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語短情長,出神入化,令人陶醉其中

李白,被冠以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仙”之名,可謂響徹古今,他的浪漫和自帶的“仙氣”,融於他勾勒的每一個超凡脫俗的景象中。

李白的詩最具代表性和流傳最廣泛的有很多,如《將進酒》《靜夜思》《行路難·其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贈汪倫》《俠客行》《送友人》《望天門山》《渡荊門送別》《早發白帝城》《俠客行》《春思》《秋歌》等等。

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語短情長,出神入化,令人陶醉其中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首李白寫的《峨眉山月歌》,這首詩作於724年的秋天。寫這首詩時,李白才23歲,在這麼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老道而深厚的駕馭文字的功力。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724的這一年,也是李白開始四方遊歷生活的開始,懸壺仗劍十年間,匆匆而過,卻依然令他倍感失落,因為理想與抱負無人認同,終是無一施展之地。《峨眉山月歌》作於他遊歷生活的第一年,此時的李白,意氣風發,壯志凌雲,放蕩不羈。

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語短情長,出神入化,令人陶醉其中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詩中所說的峨眉山是現在的四川省峨眉縣的西南。“半輪秋”指半圓的秋月。“影”是指月光的影子。“平羌”指峨眉山東北面的青衣江,從四川蘆山流出,歸入岷江。

這兩句詩人以優美的意境入詩,如畫般令人驚豔。半輪的明月靜靜的懸在山巔之上,江水清澈的水面上悠悠的蕩著明月的倒影。如此美麗的景色在詩人的筆下,空靈而絕妙。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這兩句中的“夜發”指今夜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在峨眉山附近。“三峽”指長江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君”的解釋有兩義,一為指峨眉山月,一指李白的友人。“下”在這裡指順流而下的意思。“渝州”指巴縣,現在的重慶。

最後兩句不再寫景,詩人在這兩句出現了。在深夜中詩人從清溪乘船出發,目標指向的是三峽,想“君”念“君”卻難以相見,只能戀戀不捨的奔向渝州。

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語短情長,出神入化,令人陶醉其中

這首《峨眉山月歌》有多處地名出現,這在唐朝大量絕句中相當罕見,但詩人用神來之筆巧妙的融入詩中,自然妥帖,了無痕跡,令人歎為觀止。清代詩人和史學家趙翼在《甌北詩話》中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李太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見堆垛之跡,此則浩氣噴薄,如神龍行空,不可捉摸,非後人所能模仿也。”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全詩用語明淨簡潔,意境清麗優美,韻律和諧流暢,是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