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剛過了40,收到總部人事來信,要求自己與人事部門談離職。你怎麼看?


剛過40,收到總部人事來信,要求你與人事部門談離職,這就表示公司要你離職是板上釘釘了,人事會給你兩個選擇,一個就是你自己主動辭職,公司不賠償。一個就是合同期滿不續約,會在你離職期間給你降薪讓你難堪。


我有個認識的朋友,她應屆生畢業進入公司的時候正好人事部門有空缺,於是她便被抽調去了人事部門實習。她剛進去的時候只是被分配了一些類似複印,跑腿的工作,過了幾天以後,人事部經理有些招聘和解僱的工作也會叫上她。


有一次她放工後大家出去吃飯聊天,她沉默寡言一晚上沒說啥話。問她原因,她說今天人事部經理解僱了一批員工,年齡都在40歲往上,整個現場沉默的讓人抑鬱。許多員工在經理辦公室說完話後都是低著頭出門。


其中有一位大姐在出了門後倚在門框上幾乎脫力,她抹了抹眼睛,突然又推門進去,門沒有關牢,坐在門口辦公桌的朋友聽到了對話,大姐說“林經理,你和領導說說吧,你看看我都幹了十幾年了,從來都是按時上下班,連病假都不請啊,領導叫做什麼就做什麼,讓加班從來沒有怨言。沒有功勞我也有苦勞啊。”說完她抹了抹眼淚繼續“現在一斤萵苣都5塊錢了,黃瓜都要3塊了,我老公一直不停地換工作,我孩子才上初中啊,他們老師辦的培訓班又要交錢了。”


林經理公事公辦地說“胡大姐,我理解你的難處,你們領導也很體諒你的苦處,但是這些都是上面大領導的意思,我們也是照章做事啊,胡大姐你也體諒一下我們吧。”


接著是難堪的相對無言。


胡大姐走出門看到我朋友看著她,不由臉上羞愧,喃喃說道“早早晚晚作死做活也沒用的,把人當垃圾對待,不值錢,真不值錢啊。”


這次裁員活動因為涉及人數過多,許多員工甚至去市長辦公室鬧,但是幾個月過去,領導想要裁剪的都裁剪掉了。

這其實說明了幾個問題:

1.許多崗位只是需要一個人而已,是誰在這個位置上並不重要,越年輕越便宜越好。


2.在職場上要重視自己,投資自己,努力增強自身實力,炒掉老闆。


職場力哥


說說我的故事。

我81年,38歲,此前在一家民企房地產公司做營銷副總。

做夢也沒想到,公司從欠薪到被裁員,竟然只用了一個月。

2018年8月,公司賴以維繼的金融業務意外的暴雷了。

消息不脛而走,有人放風說,這月工資發不出來了。

一語成讖,發薪日,工資卡選擇了沉默。

隨後的幾天,大家都想著了魔一樣的刷著手機銀行APP,期盼著工資可以不期而遇的到來。

然而,工資卡就想死了一樣,沒有一絲變動。

大家四處向兄弟公司打聽狀況,才得知了一個可怕的事實,有的兄弟公司竟然已經欠薪4個月了,並且已經走仲裁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的心態變了,從一開始調侃,變成了焦慮,再又變成了恐慌。我我雖然緊張但並不惶恐,我堅信領導說的一番話,公司會先裁掉未轉正的新員工、老員工如果要裁,必須賠償N+1,那樣的話,倒也有的談。況且,憑藉我這麼多年來跳槽的心得,世上沒有完美的公司,每個公司都有起伏,當初曾認為風雨飄搖、資金鍊斷裂的新能源公司,到現在也都活的好好地;當初被迫離職的物流公司如今仍舊如日中天,所以,我堅信,這一次一定要挺過去,即使是一時欠薪、降薪,只要撐過去,一切依舊會風平浪靜。

正當同事們殷切的期盼著拖欠的工資到來的時候,公司裡面的氣氛驟然惡化了。

這天,大家剛到公司不久,我同組的Adam突然被人力叫走了。

一股不祥頓時瀰漫開來。

一條微信消息倏地從我的手機裡蹦了出來,是人力的Cathy發來的。

“我要離職了!”

“!!為啥?”

