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缺席重要峰會,東南亞多國開始動搖:還要繼續跟著美國混嗎

據美國CNBC新聞報道,上週末在曼谷舉行的亞太地區峰會上,美國總統並沒有如期參加會議,而白宮方面的聲明宣稱,美國參加的東盟峰會的代表團將由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帶隊參加,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做為特使出現。

美國總統缺席亞太峰會,使得美國此前一直吹捧的“印太戰略”的實施受到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雖然美國方面仍然宣稱“印太戰略”為核心戰略,將要在資源方面優先進行保障,但是此次峰會之中其最高元首的缺席使得上述聲明缺乏基本的說服力和誠意。

美總統缺席重要峰會,東南亞多國開始動搖:還要繼續跟著美國混嗎

美日印三國為核心的印太戰略遭遇狙擊

毫無疑問,美國國內的政治鬥爭不僅僅制約了總統的行為,還使得美國國家戰略的實施受到了不利的影響。同樣是在上週末前幾天,美國參議院通過對現任領導層非常不利的彈劾案,顯然此次政治狙擊打亂了美國領導人的近期訪問行程。

而上述彈劾案作為標誌,也預示著美國的政局內鬥迎來了新的高潮。

美總統缺席重要峰會,東南亞多國開始動搖:還要繼續跟著美國混嗎

眾議院的爭鬥折射了美國政局現狀

與分身乏術的美國政治人物相對應的,是東亞地區美國盟友們的懷疑和動搖。隨著中國在內的一系列新興經濟體在東亞的快速發展,使得東亞各國開始重新思考其外交政策。

美國真的好用管用嗎?相信此次峰會期間這個問題從很多動員領導人的腦海裡閃過。

是的,遠在天邊的美國憑什麼要管你亞洲小國的未來?即使他願意管,隔著萬里大洋他又是否能像及時雨那樣出現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美總統缺席重要峰會,東南亞多國開始動搖:還要繼續跟著美國混嗎

俄羅斯海軍的打擊能力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對於美國而言,在亞太地區的佈局速度放緩很有可能使得戰略博弈的天平朝著其戰略對手方向傾斜,比如說俄羅斯。

在10月底,俄羅斯成功完成了其新型潛射彈道導彈的試射,標誌著其新型核潛艇和新型武器的結合已經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與此同時,鄂霍次海的俄羅斯堡壘海區建設也迎來了新一輪的高潮。在美國的家門口,終於出現了令美國高層難以入眠的恐怖打擊力量。

美總統缺席重要峰會,東南亞多國開始動搖:還要繼續跟著美國混嗎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好日子”到頭了

在美國眾多盟友之中,“哭”的最慘的恐怕當屬日本。日本正面的俄羅斯的戰略打擊力量的增強意味著其將同步加強鄂霍次海的軍事部署,北方四島的所謂主權爭議問題還有沒有得談不說,日益強大的俄羅斯海軍還將擁有在日本海更大的話語權,海上自衛隊的活動空間將逐步被壓縮。

雪上加霜的是,在對美國單邊主義政策上的錯誤的盲從決策,使得日本同其東亞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關係出現了退步,日本國家利益在此輪地緣博弈之中輸了個痛快。

然而,恐怕哭是哭不醒的,對於美國的部分忠實盟友而言,即使到了山窮水盡那天,對美利堅的迷夢怕是依然難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