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傑地靈的漢中盆地,千百年來養育了古今無數仁人志士,他們像燦爛的星辰,至今仍閃耀在天漢大地的歷史長河之中。其中,就有一位從勉縣走出的現代國畫大師——方濟眾。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方濟眾(1923-1987),號雪農,漢中勉縣人,現代畫家。他早年曾任中小學美術教師,1946年師從趙望雲,之後長期從事美術創作和宣傳工作。1978年後任陝西美協副主席、省國畫院院長。他擅長山水、花鳥,作品取材於西北農村、牧區風光,注重自然性靈。水墨小品渾厚清新,將現實生活導入田園詩情化的藝術感受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田園風格,為長安畫派代表畫家之一。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方濟眾的足跡遍佈南海、東海、長江、黃河、西北戈壁灘、內蒙古草原、大興安嶺。他孜孜不倦,刻苦治藝,將民間藝術與人文畫的格調融為一體,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形成質樸、醇厚而充滿現實生活新意的藝術個性,為傳統中國畫向新中國畫轉型做出了重大貢獻,享譽當代中國畫壇。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1953年他的作品《最後的道路》被選入西北第二屆美術展覽選集,多幅作品屢次參加全國展覽,不少作品還參加了蘇聯、蒙古、維也納的國際展覽。1961年他擔任背影設計的水墨動畫片《牧笛》於1979年獲丹麥國際電影節金獎。1980年他擔任背影設計的電影《鹿鈴》於1984年獲蘇聯電影節最佳美術影獎、獲文化部優秀美術片及金雞獎。1980年至1982年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方濟眾畫集》,1984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方濟眾畫輯》。1985年菲律賓中國藝術中心收藏了他的作品《瀚海輕舟》。1982年和1984年,方濟眾兩次擔任陝西省書法、書畫院代表團團長出訪日本,舉辦書畫展覽。他的藝術作品廣受國內外人民喜愛。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2018年4月25日,方濟眾故居暨美術館落成並向廣大民眾免費開放。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院長趙振川、陝西省國畫院院長範樺、深圳紫荊書畫研究院院長郭光等省內外美術界的30餘位藝術家們應邀參加了開館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巍,特意為開館發來賀信。趙振川、範樺分別為故居題詞。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方濟眾故居暨美術館位於勉縣武侯鎮鐘樓村,在原址兩間廂房的基礎上修繕建設而成,由方濟眾故居、方濟眾美術館和美術愛好者寫生基地三部分組成。故居全部以舊時面貌和實物,展示了方濟眾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生活環境。美術館展出了方濟眾部分代表作品,以及“長安畫派”、陝西國畫院畫家部分書法作品和畫作40餘幅。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方濟眾故居暨美術館的建成,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也進一步豐富了武侯鎮省級文化旅遊名鎮的文化內涵。

從勉縣走出的國畫大師——方濟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