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看到俄羅斯總統普京、防長紹伊古,怎麼鮮有總理梅德韋傑夫的消息了呢?

開魯微新聞


在俄羅斯,總統主外,總理主內,近期敘利亞和國際軍事問題持續發酵,從外部來看自然普京和紹伊古的新聞就會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梅德韋傑夫就沒有拋頭露面,在俄羅斯的媒體當中,梅德韋傑夫還是有一定出鏡率的,甚至比紹伊古還要多。

之所以梅德韋傑夫近期出鏡率有所下滑,主要拜俄羅斯政府公務繁忙所賜,因為沒有辦法參與更多的外事活動。


眼下俄政府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經濟發展放緩,2018年俄經濟增長率是2.3%,年初俄經濟部表示今年經濟增長率預計是1.3%,結果一到下半年發現美國的貿易對抗加劇了經濟下行趨勢,世界銀行給出的預測是1%,眼瞅著快到年底卻達不成目標,負責內部事務的梅德韋傑夫多少是坐不住的。


比如上週10月21日到25日的五天當中,剛從塞爾維亞訪問回來的梅德韋傑夫就馬不停蹄的會見了白俄羅斯總理、烏克蘭反對黨成員兩個外事活動,參加了創新論壇和外事投資諮詢委員會等多個會議,簽署了網絡安全等多個法令,還跑了兩趟莫斯科州對SIBUR石化公司進行了視察。

而梅德韋傑夫除了俄總理的身份,另一個身份是“統俄黨”的黨魁,9月份“統俄黨”在地方選舉中出現支持率下滑等因素,給梅德韋傑夫敲響了警鐘,因為這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地方選舉和2024年的總統大選,所以在處理完政府事務之後,還得處理地方選舉後“統俄黨”在各地的一些協調與發展問題。


時至年關,年初目標沒有達成,主要忙於工作導致外事活動減少,是梅德韋傑夫近期在網絡上出鏡率少的主要原因。

至於紹伊古出鏡率高,主要是因為目前國際熱點大多圍繞軍事局勢,比如敘利亞問題、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美國打算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等等。要知道在去年3月份俄總統大選沒有軍事熱點的時候,紹伊古的出鏡率一週才會出現三四次而已,也沒有必要過度解讀,畢竟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還為時尚早,以普京的低調作風也不會輕易暴露候選人。


馬克觀察


不是最近,而是很長時間在國內各大媒體上都很少聽到梅德韋傑夫的消息了,這是為什麼?

首先,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有沒有注意到,自從梅德韋傑夫卸任總統後,我們就很少聽到他的消息了?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是他職位的變化,他由總統轉為總理,因為俄羅斯總統是一把手,總理可能連個二把手都算不上,所以,梅德維傑夫的媒體曝光率迅速減少,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其次,我們為什麼經常聽到普京、紹伊古的新聞?聽到普京的新聞,這是因為普京是俄羅斯的總統,而俄羅斯又是世界上的最主要的大國之一,並且普京還具有獨特的個人魅力,因此,普京在媒體上頻繁曝光。

除了普京外,俄羅斯最經常曝光的有兩個人,他們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為什麼他們兩個頻繁上鏡,這和分工有很大的關係,對於外國,我們更關注的是外交和軍事,對該國的內政我們一般不是很上心。而紹伊古和拉夫羅夫一個分工國防,一個分工外交,自然曝光率很高。我們最近關注的事情當中,拉夫羅夫出境的是聯合國大會,拉夫羅夫作為俄羅斯代表出席了本屆聯合國大會。紹伊古出境的則是普京的生日,紹伊古因為和普京私交很好,所以,普京的生日期間,兩人一起外出登山,過了一個非同尋常的生日。而梅德韋傑夫因為是總理,分管內政,而對於俄羅斯國家內部的事情,我們是一般不感興趣的。

最後,我們不關注梅德維傑夫,並不代表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的存在感越來越差,其實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因為他很受普京器重,而且還有過當總統的經歷,因此,他很有可能在普京卸任後,接替普京當上俄羅斯的總統,因此,對於這個接班人,普京肯定會重點進行培養。現在有傳言,未來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一體化後,普京將當上兩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而梅德韋傑夫將成為俄羅斯的總統,而這當中掌握實權的當然還是普京。


