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可以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榮譽感和安全感,但是,所有的群體都會是好的嗎?或者說,為什麼各式各樣的群體,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圍繞這個問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書一本研究群體心理的重要著作:《烏合之眾》。

1.《烏合之眾》的意義

《烏合之眾》是社會心理學領域中具有極大影響力的一部著作。

甚至可以說,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最有影響的,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

弗洛伊德說:“勒龐的這本書是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

這本書極為精妙地論述和解析了集體心態,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群體行為研究無法避開的傳世經典。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譯者:馮克利出版:中央編譯出版社

2.《烏合之眾》的主要內容

本書共分為三卷。

  • 第一卷,主要內容寫的是群體的心理

包括群體心理的一般特徵及其形成原因,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群體的衝動、易變和急躁,易受暗示和輕信的特點等內容。

勒龐認為,群體情緒誇張與單純。他分析了群體何以偏執、專橫與保守,闡述了群體的觀念、推理和想象力。

勒龐認為,群體的觀念分為來去匆匆的觀念和具有極大穩定性的基本觀念兩種,群體沒有推理能力,無法表現出批評精神。之後寫到,群體的想象力強大活躍且非常敏感,群體信仰所採取的宗教形式。

  • 第二卷,群體的意見和信念

勒龐論述了決定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中的間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間接因素是指這樣一些因素,它能夠使群體接受某些信念,並且使其再也難以接受別的信念。

比如種族、傳統、時間、政治、社會制度、教育。直接因素是形象、詞語和套話,幻覺,經驗,理性。

勒龐定義了群體的領袖是什麼樣的人,認為這些人充滿了活力、持久而強大的意志,並歸納出群體領袖及其說服的手法。領袖的動員手段就是斷言、重複和傳染,其名望隨之而來。

勒龐探討了群體的信念和意見的變化範圍,探究了群體意見的多變。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 第三卷,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在勒龐的理論中,群體分為異質性群體和同質性群體。

他將群體進行分類,研究了犯罪群體、刑事案件的陪審團、選民群體、議會等各具特點的群體。

全書結尾處,勒龐闡述了自己對種族、文明、烏合之眾之間相互關係的看法。這部分中對於不同民族文明的輝煌與衰亡的生命週期的描述非常有趣。

作者勒龐通過層層分析、逐步論述,顛覆了我們對於群體的認識。

他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個性就會消融,理性消失殆盡,是非黑白模糊,群體的心理和思想開始了絕對的統治。

3.《烏合之眾》的重要觀點

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採取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
群體是個無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擔責任。這樣一來,總是約束著個人的責任感便徹底消失了。
群體對強權俯首帖耳,卻很少為仁慈心腸所動,他們認為那不過是軟弱可欺的另一種形式。他們的同情心從不聽命於作風溫和的主子,而是隻向嚴厲欺壓他們的暴君低頭。他們總是為這種人塑起最壯觀的雕像。
群體沒有推理能力,因此它也無法表現出任何批判精神,也就是說,它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群體所接受的判斷,僅僅是強加給它們的判斷,而絕不是經過討論後得到採納的判斷。
影響民眾想象力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們發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掌握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群體最想得到的,並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他們非常渴望服從,本能地臣服於自稱為他們領袖的人。
群眾會把跌下來的英雄當作是自己的同類,為之前對他的卑躬屈膝進行報復。
群眾不管需要別的什麼,他們首先需要一個上帝。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4.如何評價《烏合之眾》?

這本一百多年前的書,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時代侷限性。

書中有些立場偏激和極端,有些論斷不免武斷和輕率,有些觀點明顯錯誤,全書關於群體及其特徵、心理和影響的論證,並不是很嚴密,有些地方存在種族主義之嫌。

但是瑕不掩瑜,《烏合之眾》堪稱傳世之作,其中不乏諸多亮點。

這本書最突出的意義在於深入研究了群體心理的現象,發現並提出了群體無意識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也沒有解決,探究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我覺得對於《烏合之眾》的評價,下面這個很中肯:

一本廣為流行的書;對勒龐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一再表現出實際意義;絕對談不上完全創新,嚴格地說也不正確;與作者的任何求知行為相比,表現最佳時也只能算較好,最差時也不算很糟;字裡行間與字面上有著同樣多的意義;眼光時而偏於一隅時而放眼全球;既有預見又觀念落後;在實踐中有效地利用著歷史,又從原則上否認它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當時表現出人類行為共同特點的重要的事件中概括出了一些這樣的特點;還有一些並不影響其本質的烏七八糟的意識形態怪論——這就是勒龐的《烏合之眾》,一本仍然值得一讀的書。——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墨頓在《勒龐的的得與失》中的觀點。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5.《烏合之眾》的讀書感想

1)本書對於群體心理的觀點可謂石破天驚。

人類歷史,無論東西方,群體的發展是社會、國家的基礎。但是,我們一直以來,卻未能較為準確的定義群體和群體心理。

這本書讓我們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何謂群體,群體有著怎樣的獨特心理和無意識狀態。

全書的論點和結論,為後人的群體心理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烏合之眾》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其理論穿越百年曆史之後,在一定程度上看來,依然較好地詮釋了社會現實,充滿現實諷刺意義。


2)群體之間相通的,不只是心理,還有想象。

“無論是以前的宗教幻覺,還是今天的哲學和社會幻覺,我們夢想中的產物,使各民族創造出了最輝煌的藝術和最偉大的文明。”

群體的心理讓個體緊密連接,為群體賦能;群體的想象讓群體看到遠方,讓群體造勢。

無論是群體、團體還是社會,我們都身處一個巨大的想象共同體中。如果沒有想象,群體可能會徘徊和迷茫,成為真正的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3)群體從來不是烏合之眾,但烏合之眾都是來自群體。

作者受時代侷限和研究方法的影響,他筆下的群體基本是以烏合之眾的形象展現的。但是我覺得,群體和烏合之眾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二者的區分,主要在其所作所為和作用影響上。

像憤怒的暴民、惡貫滿盈的犯罪集團之類的群體可以認為是烏合之眾,但是同仇敵愾的群眾、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軍人、齊心協力的創業團隊,又怎麼能用烏合之眾的簡單概念去定義呢?

是不是烏合之眾,關鍵在於準確把握其組織構成和歷史作用。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4)深處群體之中,我們也要盡力保持自我和理性。

我們人類,就是群居動物,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我們依賴群體而生存,時代發展,讓我們個體愈發能好好生存、生活。

可是,沒有誰能獨立到一個人悠然於世,我們依然存在於這樣那樣的群體之中。

《烏合之眾》的意義,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在於對個人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的警示和珍視。

我們不是大機器所屬的螺絲,在群體之中,我們也是一個具體而真實的個人。

我們要努力避免被群體的無意識所裹挾,在群體的不理性行動中隨波逐流。

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況,不盲從,我們都要保持彌足珍貴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精神。

《烏合之眾》:不盲從,活出與眾不同的自我

時代浩浩湯湯,群體分分合合。時至今日,群體依然存在,群體的無意識行為,依然時不時地掀起波瀾,成為社會熱點。

但更多時候,是獨立自主、積極向上的人們聚合成的團體,在以自己的努力,推動時代車輪前進。

當下的我們,不是烏合之眾,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人,普普通通。我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得失困惑。

即便再普通,在璀璨的時代裡,我們每個人也與眾不同。

新的一年裡,希望大家都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