤的後面,還有著幾句“宜氣則氣”等不同的限定條件。除了需要滿足地區和條件的要求,該政策對於煤炭也同樣提出了要求:必須是清潔煤炭,像是以往使用的散煤顯然是不可取的。

不過,與上述所說的情況相同:究竟什麼是清潔煤,國內依舊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部分人員認為,國內清潔煤炭的標準不統一,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散煤復燃。

這些人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散煤禁燃已經進行了幾個年頭,儘管每年的散煤禁燒工作都會有所進步,但是每年都會有散煤復燃的情況發生。究其根本,因為對於散煤的概念不明確,許多地區都實行完全“去煤化”來保證冬季的大氣環保問題。而去煤化工作結束後,這些地區又會通常使用天然氣等方式來替代煤炭取暖,這些方式雖然環保,卻費用高昂,也不符合居民們的生活習慣;而使用散煤取暖的成本低廉,更符合人們對於過冬取暖的要求。

此次宜煤則煤的過冬方式,也為居民的過冬問題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清潔煤炭不像天然氣價格高昂,對於大氣的汙染也不像散煤那樣嚴重。經過因地制宜設計過冬方案,不做去煤化的“一刀切”,或許令人頭疼的散煤治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散煤復燃?去煤化“一刀切”不可取,看取暖新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