大國縱橫


可能很多人還在從各式各樣的新聞猜測是不是梅德韋傑夫去幹其他事了,但是我幾乎可以肯定:梅德韋傑夫已經被邊緣化了。


舉幾個例子,去年五月卸任的前開放政府事務部的部長米哈伊爾·阿貝佐夫被檢方指控貪汙40億盧布,據外媒報道,阿貝佐夫在被捕的時候情緒崩潰,要求給梅德韋傑夫打電話,為什麼他要給梅德韋傑夫打電話?因為他就是梅德韋傑夫的人


說拿掉梅德韋傑夫的人,就拿掉梅德韋傑夫的人,你說梅德韋傑夫從媒體上消失,還有什麼好說的嗎?

實際上又何止這位,包括前財政部長烏柳卡耶夫,基洛夫州州長別列赫都被抓捕,梅德韋傑夫作為俄羅斯總理,甚至無法保護自己的親信,他完全處於一種孤立狀態。


梅德韋傑夫實際上就是一個“模板”,是俄羅斯自由派的一個模板,梅德韋傑夫在上臺以後也著力想幹一些事情,比如說搞“開放政府”,而誰曾想在目前的俄羅斯,搞這個幾乎毫無意義,整個開放政府事務部在開業以後的幾年內,幾乎一件事情都沒辦成。


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的口碑並不好,在G8會議上,梅德韋傑夫喝的醉醺醺,還被媒體拍到了


對於今天的俄羅斯來說,恐怕沒有比這個更惡劣的,因為葉利欽時代,葉利欽也是自由派,葉利欽也是喜歡喝的醉醺醺的,而葉利欽執政的那些年,是俄羅斯人最不願意回憶的。


如果說前幾年,西方對於俄羅斯的態度更好一些,那說不定梅德韋傑夫會更加受歡迎,但是並沒有,西方的自由派對於梅德韋傑夫的上臺並沒有任何善意,直接導致梅德韋傑夫這種自由派在俄羅斯的支持率直線下降,說的再透徹一點:梅德韋傑夫之所以會上臺,很大原因是由於俄羅斯是想和西方搞好關係,既然西方已經翻臉,那還保留梅德韋傑夫幹什麼?


我覺得梅德韋傑夫能夠安安穩穩的讀過下半輩子,已經算不錯了,目前臺上的幾個,不管是拉夫羅夫,紹伊古,還是其他強硬派的人,都遠比梅德韋傑夫更受歡迎。


同時美國還做了錯誤的示範:對於小心翼翼巴結美國的庫爾德人,美國選擇了拋棄,而對於大喇喇不拿美國當回事的土耳其人,美國卻選擇了退讓,這將會更加刺激俄羅斯國內的強硬派的情緒。


李建秋的世界


這個提問的朋友,顯然是沒關注俄文或者英文報道中的梅德韋傑夫吧!他其實一直非常忙碌的。

梅德韋傑夫最近主要是忙兩件大事:

第一,他正在為歐亞經濟聯盟發展努力;

第二,他正在為俄白聯盟工作組推進。

這兩件事都是集中於經濟和國際經濟領域,這也是作為俄羅斯總理的梅德韋傑夫的本行。

覺得梅德韋傑夫的消息少,說明對歐亞經濟聯盟和俄白聯盟沒有太多關注度。

如果關注這兩個組織,以及這兩個組織和俄羅斯的互動,就會發現,梅德韋傑夫的出鏡率非常高,當然會高過防長紹伊古,有的時候甚至比普京出鏡率還高。

比如10月28日俄羅斯媒體就報道,梅德韋傑夫在莫斯科與哈薩克斯坦總理馬明見面。

他們談的什麼呢?就是歐亞經濟聯盟的事情。

因為這次歐亞聯盟政府間理事會和獨聯體國家政府首腦理事會從10月25日開始,同時在莫斯科舉行,這對俄羅斯和周邊國家發展經濟關係而言,是一件大事,梅德韋傑夫自然要親歷親為。

至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盟事宜,梅德韋傑夫一直在一手推動。去年普京和盧卡申科達成了建立加快聯盟一體化的工作組,梅德韋傑夫是俄方組長,下設很多具體的組織和項目。

