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在希望的田野上收穫,在美麗的鄉村生活,這個秋日,走進延安的各個鄉村,不僅能感受到農民朋友豐產增收後的喜悅,踏著深秋的腳步,還能欣賞到一個個特色各異的美麗鄉村,一幅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這些村莊雖然不是網紅村、明星村,但在全市1784個村莊中,有16個村獲得了“全國綠色村莊”的殊榮,45個村在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榜上有名。在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咱們延安連續兩年拔得頭籌,並且受到國務院的通報表彰。今天的系列報道《希望的田野》就帶您走進延安的美麗鄉村,去感受農家的幸福生活。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裡有蝴蝶翩翩飛舞;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裡讓時光停下腳步,這樣的美好景象就在黃龍縣圪臺鄉苜渠村。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苜渠村通過土地流轉,全力發展中藥材產業,陸續發展起3200畝的連翹種植基地,350畝的太子參、丹參、柴胡、西洋參、板藍根等精品中藥材,還興起了庭院養蜂產業,逐步形成了環境美化與經濟發展的互利共贏。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黃龍縣圪臺鄉苜渠村村民 張萬龍

現在種的是中藥材,給老百姓帶來的效益特別高,養蜂裡邊又含中藥材的蜜源,相應的蜂蜜價值就高,像我們這蜜1市斤可以賣到80塊錢。板藍根到6月份以後,川道里都是黃黃那種花,迎風過來都是香味,觀賞的人特別多。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黃龍縣圪臺鄉苜渠村村民 江運祥

土蜂蜜好多遊客回去都帶點,松針菇不愁賣、搶手貨。原來一年一個勞動力就是萬把塊錢,現在最起碼2萬元是保險的。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讓村民過上既有“顏值”又有底氣的新生活,苜渠村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不搞大拆大建,花小錢辦大事,利用當地舊石頭、舊磨盤和廢木材,盡力恢復村莊的原始風貌,把村子打造成望得見藍天白雲、看得見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的“田園苜渠”詩意村莊。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黃龍縣圪臺鄉鄉長 衛國賢

底下這是一個廢棄的煙樓,過去咱們發展烤煙生產時烤煙的煙樓。我們覺得把這個拆掉有點可惜,最後我們在進行牆體加固的基礎上,在上面做了個亭子。我們取名為祈福亭,就是祈福家庭幸福平安,或者咱們事業蒸蒸日上,身體健康的寓意。

黃龍縣圪臺鄉苜渠村村民 賈雪芳

家裡衛生各方面,我沒事了打掃打掃。以後孫子領著孫子媳婦回來了,他一看有個講衛生的奶奶,他們很高興,我覺著也很有臉面。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在黃龍縣,有臉面有顏值的村莊可絕不止苜渠村,深秋的清晨,走進黃龍縣白馬灘鎮堯頭村,一眼望去,青蔥的山林,漣漪的河面,乾淨整齊的村民院落,印象中的美麗鄉村近在咫尺。厚重的農耕文化展示一條街,精美逼真的立體文化牆引人入勝。王鳳葉和左鄰右舍最愜意的事兒,就是農閒時坐在村廣場的老槐樹下,做針線、嘮家常。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黃龍縣白馬灘鎮堯頭村村民 王鳳葉

政府給我們把村容村貌整理了,給我們修了這個廣場,農民享受的也就和城裡人一樣的待遇。現在有了這個廣場,我們沒事時,都集中到這個廣場,跳跳舞,唱唱歌,住下感覺很舒服。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堯頭村是白馬灘鎮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縮影。今年4月,村裡定位於打造“美麗田園”,在遵循村民意願,保留鄉村原貌的基礎上,新修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硬化村裡巷道1500米,村民各家外牆院落形成統一風格,全力打造出田園景區式“文明家園”。

