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爱蹲厕

文 | 金何

蹲着如厕,还是坐着如厕?

老祖宗一开始因为建造成本的原因习惯了蹲厕,却不曾想蹲坑的方式才是生物链进化的最高阶形式。

“知道”(nz_zhidao)和你谈谈,中国人为什么爱蹲厕?

中国人为什么爱蹲厕

(ICphoto/图)

在蹲式和坐式并列的现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大家入厕的选项是重叠的。公厕抽水马桶如果能解决人们心理上的卫生阴影问题,很多人还是愿意坐下去的。同样老外也在尝试蹲厕的方式,以便更畅快的拉屎。

有一个段子,问: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区别是什么?答:城里人坐着拉屎,农村人蹲着吃饭。答案很直接,不过却中肯。农村人上厕所,几乎都是蹲着。

这样算算,至少一半以上的国人,对厕所的印象就是蹲坑。如果再加上城市各处的公共厕所,蹲厕几乎就遍布了中国城乡。虽说各个宾馆和酒店,越来越多的使用了马桶,可在网上关于使用蹲厕和马桶的讨论中,赞成蹲坑群体的比例依旧很大,并且不分城乡。

中国人为何对蹲坑情有独钟呢?

老爷坐,农民蹲

从古至今,中国人上厕所就是有坐有蹲的。抽水马桶虽是舶来品,但中国人并非没有坐着上过厕所。

古代宫廷和官宦之家,用的都是坐式马桶。椅子式的坐便器,马桶在下方,之后把粪便倒掉。明代宫廷节庆日举办宴会,一些官员内眷也能参加。为了方便这些小姐夫人上厕所,皇宫内会专门设置一些临时马桶供她们使用。庙堂之上的人坐着上厕所,也是得心应手的。

但古代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如果像达官贵人们一样使用马桶,需要时时刻刻处理屎尿,非常不方便。若是在固定的地方挖一个坑,每次不必处理粪便,而且积存起来还能当肥料使用,一举两得。

至于为何不在坑上建造一个坐便器,除了没有见过不懂得之外,建造坐式厕所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蹲厕。尤其在古代的农村,彼时没有发明出来水泥,坑式厕所的踏板,要么是木板,要么是石板。所有的建造材料都能就地取材,因此人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在坑上建造一个坐便器。

即使现代社会,某些建筑工地的厕所也是巨大的蹲坑。十几米深的大坑,坑上放置用水泥做成的长条形踏板,可以同时满足十几个人排队式的蹲坑。要是胆子小的,这样的厕所都不敢上。

再者,农村的蹲厕是露天型的,不少厕所只有简单的围墙没有顶棚。如果添置一把坐便椅,日晒雨淋很快毁损,得不断维护更换。相对于蹲着上,这显得十分麻烦。

坐便器建造成本高,粪便的收集和使用也是必须的,这两个关键因素,使得生活在乡下的人们,更青睐蹲厕。于是在岁月流逝中,蹲着如厕成了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习惯习俗。

民国之后,城市里有了居民楼,相应的也出现了上下水管道。然而不少家庭的厕所还是以蹲厕为主。

原因跟过去不无二致,由于抽水马桶的成本相对较高,而蹲厕便宜建造起来又比较便捷。彼时只在好一点的酒店和富贵之家才有抽水马桶。那时候拉屎是蹲着还是坐着,绝对能体现出阶级优越感来。抽水马桶也被冠之于“高级”、“文明”“卫生”等标签。而广大的农村地区,依旧延续着过去蹲坑的老习惯。

蹲或坐,只是习惯

这坑一蹲就到了现在。时下,城市家庭的马桶越来越多,农村不少翻修了新房子的家庭,也在自家的旱厕里装上了抽水马桶。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也明确提出,2018年至2020年要再建旅游厕所6.4万座。如今这个目标早已超额完成。但是在蹲和坐的问题上,人们产生了分歧。

中国人为什么爱蹲厕

(ICphoto/图)

抽水马桶用着虽然方便,但和其他很多带“洋”字的物品一样,都是在列强的枪炮声中传入中国的。由于当年自身的落后和弱小,外来强大文明的灌输,使得一些人形成了仰视其他文明的习惯。

诚然,农村的蹲式旱厕肯定没有抽水马桶干净卫生,但城市里经过改造具备了冲水能力的蹲式厕所,同样也能满足人们干净卫生的需求。蹲或坐,并非谁比谁更文明,只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而形成的生活习惯。

更何况,有些老外也想蹲着拉,他们还没那个能力呢。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说百分之百的亚洲人都能蹲下,而在美国只有13.5%的人有蹲下去的能力,这才有了亚洲蹲一说。

也正因为有这个能力,所以当初老祖宗选择蹲着拉屎才没有觉得不舒服。西方社会正好与我们相反,古罗马时代的不少公共厕所就是坐式的,大家一边坐着拉屎一边畅谈人生。不一样的选择,才形成了今天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如厕习惯。

屁股亲吻的膈应

如今,即使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还是喜欢蹲着上,原因是人们并不愿意在公共厕所里,与别人的屁股在马桶上做肌肤之亲。即使用卫生纸擦拭后垫着,即使有了酒精消毒功能,部分公众的心理还是难以适应。甚至有网友在国务院网站给总理留言,希望在公共场所增加蹲厕的数量。

毕竟,我们一开始就没有用坐式马桶的习惯,而上厕所又是并不卫生的隐私行为。当你想象着前一个人在这个马桶上做过后,又有多少人能毫不膈应的放下屁股呢?本来就有蹲下去的能力,加上蹲厕习惯源远流长,所以在公共厕所,人们的首选项肯定是蹲着。

坐屎难拉

还有的人完全不喜欢马桶,他们说坐着根本拉不出来,两瓣屁股挨着,坐屎吗?

关于这一点,科学家们也做过研究。数据显示,蹲着比坐着排便时间少三分之一。人类的直肠和肛门之间是弯曲成90度的,为的就是兜住屎。而在坐着入厕的时候,直肠和肛门之间还是有些弯曲,只有在蹲着时候,这个角度才能扩展到100到126度左右。角度越大,排便越顺畅。

看来,老祖宗一开始因为建造成本的原因习惯了蹲厕,却不曾想蹲坑的方式才是生物链进化的最高阶形式。

于是,一些精明的西方商家又发明出了蹲便椅这种东西。让那些坐着上厕所的人双脚踩上去,尽量把腿抬高。这样既解决了西方人不会蹲下去的尴尬,又能让人享受蹲厕时的快感。相比于咱们可以直接蹲下去,他们老外还真是脱裤子放屁了。

在蹲式和坐式并列的现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大家入厕的选项是重叠的。公厕抽水马桶如果能解决人们心理上的卫生阴影问题,很多人还是愿意坐下去的。同样老外也在尝试蹲厕的方式,以便更畅快的拉屎。

总得来看,中国人喜欢蹲坑,皆因源远流长的习惯习俗以及公共厕所里的卫生问题。如果说过去农村的旱厕是成本和观念问题,在当今蹲式厕所也越来越豪华的今天,蹲着和坐着上厕所,只是单纯的个人习惯。

除非你便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