梅德韋傑夫當然要更關注這些動向。

俄羅斯一直有傳聞,說如果普京2024年卸任總統後,有可能會成為俄白聯盟的最高負責人,換句話說,雖然普京不當俄羅斯總統了,但在這5年當中俄白聯盟如果有實質進展的話,普京會轉任這個組織的一把手,其實還是等於掌控實際權力。

為了普京卸任後的事情,梅德韋傑夫當然要上心。

不過這也是俄羅斯媒體的猜測,具體如何現在來看還是為時尚早的。不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加強一體化是個共識,梅德韋傑夫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也就是說,梅德韋傑夫依然是普京重要的左膀右臂,甚至不排除未來就是他接替普京成為下一屆俄羅斯總統。

至於紹伊古為什麼最近似乎出鏡更多?

一個原因是,普京確實信任他。

比如10月7日普京生日,就和紹伊古一起度過的。這說明雙方不只是過生日,還談了很多重要問題,特別是軍事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最近俄羅斯的很多事情都是與軍事有關。

比如土耳其針對庫爾德人的戰爭等。俄羅斯的很多態度都是作為軍事首腦的紹伊古來表態的,當然出鏡要比梅德韋傑夫更高。


木春山談天下


曾經當過一屆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曾經在國際政壇幹得風生水起,聲勢一點不比普京弱,但是當他轉任俄羅斯總理之後,可能是懈怠的原因,也可能是自汙自保的需要,梅德韋傑夫的聲音就小了很多。這背後究竟是他主動韜光養晦還是普京對他刻意壓制,就不好說了。

梅德韋傑夫是普京最親密的盟友,要不然當年普京也不會選擇他,幫助自己過橋,幹了一屆俄羅斯總統。不過梅德韋傑夫出任俄羅斯總統那幾年並不是簡單的傀儡,反而幹得非常出色。俄羅斯經濟穩定,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也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水平。梅德韋傑夫在國際政壇聲名鵲起,風頭甚至風頭蓋過了普京。正是出任俄羅斯總統那千年,給普京和梅德韋傑夫之間的關係埋下了隱患,雖然此後普京出任俄羅斯總統,依然任命梅德韋傑夫為總理,但是雙方不再像過去那麼親密。梅德韋傑夫連續傳出貪腐醜聞,甚至在公開場合被記者拍到玩平板電腦等怠政的行為。這很像是古代權臣自汙清名以求自保的一種做法。

害怕失去普京信任的梅德韋傑夫,現在當然不敢更多的宣傳自己,但問題的關鍵是他蟄伏的這幾年,能不能讓普京感到滿意。10年前人們談到普京的接班人,只有一個答案就是梅德韋傑夫,而現在這個隊列裡又多了國防部長紹伊古等一眾競爭者,梅德韋傑夫反而成為了可能性最小的一個候選人。究竟是普京通過這種方法保護和維護梅德維傑夫,避免他被外人抹黑和攻擊,還是已經將梅德韋傑夫排除出競爭者的名單,現在都還是未知數。

普京即便在2024年退休,他可能還會對下一任俄羅斯總統進行指導,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不希望一個很有經驗、實力很強的候選人出任俄羅斯總統。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梅德韋傑夫未來專注於統一俄羅斯黨的內部事務和幕後協調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俄羅斯總統,他恐怕是不會再當了。


衝擊時評


梅德韋傑夫不是俄羅斯的一把手,俄羅斯的一把手是普京,總統是普京,普京的威望高於梅德韋傑夫,普京的支持率高於梅德韋傑夫,梅德韋傑夫是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的一舉一動沒有總統普京那樣的影響力!

梅德韋傑夫,全名德米特里·阿納託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專業是法律,擁有法學副博士和副教授的頭銜,畢業後在列寧格勒大學任職。一個意外的機會教書先生梅德韋傑夫結實了索布恰克,索布恰克和梅德韋傑夫一樣,都是教書先生,唯一不同的是,索布恰克的資歷高,是法學講師,索布恰克已經準備競選聖彼得堡的議員,結果沒有人願意支持他,只有梅德韋傑夫一個人支持他!