“我們領導剛和我們部門談完,試用期的都要走,剩下的自願去留。”

“啊,你能力這麼強,為啥要走?”

“領導說,現在走還能把之前欠薪的績效和工資發了,9月再走,就未必能發了。”

“啥意思?”

“意思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現在走,沒有賠償麼?”

“賠償?想什麼呢!能把欠薪給結了就謝天謝地了我。”

“這不合法啊!”

“切,合法?要合法就沒欠薪了,公司遇到了很大的危機,不會有錢賠償了”

“那,如果不走呢?”

“不走的,工資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發了……”

我對Cathy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震驚不已,剛來的走要來,但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我頓時心慌了,似乎又回想起了10年前金融危機,但那個時候我還年輕,等幾個月還會東山再起。

但現在,我已將是年近40的中年,是職場中最尷尬的年齡,很多企業的紅線就是卡在這裡,而且人往高處走,做到現在,我已經不願意更不能往下走了,我甚至不願意再去為了一份工作而刷簡歷、跑面試。

但如果這個曾被我當作長久之地的公司卻在這個時候倒下了,那麼我就不得不面對可怕的現實,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我必須重新回到求職的可怕輪迴裡。

Adam談話回來了,表情很平靜。

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問,憋了半天,改來改去,才在微信上打了一句:“樓下買水麼?”

對面的Adam一直在盯著手機,對話框一直在顯示“對方正在輸入……”,卻遲遲不見回覆。

我正像繼續搭訕,Adam的回覆卻來了:

“人力和我談了,勸我主動離職,離職的話可以在下月底拿到欠薪,不離職的話,工資減半,不定期發放,我剛才問了老闆,老闆的意思是,公司遇到困難了,讓大家趕上了,以後好了有機會再回來,這意思也是不想留我了,看來,兄弟我是非走不可了。”

看到Adam的回覆,我心中的最大的憂慮也被坐實了,看來這次不僅是涉及到新員工,連老員工也在劫難逃了,而這這個比例達到了恐怖的60%。

我已經無心顧及他人,恐慌戰勝了一切。

一週後,留任名單下來了。

我成為了僥倖留下來繼續善後的那40%。

然而,工資依舊沒有發,留下來的人,都在一邊若無其事的工作,一邊打探著各種消息,大家不約而同的將“審判日”再次定在了9月15日,也就是下一個發薪日。

那也是公司各種途徑給到的消息中,明確要發一筆工資的日子。

如今,我已經快4個月沒有工資進賬了,但是我依舊不敢辭職。並不是不想走,而是大環境不好,再加上年高薪貴,真的沒有企業願意用我。所以,即使被惡意欠薪,也咬著牙堅守,畢竟還有地方上社保。

這就是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本以為混到了高位,就可以養尊處優,誰成想,這一切不過都是海市蜃樓,經不起一點點的風浪。

所以奉勸年輕人,一定要未雨綢繆,及時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豐富自己的被動收入,不要像我一樣,淪為毫無尊嚴的職場跪族啊。


大鵬故事繪


說句實話,40怎麼看呢,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能力,40是一個尷尬的年齡。

我是做採購的,在公司做了十二年,今年40了。去年公司效益不好,使用些小手段趕人走。我呢,也是去年十月,公司領導找我談話,說有人舉報我收供應商好處,鑑於此,給我兩個選擇,一是自動離職;二是給我調一下崗位,在庫房工作,工資4500,扣之前。

我覺得很不服氣,要求公司調查。那領導給我說了好多,作為採購,公司給你找毛病太容易了。雖然最後我沒同意調崗位,但工資給我降的不少。

想想這些年,心裡很有不甘,做個庫管心裡真是想不下去。但遇到這麼無恥的公司也是倒黴。

單位待著幾個月,每天沒事,也發著不多的工資。單位也不主動辭退你,要賠償沒有。

今年覺得太浪費人生了,直接辭了。沒必要耗著。

現在自己幹,代理北京一家工廠的產品。就是賣些儀器箱插箱、機櫃,仿威圖的箱子等,還有非標訂製,帶圖加工等。

開始沒什麼生意,希望自己能堅持下來。

看到這個,有能用上的朋友,可以支持兄弟一把!感謝🙏!


