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扎心真相: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你是否常常陷入人際關係的泥淖?是否常常和家人、朋友、同事衝突不斷?是否總是憤憤不平,覺得身邊的人都很難相處?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本書將幫助你打開心結,穿過屏障直抵問題的根源: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這話乍一聽會讓人覺得被冒犯,但待你冷靜下來仔細琢磨,是不是發現真的是那麼一回事兒。

人際關係的扎心真相: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這是心理學中的一句至理名言,適用於任何關係!

比如說,
男人怎樣對你,是你從一開始就慣的、教他的;
孩子不聽話、軟弱不敢承擔責任,是你教育失當,從小寵的;

朋友無視你、忽略你,也許是永遠沒有主見的你讓人習慣性地忽視你;
同事不夠尊重你,拿你當軟柿子捏,也許是你畏首畏尾的樣子給了別人得寸進尺的機會……

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識中教會了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有的人教會別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會別人如何愛自己,有的人則教會別人如何傷害自己。

一個人只有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模式,他才會自然地做出改變。
所謂的人生模式,就是我們俗稱的“性格”或“習慣”,這些模式的背後,就是一個人的信念。
信念決定一個人的行為,而行為會導致結果。你今天所面臨的困境正是過去行為所創造的結果,而這一切都是由你所持有的信念所決定。人們內心的種種痛苦、迷茫、失望、疲累等等,都跟信念有關。

人生的痛苦也許千差萬別,但內在的模式大同小異,比如悲觀模式、內耗模式、痛苦模式、假裝忙碌模式、目中無人模式、指責模式、受害者模式、操控模式、恐懼模式、焦慮模式等等等等。從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中,你也許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並覺察出自己正在“運行”著的人生模式。

人際關係的扎心真相: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每個生命都可以奇美無比,就像,每個生命都可能平庸無奇一樣。關鍵在於,我們能否覺察並看見自己的人生模式,併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所以,當我們都在感嘆人生不如意,在抱怨命運不公之時,不妨問問自己——我是如何創造今天這一切的?我內在的什麼模式讓世界如此對我?

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我們不妨站在那些“無法溝通”的人的角度來看看,是什麼讓他們這麼難溝通呢?

有人曾做過一對夫妻的個案,這對夫妻覺得這段20多年的婚姻已經無法挽救了。當他們坐在他面前時,太太就開始說個不停:“我真的對他挺無奈的,這麼多年我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

有人好奇地問:“你對他都說了些什麼?”

太太好像是受到了鼓舞一樣:“那可多了,叫他少喝酒,他不聽;叫他少吃肉,他不聽;叫他多運動,他不聽。現在體檢結果顯示三脂高、膽固醇高。我一片好心給他煮紅薯粥,他倒好,居然把粥給倒了……”

坐在一旁的先生忍不住了,打斷道:“誰願意聽你的啊?我都快五十歲了,你總把我當作孩子,告訴我這不對,那也不對。我不想再多一個囉嗦的母親。在你面前,我好像一無是處,這樣的日子我不想再過下去了。”

這樣的日子,我想誰也不願意過。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辛辛苦苦地找到一個人,結果自己在他面前活得一無是處。就像網友說的,本來想找一個人為我遮風擋雨,沒想到所有的風雨都因你而起。這,也許是婚姻失敗的原因之一吧?

其實何止婚姻?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存在這樣的情形:

孩子不聽我們的,一和他說什麼就直接走進房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老闆不聽我們的,一提意見就會被認為是在找藉口,不關心員工,只知道盈利和賺錢;

朋友不聽我們的,明明是為他好,給他建議,可他寧願撞破南牆也不回頭。

真的是別人難溝通嗎?還是有什麼你沒發現的原因呢?

對方無法溝通?還是你讓到對方變得無法溝通

假如一件事,100分是滿分,一般情況下做到90分已經很不錯了。可是,作為父母、伴侶、領導、朋友,我們是習慣看到對方已經做到的90分呢?還是把焦點放在對方沒做到的10分呢?顯然是後者。

就像一個孩子考試考了90分,父母卻說:“為什麼不是100分?怎麼這麼粗心,連這麼簡單的題目也做錯,太差勁了吧?”站在孩子的角度,本來以為90分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沒想到卻遭到了父母的一連串批評。他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當你去批評和指責對方做得不夠的10%時,他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向你呈現他已經做到了的90%,於是,爭吵就會因此而起。其實,爭吵的雙方都是對的,只是因為雙方所站的角度不同,關注的焦點不一樣而已。

這就是“無論你說什麼,對方完全聽不進去”的重要原因,因為他正在全力以赴地證明自己是對的,他又如何能看到你的焦點呢?何況,一旦他同意了你的說法,就等於承認自己錯了。試問,又有多少人的自我價值高到可以坦誠地承認錯誤呢?

當你把焦點放在對方暫時做得不夠的地方時,你無形中已經把他放在了“錯”的位置,這自然就觸發了他的防禦機制,他的心門也就因此而關閉了。當一個人的心門都關閉了,你要如何與他溝通?所以,究竟是對方無法溝通?還是你讓到對方變得無法溝通的呢?

一句“我懂你”勝過千言萬語

沒有無法溝通的人,只是你暫時沒找到與他溝通的方法而已。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溝通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首先要去看到對方已經做到的部分,然後與對方一起探討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把他先放在對的位置,再告訴他還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這樣溝通,又有誰不願意聽你的呢?

生於大千世界,長在茫茫人海,我們每天都少不了與人溝通。其實,沒有難以溝通的人,只是我們全盤否定了對方,導致對方啟動了防禦機制,阻斷了雙方的溝通。只要你看見對方已經做得好的地方,把對方放在對的位置,讓他信任你,感覺放鬆又安全,他自然願意接受你的建議。無論是溝通、談判,還是與人相處,道理都一樣。

帶著一份誠意、幾分覺察和些許技巧,你就能輕鬆、智慧地與他人溝通。當一切觀點建立在“我懂你”的基礎上時,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而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