索布恰克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沒有忘記梅德韋傑夫對他的支持,索布恰克當選聖彼得堡的市委員會主席之後,開始提拔梅德韋傑夫,梅德韋傑夫成為索布恰克的顧問,梅德韋傑夫和索布恰克一樣,從一個教書先生步入俄羅斯政壇。梅德韋傑夫為索布恰克服務期間,1991年,梅德韋傑夫認識了他人生中的另外一個貴人,這個貴人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當時的普京就是梅德韋傑夫的頂頭上司。

一朝天子一朝臣,索布恰克當選聖彼得堡的市長後,梅德韋傑夫跟著升遷,索布恰克連任失敗,梅德韋傑夫跟著倒黴,被迫離開政壇,返回列寧格勒大學繼續當教書先生。普京的命運和梅德韋傑夫剛好相反,普京在政壇混得風生水起,普京在“恩人”葉利欽的提拔下,1999年11月,普京被葉利欽任命為俄羅斯總理。普京飛黃騰達,成為俄羅斯的二號人物,沒有忘記好兄弟梅德韋傑夫,在普京的提拔下,梅德韋傑夫再次離開校園,普京任命梅德韋傑夫為俄羅斯政府辦公廳副主任。

普京的官越當越大,一個月之後,也就是1999年12月,俄羅斯葉利欽公開宣佈,普京擔任俄羅斯代總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普京升官,梅德韋傑夫跟著普京升官,梅德韋傑夫被任命為“總統辦公廳副主任”。2000年,俄羅斯舉行大選,普京非常信任梅德韋傑夫,讓梅德韋傑夫擔任普京競選小組的組長,在普京、梅德韋傑夫眾人的努力下,普京眾望所歸,不再擔任俄羅斯代總統,成為俄羅斯名副其實的總統!

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後,梅德韋傑夫擔任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擔任過總統辦公廳主任、第一副主任,擔任過普京組建的國家優先項目發展委員會的副主席,擔任過俄羅斯聯邦的第一副總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普京為了實現權力的過渡,為了再次掌權,開始和梅德韋傑夫唱二人轉,梅德韋傑夫成為俄羅斯總統,修改俄羅斯的法律,幫助普京再次出山擔任總統一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沒有普京的提拔,梅德韋傑夫至今可能還是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大學的一名教書先生,普京把梅德韋傑夫當兄弟一樣對待,提拔他,重用他,才有梅德韋傑夫輝煌的今天。普京給了梅德韋傑夫一切,只要普京在一天,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永遠比梅德韋傑夫高,梅德韋傑夫不會搶普京的風頭,不會和普京爭權奪利,梅德韋傑夫必須保持低調,維護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維護普京的尊嚴,這是規矩!

近日,梅德韋傑夫很忙,正在為亞歐經濟聯盟、亞歐經濟一體化而努力,正在加強俄羅斯和白羅斯之間的合作,親力親為,鞠躬盡瘁,梅德韋傑夫這麼努力,是在表現自己,梅德韋傑夫作為普京的好兄弟、好朋友,有意成為普京的接班人,計劃普京主動卸任後擔任俄羅斯總統!在俄羅斯,普京、梅德韋傑夫、紹伊古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都是風流人物,是俄羅斯最有權力的人!


老鱷魚觀天下


作為權力二號、政府首腦,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國內媒體和其他國家媒體上幾乎天天曝光出鏡的,只是沒什麼大事我們媒體就鮮于報道他罷了。當然,普京的一舉一動都受世界新聞界的關注,畢竟他是總統,對外來說是代表著俄羅斯這個國家。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今年54歲,是俄總統普京接班人的最可能人選。

梅德韋傑夫年輕時一直是個學霸,好幾任老師都評價他非常好學。梅讀大學時儘管成績優異拿了最高獎學金,但假期時他還當過門衛掙學費,他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家庭條件還不錯,但他有自己的理想。梅的愛情婚姻家庭也比較美滿,7歲時就認識了妻子,倆人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學。梅比較喜歡運動,喜歡繼身,另外還喜歡蘋果手機和攝影。梅德韋傑夫是個網絡達人,喜歡玩網絡,註冊過幾個帳號,還擁有幾十幾百萬粉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網絡紅人”。他至今還常喜歡在網絡上與粉絲互動,有時也秀一秀自己的好身材與帥氣。