來回飛的大象


2017年12月,42歲在中興公司任職六年的歐某,接到公司通知,說上面己經定下來了,讓他離開。他可能不知道怎樣面對幾百萬的房貸,全職的太太,嗷嗷待哺的兩個孩子,幾個需要贍養的老人,所以選擇了從高處縱身躍下,用這樣無奈又悲劇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我1987年出生,今年32歲,雖然還不到40,但似乎己經隱隱嗅到了那種無奈的味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進職場,甚至有很多00後都已經出來打工創業。我們的社會真的太快。我同樣揹負著幾十萬房貸。孩子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總感覺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事情讓家庭更安全更幸福一些,卻鼓不起足夠的勇氣,萬一走出去這一步失敗了,孩子再向我要心愛的玩具,想去學習些興趣班的時候,我該如何回答?所以每一次都是麻醉自己,再等等吧,等手頭的資源再寬裕一些再說吧。

很多時候下班回到小區樓下,我都喜歡在車裡自己坐一會。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上車之前,我是別人的下屬,也是別人的上司;下車後,我是別人的老公,別人的父親,別人的兒子。只有這個時候,我才感覺我是我自己。我可以想想我該怎麼帶著家庭走下去。

想來想去,覺得關鍵還是提高自己的性價比吧,讓公司的高層覺得,給自己這些薪水還是相當划算的,其實這應該也算是職場競爭力的來源吧,畢竟你的回報和你能創造的價值基本是成正比的。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是覺得會去闖一下,方向的話,我自己計劃會在我所在的行業諮詢顧問的方向,因為下個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但如果明天我也收到公司的通知,告訴我可以找人資去談了。我可能也會不平靜一下,但是也不會特別過激,萬不要像中興那位歐哥十樣衝動。我可能會很認真地和公司人資去談,如果木已成舟,那發脾氣沒有任何幫助。不如想辦法為家庭為自己在這個公司爭取最後一筆福利。

然後呢?我也不知道。別說40歲,就是35歲以上再找工作,機會也不會多了。所以,趁著還有幾年,也是時候把走出去重新提上日程了。

天地為爐,芸芸眾生,誰不是在苦苦煎熬。抱歉,整篇文字負能量爆棚,只是看到這個話題不免有些觸動。祝大家都好運!


風雨同舟質量人


有時候離開反而是一種解脫,我也是剛離職,以前在同學的公司做了幾年,說實話太累,還不好意思說不幹,而且從去年初開始他媳婦明顯的對我不信任,處處提防我也不知道提防啥?到了8月份他們兩口子基本就不怎麼和我說話,每天辦公室把你當做透明人,我也是脾氣倔我一早趁他們沒來公司就開車去庫房一直到他們下班,這樣的生活給我了一個月真的好沒意思,我也知道他們想讓我走害怕說出來吃虧,我就十一藉口休息一段時間就不去了,最好玩的前兩年我在河北上社保他們第一年主動給我報銷,第二年我問了以後他媳婦兒是不情願的報銷,今年我問了他媳婦兒結果連話都不回了!呵呵我是沒想他能給我報銷,只是覺得應該問一下,沒想到給他們嚇城那樣!什麼叫卸磨殺驢?什麼叫過河拆橋?我現在離開他們我從新找貨源聯繫我的客戶,說實話比在他們那裡好乾多了,賺的也多!就是有時候不好意思把這個關係弄僵!邁出一步可能會更好!


感受北京冷暖


我也44歲了,一直在房地產行業做,雖然有CPA以及中級職稱,真的感覺工作很不好找了。現在所在的公司一直也沒有拿新的地,也不知道兩三年以後會是怎麼樣?可能就會失業了,我的心裡真的是很焦慮。雖然父母不需要我來贍養,但因為各種原因,我的孩子還很小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有時候覺得人活在世上,為了什麼呢?就是各種累,各種為了親人


salvatorecq


我今年55,上個星期剛剛失業,公司倒閉了!好在年輕時候買樓多,現在睡覺都可以掙錢,雖然家庭有一大堆開支,小孩美國讀書的學費很高,好在多年積蓄可以應付,所以心情還是平靜。過幾年退休金應該不少,慢慢來,有機會再說。所以年輕時候應該努力,有條件買樓不錯!


