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光盤行動”還需“久久為功”

倡導“光盤行動”還需“久久為功”

小小一方餐桌,折射出人們餐飲習慣和文明就餐的理念變化。2013年,一場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光盤行動”席捲全國。作為以往食物浪費的“重災區”,自助餐領域備受關注。近日,記者陸續走訪了多家高端酒店、社會餐飲,發現相比前些年,實施6年的“光盤行動”從轟轟烈烈走向了細水長流,早已在寧波深入人心。(11月3日《寧波晚報》)

時至今日,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光盤行動”已經六年過去了,雖然“光盤行動”已深入人心,在酒店、飯館裡,很多人都能自覺養成“吃多少點多少”,亦或是“剩菜打包”的良好習慣,但還是有不少人仍然礙於“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不是在親朋好友面前“顯擺”,就是好“撐面子”,而不得不硬著臉面點上一大桌的大魚大肉。結果,明明知道吃不完,卻既不減菜,也不“打包”,望著還剩下大半桌的好菜,只得“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可見,厲行“光盤行動”還需“久久為攻”,還得繼續大力倡導。

就拿婚宴來說吧!如今,在城市裡,婚宴的檔次是一年比一年高。在大酒店裡,一桌酒宴往往至少要上千元,有的甚至數千元之多,各種菜餚也有二三十幾個。有時候,由於客人坐不滿,原本十人一桌的,最後只有五六個人在吃這一桌子的菜,結果可想而知,至少有一半的菜是吃不完的。而宴請的主人也往往礙於面子,不會主動去打包,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酒店的服務員把大半桌的“美味佳餚”統統一股腦兒地倒入泔水桶裡。

同樣,在農村裡,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人認為,舉辦婚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一輩子僅此一次,就是傾其所有,也要把婚宴辦得豐盛些。於是,婚宴上大魚大肉擺滿桌,客人吃不完了也就倒掉餵豬了。面對整桌整桌倒掉的菜餚,一些宴請的主人雖然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為了所謂的那點面子,表面上還是裝著無所謂的樣子,這真是“打腫臉充胖子”——活受罪呀!

在實際生活中,類似鋪張浪費的現象還有很多,雖然大家都知道“光盤”的好處多多,但往往在家裡能夠“做到”,而在外面宴請客人或擺喜宴酒席時卻就是“做不到”。其實,原因還是歸結於“面子”。在很多人眼中,“面子”永遠是排位“第一”的,永遠是大於“光盤”,大於“浪費”的。因而,“光盤行動”在很多時候依舊是一句口號,並未真正“落地”。

“光盤行動,人人有責。”“光盤行動,久久為功。”眼下,我們正在建設節約型社會,倡導節約,反對浪費。因此,筆者以為,只要人人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摒棄“面子”觀念,多些適度消費,多些理性消費,那麼,我們就一定能杜絕“鋪張浪費”的不良現象,“光盤行動”勢必會慢慢地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主流。

總之,一句話,倡導“光盤行動”還需“久久為功”。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