梅畢業於國立聖彼得堡大學法律系,擁有研究生學歷和副博士頭銜,後來一直留校任教,1991年因機緣貴人而踏入政壇,後與普京成為同事,由於政治導師競選莫斯科市長失敗,梅退出政壇繼續從教直至升至副教授(教法律),他後來還經常懷念當老師的日子。

普京競選第一任總統時,梅德韋傑夫是競選事務負責人,普京當選總統後梅任俄重要經濟部門高官,1999年12月年正式被普京提名為總理,並高票當選。2008年被視作普京接班人代表統俄黨參大俄總統大選並獲勝,2012年卸任後又被再次當選總統的普京提名為總理,此次搭檔被外界視為俄中心權力“二人轉”。任中他推動了俄修憲,把總統任期由4年改為6年。從1999年至2014年,俄羅斯民眾對梅德韋傑夫的政績評價都比較高。



認識梅的人都評價他為人比較低調而清高,性格較孤僻,不喜歡與人交往。他任總統期間曾經主張建立俄“自由型政府”,比較親近西方。不過,普京第三個、第四個總統任期內,梅德韋傑夫的政聲並不太好,背上腐敗的名義,在2019年之前的前兩年,俄爆發多次針對他的大遊行,俄民意調查機構去年公佈梅的民意支持率僅為42%,但不妨礙普京對他的信任,繼續提名他為“新政府”的總理。

梅德韋傑夫是俄羅斯聯邦總理。總理幹什麼工作很多人並不是很明白。其實總理的權力很大,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人物。存存在總統(國家元首)的國家,其總理主要負責內政,是內政的最高長官(常稱為政府首腦)。古時候的宰相就相當於現在的總理(中央政府最高首腦)。古時候每個朝代都會出現“賢相”、“權相”,比如出名的有趙高(秦)、張良(漢)、諸葛亮(蜀)、司馬懿(魏)、魏徵(唐)、秦檜(宋)、高俅(宋)、嚴嵩(明)、魏忠賢(明)、和坤(清)、李鴻章(清)俾斯麥(德)等等。

內政是什呢?比如俄羅斯的內政就包括國家各部委、司法、各州、各自治共和國、邊疆區、自治州等的治理權,這些地方長官的直接上司就是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

在俄羅斯,總統當然是總負責人,也是地位最高,他代表的是俄羅斯,但具體處理日常政務的卻是總理梅德韋傑夫。俄羅斯總統的職責是政出其門,然後交由總理去執行,而總理則負責各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協調管理與決策。

總理的日常工作就是負責施政、監政、所以總理每天需要處理的工作都是非常繁重的。光各部和地方政府的文件每天就堆積如山,而且都需要總理先審閱,提出建議或命令,然後總理簽字認可後才拿去實施。不說別的,光俄羅斯國家層面的經濟事務、稅務、財政、民政等重要部門的事就夠梅德韋傑夫忙的,何況他還得處理地方政府的各種大事。雖然有幾個副總理在分管,但實際上還是總理在負責主要決策的。


除了工作繁重的內政,作為政府首腦梅德韋傑夫也負責一定的外交事務,比如接見外國政府首腦或出國訪問,與他國政府領導人共同商討兩國府的具體合作事務等。比如俄羅斯與外國訂立政府之間的經濟合作條約(如石油天然氣出口等)梅德韋傑夫都得出面處理。重要經濟文件不是簽字那麼簡單,而是經過漫長的談判才能答成,這期間總理梅德韋傑夫就非常忙,他得想出辦法儘量為本國爭取更多的利益。總理最重大的工作就是抓經濟、民生,因為這兩樣做不好,將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所以,如果沒有特別要緊的外部大事或內政,國際新聞一般不會報道梅德韋傑夫,因為非常敏感(內政)。當然,由於總統才是處理外交的主要人物,所以總統普京的曝光率就會遠高於總理梅德韋傑夫,畢竟總統代表整個俄聯邦。

梅德韋傑夫這幾年來的內政成績並不理想,因為完成不了上一屆政府的經濟建設任務。當然,這是克里米亞事件後受西方制裁所致,梅德韋傑夫也算是替了名聲在外的老大背了一頓黑鍋子吧!