黃龍縣白馬灘鎮堯頭村村民 劉根才

我長這麼大也沒有想到,把這條路修的這麼好,這對我們以後農副產品的銷售有好處,交通確實方便了,以後兒子說媳婦可能也就好說了。

黃龍縣白馬灘鎮堯頭村村民 王鳳葉

農民嚮往的都是好的生活,現在到處都是花,牆上畫的畫,自己把房前屋後也都整理的非常好,別村的人都非常羨慕我們這個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就在距離堯頭村往西一公里處便是遠近聞名的“印象圪嶗”村了, 2018年5月,白馬灘鄉鎮府利用圪嶗村的資源優勢,在打造美麗鄉村的同時,更注重挖掘民俗文化特色,著力打造集休閒、度假、民俗文化為一體的田園度假鄉村,把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讓村民依託旅遊成功轉型。目前,全村培育起農家樂、共享農莊、鄉村民宿近十家。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黃龍縣白馬灘鎮圪嶗村村民 牛芳蓮

剛開始發愁,害怕沒有人來,最後通過政府的幫助,給我們做的窗簾、門簾,改的男女廁所、掛的牌子、(在)廣場多次宣傳,(現在)好多人都吸引到咱們這來(吃飯),一天(收入)五、六百,七、八百塊錢。

黃龍縣白馬灘鎮圪嶗村村民 王愛霞

我們這裡山清水秀,人們都愛來,以前是我們想到城裡去,現在是城裡人想到我們這裡來。一年(收入)就是五、六萬。今後,我們還想把農家樂發展的更大、更好。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除此之外,村裡還整合資源,用當地的石材,當地的匠人打造了鄉村大舞臺,把農民自編自演的節目搬上舞臺,豐富業餘生活,助推鄉風文明,將生態、經濟、文化完美融合。

黃龍縣白馬灘鎮鎮長 石玉龍

以前沒有這個鄉村大舞臺,整個(村子)老年人茶餘飯後,就是坐到家門口曬太陽,中年就是吃飯、喝酒、打牌,年輕人也常不在家,回來一回也是抱個手機,都是低頭族。現在鄉村舞臺建立起來以後,整個老百姓的精神層面是喜笑顏開,老村長說了一句很時髦的話,整個有了文化心臟了。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怎麼樣?看到這兒,是不是有一種世外桃園的感覺?或者是週末就想去體驗一把的衝動。要我說呀,久居鬧市的您還真值得一去,剛才節目中介紹的黃龍縣堯頭村、圪嶗村、苜渠村可都是全省掛得上號的村子,省級農村環境整治示範村、生態宜居示範村不是徒有虛名吧?這些美麗鄉村的背後正是廣大農民兄弟在希望的田野上奮鬥打拼的可喜成果!美麗鄉村的“美”,絕不僅僅只是外表,最終的落腳點還是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被譽為“中國蘋果第一村”的洛川縣阿寺村,正在這條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一路奔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是“蘋果之父”李新安的故鄉,1947年李新安在阿寺栽下第一批蘋果苗至今,蘋果和黃土高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阿寺村的3300畝耕地中,果園面積就達到2850畝。蘋果產業帶來的基礎設施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讓村民們充滿了自豪感。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村民 李全義

咱“蘋果之父”李新安原來說的,蘋果以後要拿汽車往出拉,許多人都說是吹牛呢,現在他這個願望實現了。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做精蘋果產業,豐富文化內涵。2018年,阿寺村全面實施“第一棵樹”保護工程,深入挖掘蘋果文化內涵,實施了“中國蘋果第一村”建設項目,全力將阿寺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樣板村和鄉村旅遊的示範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村民 劉永霞