房叔1993


我今年42歲,剛剛辭掉一個收入不錯的工作,轉向投入了一家保險公司。身邊的人,幾乎沒有一個贊同我的,反對之聲越來越高。

我對此的感覺,自己既然選擇了,那麼就認真的做下去,我肯定不是第一個做保險的,也一定不是最後一個,一個比我混得差的人說保險不好,和一個比我混得好的人說保險不好,出發點一定不同,因此,我會認真執行自己的決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這與什麼年齡無關,與是不是被開除無關,而與自己的思維有關。

年紀,不代表可以困住自己前行的腳步,沒有自己的規劃才是身陷牢籠,於安逸時學習提升,於變革時主動奮進,自己的生命自己負責,不把希望寄託於某人、某事、某家企業或者行業,在這個無法活著離開的時間裡,活出真我方是上善之道!

被辭職沒什麼可怕的,也沒有什麼可憐的,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有手有腳,自然有路可走,有事可做!


AI尤四海


個人建議做跨境電商,現在處在風口的行業,我個人是從去年開始做的跨境電商,投資了幾萬塊錢開了一家工作室和幾個店鋪,剛開始很枯燥每天都在電腦旁邊大量的鋪貨。訂單也從幾天一單到每天幾單幾十單,也有日進千單。當然了,國外和國內的機制不一樣,把平臺上的雷區都踩了一遍,提高的自己的技術。現在手裡也有一批新店鋪,一個店鋪月收入在50000左右。如果想做電商的話,我電腦上的資料可以拿去,加油創業路上的朋友。


跨境黑臉仔


這幾年來,中年危機一直成為大家嘴裡很流行的一個詞。甚至有的90後也開始感嘆自己深陷中年危機之中,壓力山大,尤其是在職場上。我有個朋友,也就89年生人,辭職後,準備和老公去短途旅遊回來後,再重新找工作,沒想到遭遇父親突然病重,又發現自己懷孕了,根本找不到工作,全家只能靠她老公一人微薄的薪資來支撐,壓力大到差點想不開。

和題主遭遇類似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經常聽說誰誰誰年紀一大就被辭退了,搞得大家每天上班都戰戰兢兢, 不斷思考未來的出路,害怕自己有一天也面臨這種無奈的情況。

不過剛過40就被辭退,如果是公司針對中年人的一次集體性裁員,那這個年紀來的有點早啊,但好在公司還邀請你體面去談離職,有的噁心公司只會通過拙劣手段逼迫你自己提出離職,比如突然調崗,降職減薪,派遣異地,經常找茬等等,這樣把你逼走後,就可以不用支付你經濟補償金,給公司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題主你公司還能邀請你去跟人事部談離職,也就是經濟補償金談判,還算不錯了。這種情況下,你只能硬著頭皮赴約了。但具體要怎麼說關鍵還在你,你如果實在不想離職你可以跟人事部爭取一下,不過留下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且可能還走得不體面。所以我建議你最好就是接受現實,跟公司好好談,然後為自己爭取一個儘量多的經濟補償金數目。

在這裡,我建議你多蒐集相關證據,比如勞動合同,工資條,考勤表,薪資崗位調整通知書,離職單,加班記錄,工牌等,最好還能收集到公司違法的證據資料,以防公司出陰招,自己還能留一手。如果公司能給到自己能接受的補償金還好,如果差距太多存心要佔你便宜的話,那你還能走勞動仲裁,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離職後也不要害怕,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也不老,還可以開啟職場的第二春。利用自己這些年在行業上的相關經驗和資源,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是自己比小鮮肉有優勢的地方,要好好利用。當然,如果你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也有看中的項目,各方面時機也相對成熟的情況下,自己創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擔心風險的話可以在前期先小範圍展開或者找些投入成本不高的行當來做。

總的來說,剛過40公司讓你找人事部談離職,建議先爭取個儘量多的補償金,離職後儘快調整好心態,重新回到職場找到自己可以施展才華的天地,未來還有幾十年,咱們不一定會輸。

感謝閱讀,不妨添加對我的關注,有什麼職場問題方便隨時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