梅德韋傑夫兩次被選為統俄黨主席至今,如果再次當選統俄黨主席至2024年,那麼他就有權代表統俄黨競選下一任俄羅斯總統,成為真正的接班人。

梅為下一任接班人的可能性很高,但不同的是他擔任總統時的幕僚團隊的五位核心人員(主張俄自由型政府的成員)卻因為“腐敗罪名”入獄而結束了政治生涯(有些被判20年)。他雖然沒有受到牽連,但自己的政治人馬幾乎已“全軍覆沒”了。雖然與現在的俄權貴階層大佬們幾乎沒什麼聯繫,但普京一直很器重梅德韋傑夫,多次高度評價他,還稱與他有親兄弟般的親切感。如果普京想再次競選總統,那已經再次受限於憲法了,所以現在他已物色了自己的接班人。據目前情況看,反對派、權貴寡頭兩派勢力好像在故意終結他們“二人轉”的再次發生,從這一方面來說,梅想勝利接下普京接班人擔子的事難度也比較大。


這段時間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曝光率高的原因是因為土耳其與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戰爭及IsI恐怖組織頭目被美國擊斃的事。這些軍國大事讓普京忙得連過生日都與工作夥伴紹伊古在一起工作(當然普京也不好不邀請紹伊古吃頓飯吧,因為工作忙,一忙下來就是一天,到飯點了還好意思讓紹伊克回家吃嗎?)。

總之,梅德韋傑夫很忙,出不出鏡媒體對他來說並不很重要,他現在的工作重點仍然是怎樣才能把俄羅斯經濟搞上來並把民生大事辦好。辦好這兩件大政事,他成為普京接班人的事就比較順理成章了。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俄羅斯就像一艘老舊而龐大的航船,船長普京決定航行的大方向,梅德韋傑夫卻彷彿埋頭幹活的輪機長,忙著查缺補漏,為大船提供續駛的內動力。

(圖:普京和梅德韋傑夫)

第一,俄羅斯外交以強硬風格和軍事力量為支撐,所以國防部長經常面臨媒體高光時刻。

國家運作無非是內政和外交。俄羅斯作為頗具影響力的世界大國之一,在國際舞臺上會經常性有所動作,一舉一動都在吸引全世界媒體以及公眾注意力,因此俄總統普京頻頻高光亮相併不讓人覺得意外。甚至在西方調查機構的問卷中,普京曾超越美國總統榮登全球最有影響力人物的寶座。

而俄羅斯對外交往的主基調就是風格強硬及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支撐。當今世界一超多極,很多事情仍然需要強橫的實力為話語權做背書。俄羅斯在東北亞、委內瑞拉、波斯灣與敘利亞發揮其影響力,跟俄具備強大的軍事底蘊密不可分。而俄羅斯軍事力量從低迷中改革和轉型成功,具體執行人就是國防部長紹伊古。

(圖:紹伊古與總統普京)

紹伊古在普京授意下進行俄羅斯軍事改革,使俄軍重新煥發出強大的戰鬥力,這在烏東、敘利亞戰場均有體現。俄羅斯外交方面一系列動作,都有軍事力量做背景板。 相應的防長紹伊古作為軍界第一人,在外界的曝光率和吸睛度就會高於忙著處理內政的梅德韋傑夫。

第二,總理梅德韋傑夫主持俄羅斯內政具體事務,在國際舞臺上出鏡率不高消息比較少。

在一個總統制國家,最忙碌的人其實並非總統,總統側重於頂層設計、掌控國家大方向,要說具體幹活的人還屬政府總理。

梅德韋傑夫身為俄羅斯政府首腦,幾乎所有瑣瑣碎碎的內政事務都要由他主持辦理。對外事務例如經濟援助、軍費臨時性開支也要經過政府來統籌。俄羅斯在美國製裁下經濟低迷,加上國內經濟產業結構失衡,先前由國際高油價帶動的增長模式已經陷入困窘。

(圖:梅德韋傑夫政務纏身)

梅德韋傑夫作為“大管家”,既要統合前蘇聯老地盤上的歐亞經濟體,還要苦心謀劃解決俄經濟財政面臨的種種難題,如失業率與養老金問題,這種“埋頭奉獻”真心不易!可以說沒有梅德韋傑夫替普京看攤,普京就無法在有一大堆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參與國際事務。