以前自己光知道待在蘋果園管理蘋果,能把蘋果賣了,現在來採摘園直接採摘的人也不少,就沒有想到能發展到這一步。

洛川縣永鄉鎮阿寺村村民 王維珍

就想著來了人要吃飯,所以我就開了農家樂,沒想到生意一年比一年好。現在蘋果一年收入上10萬,農家樂收入10萬,一年就是20萬塊錢。

洛川縣永鄉鎮黨委書記 李新鎖

把果園變公園,把農房變客房,把勞作變體驗,把鄉村建設的更像鄉村這麼一個發展理念。(同時),我們對村裡的主支巷道5.2公里進行了硬化,對村裡的東西環村路進行了美化、亮化,對村裡160戶廁所進行了全面改造,真正達到了“果業強、 果農富 、果鄉美”,力爭用三年時間,將我們全鎮的15個村,建設成生態宜居示範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蘋果作為我市的一項特色優勢產業,在全市十三個縣區的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寶塔區的山地蘋果後來居上,良好的口碑和經濟效益,讓果農有了更足的底氣建設美麗家園。在政府的引導補貼下,富裕起來的農民朋友正在向城市生活看齊,積極配合垃圾分類、廁所改革、汙水處理等綜合整治,打造靚美庭院、提升人居環境。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寶塔區河莊坪鎮趙家岸村村民 閆金芳

人家給我教的,豬能吃的是廚餘垃圾,豬吃了毒死的是有害垃圾,連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能換錢的是可回收垃圾。

寶塔區河莊坪鎮趙家岸村村民 苗宏

以前垃圾扔就白扔了,沒用,現在有了兌換(銀行),有那種紙片、飲料瓶,撿了回去能兌換。

寶塔區河莊坪鎮趙家岸村村民 張啟國

環境跟以前就是天壤之別,現在路上連個菸頭都找不到,關鍵是人的素質就提高了很多,這不單單是搞人居環境、靚美庭院。

寶塔區河莊坪鎮趙家岸村村民 白永平

旱廁都改成水廁,衛生都乾乾淨淨的,感覺可幸福了。現在,我們孫子(城裡)上班都盼著星期天回家,回來要洗澡就洗澡,要廣場玩就廣場玩。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環境整治帶動產業提速,“陝北印象、歷史記憶、鄉村味道、現代生活”是外地遊客來到康坪的第一印象,村裡精心打造的17處特色鮮明的民宿小院,讓遊客吃農家飯、觀農村景、住農家院、睡熱炕頭,紮紮實實地體驗了一把陝北農家生活。僅去年,村裡就接待遊客5萬多人次,進一步堅定了村民們發展三產的信心。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寶塔區馮莊鄉康坪村村民 李玲

我在這邊(民宿)一邊幹一邊學,可以學到更多的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識。以後,只要自己有這個水平、有這個能力的話,就不愁沒有活幹,我相信憑藉自己勤勞的雙手,生活會越來越好。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近年來,我市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出臺《延安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在全省率先制定乾淨整潔村、重點達標村、示範樣板村創建標準,持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農業生產廢棄物三項清理,著力補齊水電路房廁圈灶七項短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在全省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延安市連續兩年考核排名第一,受到了國務院的通報表彰。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延安市農村農業局副局長 李清喜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和基礎工作。目前全市1784個村已經全部達到了清潔鄉村,其中,1410個村達到了生態鄉村,45個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 ,16個村莊被確定為全國綠色村莊。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農村廁所革命的要求加強戶廁改造,力爭到2022年實現全市無害化廁所的全覆蓋,同時對形成汙水涇流的村莊加強管控和治理,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垃圾分類的體系建設,真正的實現我們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在希望的田野上耕種,在美麗的鄉村生活,農民忙碌而幸福著,這些田園風光的背後,是我市多年來農村體制機制的創新、綠色生態產業的支撐。點滴積累,量變引發質變,方才成就如此的美麗家園和幸福鄉村。鄉村是我們的根,鄉愁是我們的魂,在新時代建設美麗鄉村的征程中,我們不僅要單純搞好生態環境,還要在生態文明的基礎上真正實現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標,繼續在希望的田野上譜寫美麗鄉村新篇章!

延安:生態宜居新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