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軍團的組建

羅馬人會根據與同盟國之間的條約來規定同盟國參戰的人數。

與同盟國士兵一起構成作戰軍團

按照出兵的比例,一般羅馬與個同盟國各自出動一半的兵力,因此作為盟主的羅馬出兵是最多的。

就拿公元前225年,因與高盧作戰的情況來說,當年羅馬徵集了四個軍團進行補充。這一年羅馬軍隊構成如下:

羅馬市民兵:步兵20800人,騎兵1200人,合計22000人。同盟國士兵:步兵30000人,騎兵2000人,合計32000人。另外保護西西里行省的羅馬市民兵:步兵8400人,騎兵400人,合計8800人。

由此,當年羅馬市民兵合計:30800人,同盟國士兵合計:32000人。基本羅馬市民兵和同盟國兵力比為1:1。

羅馬軍團的指揮官通常由羅馬人擔任,不僅僅因為羅馬是盟主,還要承擔更多的義務。按照執政官的要求,羅馬市民兵和同盟國士兵會在規定時間到規定地點集合,之後要向作為最高指揮官的執政官宣誓,嚴守戰鬥紀律。

來自各同盟國的士兵集合完畢之後,分別由同盟國的指揮官帶領,在執政官召集的作戰會議上,同盟國的指揮官列席參加。

羅馬市民軍團的戰術

市民兵根據納稅義務的多少,分成五種:

第一是由600名騎兵組成的騎兵隊,分成若干小隊,每小隊30。第二是輕步兵,由資產為第四和第五階級市民構成,士兵數量為2400人。他們攜帶的是輕武器,多數情況下打前衛或是遊擊作戰。而羅馬人的主力是重步兵,由羅馬市民中的中、上層階級組成,在第一、第二、第三階級中出身的人編入重步兵。屬於第四階級的人有時候也會被編入重步兵。

在作戰的時候,軍隊通常分為前後三排。

第一排為“新兵”,年齡通常17歲以上,以缺乏戰鬥經驗的市民兵組成,為2400人。

第二排為“熟練兵”,他們是羅馬軍團的核心,當前面第一排士兵被對方衝散時,他們要挺身而出,阻擊對手並擊敗對手是他們的主要任務。

第三排是“老兵”,由40歲上下到45歲的現役中年齡最大的士兵組成。他們體力不佔優,但是經驗豐富,由他們擔當後衛是羅馬人的通常做法,為1200人。

“新兵”、“熟練兵”、“老兵”分別為三個中隊,每個中隊會分成20個小隊,這是羅馬軍團在戰鬥中能夠機動靈活的原因。“新兵”和“熟練兵”每個小隊由120人組成,“老兵”由60人組成。這樣羅馬軍團最小的戰鬥單位就是“百人隊”,帶領小隊的就是“百人隊隊長”。

與執政官和軍官的選拔不同,百人隊隊長是由小隊投票選舉產生,通常有一定戰鬥經驗的人會當選這樣的下級軍官。在兩個軍團加起來的60個百人隊長中,得票最多的前12人和騎兵隊長可以參加執政官組織的作戰會議。

羅馬軍團的百人隊隊長不只是純粹的下級軍官,他們是羅馬軍團的中堅力量,是戰鬥在小隊的前面,率領士兵衝鋒陷陣的一線指揮員。

羅馬士兵的裝備

公元前3世紀以前,羅馬士兵的裝備費用由士兵自己負擔。在公元前3世紀之後羅馬出於統一軍容的需要改成國家配發裝備。

輕步兵的武器是劍、標槍、盾及簡單的頭盔、護胸和輕便的軍靴。

羅馬軍團的組建

羅馬輕步兵

盾牌直徑90釐米,頭盔、護胸和靴子都是皮製的,頭盔上有裝飾物,頭盔上一般都有裝飾物,因為羅馬士兵一般比較矮小,相對於日耳曼人和高盧人來說,於是這些裝飾物就讓他們顯得高一些。

標槍非常細長,越往前越細,這種標槍基本都是一次性的,投出去之後就不能再回收利用,即便落到了敵人手中,敵人也不能拿來用。

羅馬軍團的組建

羅馬重步兵裝備

重步兵頭盔為鐵製或者銅製,上面有50釐米左右的長羽毛作為裝飾物。胸甲不僅防護正面的胸部,也防護背面,用薄鐵片或者厚重的皮革製作而成,護腿材料也相同。重步兵使用的盾牌為1.25米*1.5米的大橢圓盾牌,外周用鐵增強了其厚度,其餘部分成弧形,中間凸起,便於躲避敵人投擲的石彈、標槍以及砍過來的劍。

直到公元前250年西庇阿對劍進行改良,在此之前羅馬士兵的劍鬥士細長的,通常都是刺殺而不是砍殺。公元前250年西庇阿引進了西班牙土著使用的雙刃短劍。

以重步兵為核心的羅馬軍團裡,騎兵一般比較少,戰鬥力較低,騎兵的裝備由國家負擔,不過騎兵一般來自富裕階層,因為在古代來說,學會騎馬本身就是一個成本非常高的技能,只有家庭中有一定的資產的人才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習得馬術。

羅馬軍團的組建

羅馬騎兵

古代的羅馬沒有馬鞍,馬鞍是中世紀的發明,會騎馬不一定就有戰鬥力,所以羅馬軍團的騎兵通常是用來傳令或者偵查,在戰場上也就起到追擊被擊潰的敵人的作用,兩個軍團的騎兵也只有600人,這個數量也很難形成戰鬥力。與步兵裝備不斷地改良相比,騎兵的裝備基本模仿了希臘騎兵的裝備,只配備了胸甲、頭盔、劍、槍和圓形盾。

羅馬軍團使用騎兵的方法,不幸成為了後來漢尼拔攻擊羅馬軍團的最大軟肋。

參考文獻:《羅馬人的故事》 鹽野七生

ADCOCK,F.A.,The Roman Art of War under the Repiblic,Cambridge,1940.

ASTIN,A.E.,Scipio Aemilanus,Clarendon Press,Oxford,1967.

AYMARD,A.&AUBOYER,J.,Roma e il suo impero,Firenze,1958.

BADIAN,E.,Foreign clientelae 264-70 B.C.,Oxford,1958.

BARBAGALLO,C.,Classi,partiti e legge nella repubblica romana,Pisa,1974

CICCOTTI,E.,La guerra e la pace nel mondo antico,Torino,1901.

EARL,D.C.,Tiberius Gracchus:A study in Polotics,Latomus,Bruxelles,1963.

HALL,U.,Notes on M.Fulvius Flaccus,1977.

ROMANELLI,P.,Storia economica e sociale dell'impero romano,Firenze,1933.

ZANCAN,P.,Mitridate Eupatore,Venezia,19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