第三,別看梅德韋傑夫行事低調,他卻是普京最信重的副手,跟普京淵源深厚前程遠大

別看如今梅德韋傑夫聲名不顯,他卻是普京最為信賴和私人交情最深的得力助手。普京第一次兩屆總統任期到期,就選擇推舉梅德韋傑夫上位,由此可見普京對韋德梅傑夫的倚重。

(圖:連笑容都相似度很高)

梅德韋傑夫跟普京是同鄉、校友,所學專業都一樣,甚至兩個人同樣被提攜受惠的恩師也是同一個人,可謂是同門師兄弟。就連個人興趣愛好,兩人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他們都喜歡狩獵和打冰球。普京強勢高調,梅德韋傑夫低調踏實,彼此互補性很強。梅比普京年齡小13歲,五年後普京70多歲卸任,梅德韋傑夫卻60歲正當“年富力強”。

因此無論怎麼看,梅德韋傑夫都是普京接班人的最有力競爭者。眼下梅德韋傑夫低調,只是給外界的一種錯覺,綜合各方面因素梅德韋傑夫前程遠大,最有可能接過普京留下的俄羅斯權杖。


回馬一腔


梅德韋傑夫先生一直很活躍,只不過國內媒體一直很關注普京,選擇性地忽略了姐夫

其實梅德韋傑夫一直是公務繁忙,就在10月3日,梅德韋傑夫還出訪古巴,與古巴達成了一攬子關於能源和鐵路方面的合作協議,整個行程還是非常緊湊的。

作為俄羅斯政府總理,梅德韋傑夫主要負責俄羅斯國內事務,例如經濟、文化、科學、教育、衛生醫療、社會保障之類,關注的都是國內發展。而俄羅斯是一個總統制國家,外交等重大國際事務都是由總統負責,所以普京在國際新聞上的露臉率要遠遠高於梅德韋傑夫。而當年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統時,流量也是頂級的。

(梅德韋傑夫在擔任總統時,流量遠超普京)

作為普京最信任的人,梅德韋傑夫即是普京聖彼得堡大學的學弟,也是普京的老鄉,這兩人都曾是前聖彼得堡市長索布恰克的門生。

在1991年索布恰克當選聖彼得堡市長時,梅德韋傑夫出任聖彼得堡市政府對外聯絡委員會專家,負責索布恰克的媒體形象工作。而當時的普京則是擔任索布恰克的顧問小組主任,是梅德韋傑夫的頂頭上司,兩人因此結識並且關係極為密切。

(年輕時的梅德韋傑夫)

1996年索布恰克競選連任失敗,於是梅德韋傑夫便返回聖彼得堡大學教書,而普京則轉投葉利欽門下,繼續征戰政壇。

1999年普京出任俄羅斯政府總理,普及隨即邀請梅德韋傑夫出任俄羅斯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一職,梅德韋傑夫則立即辭去了大學教授職務,迅速走馬上任,重新返回政壇。

當年年底,俄羅斯聯邦首任總統葉利欽突然宣佈辭職,普京被任命為代總統,梅德韋傑夫也因此升任總統辦公廳副主任。

在次年的總統大選中,梅德韋傑夫助力普京成功當選。普京當選總統後,梅德韋傑夫繼續留任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

不過就在普京當選的當年,梅德韋傑夫便被調任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董事長,此後梅德韋傑夫便開始打理國家的經濟事務,一直幹到2005年,他被普京提拔為第一副總理兼俄聯邦國家優先項目發展委員會副主席。

到2007年,普京執政俄羅斯已經有了八個年頭,按照當時俄羅斯法律,俄羅斯總統的任期為四年一屆,且最多隻能連任兩屆。受限於憲法規定,普京暫時無法繼續擔任俄羅斯聯邦總統,於是在2007年普京便力推梅德韋傑夫代表統一俄羅斯黨參加2008年的總統大選。在普京的支持下,梅德韋傑夫順利當選俄羅斯聯邦第三屆總統。

在當時總統之後,梅德韋傑夫投桃報李,立即任命普京為聯邦政府總理,而在當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俄羅斯政府代表團也是由普京掛帥的,梅德韋傑夫對普京的尊敬可見一斑。

而就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格魯吉亞試圖收復被俄軍佔領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地區,普京聞訊則立即返回國內,指揮軍隊反擊格魯吉亞,從中也可以看出雖然普京不再是總統,但軍權還是握在普京手中。

不過在梅德韋傑夫執政時期,普京並沒有過多的對他進行干涉,即便梅德韋傑夫的許多外交政策並不符合普京的脾氣,但普京還是恪守了總理的職責,讓梅德韋傑夫成為一個實權總統。所以在2008年—2012年期間,普京的曝光率遠沒有梅德韋傑夫高,因為梅德韋傑夫是總統,職責覆蓋面更廣。

2012年,梅德韋傑夫卸任俄總統一職,普京則再度當選總統。

在卸任之前,梅德韋傑夫主持修改了俄羅斯憲法,將俄羅斯總統的任期從四年延長至六年,以延長普京的執政時間。而普京重新當選總統後,立即提名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理,兩人職位對調,繼續著合作關係。

如今兩人的關係依舊親密,甚至很多人都認為梅德韋傑夫將成為普京的繼任者。(梅德韋傑夫以總理身份出席第十三屆東亞峰會,不存在流量下降的情況)


千佛山車神



主管俄羅斯內政與執政黨黨務的普京副手、俄羅斯的二把手梅德韋傑夫,他工作本身的新聞比較少,加上他也很少搞行政首腦外交,出國的機會也比較少,出現在新聞版面上的頻率,尤其是外國媒體的機會,根本無法與俄羅斯最紅的三巨頭普京、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國防部長紹伊古相提並論,但至少到2024年5月7日,他都是俄羅斯的二號人物,位高權重。

普京是俄羅斯的元首,又是引人注目的世界級領導人,曝光率本身就很高,加上俄羅斯積極介入委內瑞拉、伊朗、利比亞的衝突,以及俄羅斯陷入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局勢難題等等衝突深淵,他的一言一行備受矚目,在全世界的曝光率堪比老美大統領。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的全球曝光率比肩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是因為委內瑞拉、伊朗一度瀕臨軍事衝突,俄羅斯介入得比較深。更重要的是在敘利亞戰爭、烏克蘭東部頓巴斯衝突中,俄羅斯軍隊都是主角,主管軍隊的紹伊古身影、言行必然出現在全球的新聞版面上。

俄羅斯軍隊雖然是世界第二大武裝力量,但其首腦——國防部長頻頻成為世界新聞的焦點,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說明俄羅斯過多地捲入世界的諸多軍事衝突,極大地消耗了俄羅斯的資源與國力,使俄羅斯的財政更加困難。

同時,俄羅斯每一年都舉行許多場次的大閱兵、大型軍事演習,向美歐為首的西方亮肌肉,扳手腕,反擊對方的遏制與進逼,也從側面說明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對西方的威懾力正在遞減,只能用數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

而作為俄羅斯的政府總理、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主席的梅德韋傑夫,主管行政與黨務,新聞點本身就比普京、拉夫羅夫、紹伊古少許多,即使有新聞,更多的是出現在俄羅斯的新聞版面上,而不是全世界的新聞版面上。

同時,俄羅斯比較少行政首腦的外交,梅德韋傑夫每年出國訪問的機會還不到普京、拉夫羅夫的零頭,也比國防部長紹伊古少很多,外國人自然比較少看到他的消息。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比較少行政首腦外交,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方面是俄羅斯的外部環境比較孤立,至少跟其他大國相比是這樣子的,行政首腦外交的空間比較小。

另一個原因是他曾經擔任俄羅斯總統,又長期是普京的副手,俄羅斯國內外都盛傳他是普京的潛在接班人之一,至少機會還是有的,作為潛在的儲君自然得低調再低調,不能喧賓奪主,搶了元首普京的風頭——這是官場大忌。

而紹伊古、拉夫羅夫都只是普京重臣,絕無出任普京接班人的任何可能性,做人做事高調一點能提高自己的威望,這是好事。同時,作為俄羅斯的國防部長、外交部長,想低調也做不到,畢竟俄羅斯不僅是世界性大國,更是世界諸多衝突的主角之一。

在普京還沒確定接班人之前,1965年出生的二號人物梅德韋傑夫低調一點,對他大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