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沒有犯過錯,卻遭飛來橫禍蒙受不白之冤,一卦解密

《易經》中的無妄卦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有一個人把自己的牛拴在馬路旁邊,然後去買東西。就在這麼短暫的空歇,又來了一個人,他看到路邊的牛無人看管,同時栓牛的繩子鬆鬆的,他就順手把牛牽走了。

牛的主人買完東西之後出來一看,牛已經不在了。他馬上就猜疑到:一定是住在附近的人把自己的牛給偷走了。其實,牛並不是被當地人偷走的,而是被外來人順走的。

可是這個外來人到底是誰?誰也不知道。但是因為牛的主人是在當地丟失了自己的牛,所以當地人就很容易蒙受不白之冤了。這真是個百口莫辯的事情。

雖然當地人沒有妄為,沒有做什麼錯事,可是突然遭遇飛來橫禍,這就叫做無妄之災。

一個人沒有犯什麼過錯,結果卻遭受災難,蒙受不白之冤,你說到底冤不冤?大家一定會說,這實在是太冤枉了。

但是,我們學習了《易經》,你還會覺得冤枉嗎?其實沒什麼好冤枉的。

如果當地人有守望相助的好習慣,怎麼會讓這件事情發生,怎麼會讓人家誤解?當地人應該想到:牛的主人可能因為太相信我們,又可能因為一時的疏忽大意,才將牛輕輕一栓就去辦事了。

如果當地人有警惕心,那就應該幫著牛的主人把牛看好了,一旦看到陌生人想偷牛,就加以制止。

可是現在當地人什麼也不管,凡事一推,說這不關我的事,和我沒有關係。這種情況下能不出事麼?

孔子曾經告誡過我們:凡事要多反求諸己。就是說,我一定還有什麼沒有顧慮周到的,我一定還有什麼沒有設想周全的,才導致了這種事情發生。

東漢末年,董卓禍亂朝綱,為所欲為,群臣敢怒不敢言,王允以做壽為名,邀請群臣來家中暗商對付董卓的計劃。

曹操卻說很好辦,借王允寶刀要暗殺董卓。結果暗殺失敗,曹操死裡逃生,帶著陳宮一起逃跑。

他們逃到半路,天色已晚,正好到了曹操世伯呂伯奢的家門前。二人下馬敲門,出來一個管家,問他們找誰。曹操說找呂伯奢老先生。管家請老先生出來,呂伯奢開始並沒認出曹操來。曹操只好自我介紹說,我是阿瞞(曹操小名)啊,您不記得了嗎?

呂伯奢聽後,又仔細端詳一番,這才記了起來,趕忙讓曹操與陳宮進屋。

呂伯奢知道曹操受到了通緝,就說你父親已經躲到鄉下去了,你怎麼還敢到這兒來呢?這番話說得很不妥當。曹操當時雖不會覺得怎麼樣,但事後就會起疑心。

因為一句話, 可以從這方面去想,也可以從那方面去想,曹操過後會想:他這麼說是不是在暗示我什麼?不過實事求是地講,呂伯奢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一個人如果太純潔了,往往會無緣無故地受害,這就叫做無妄之災。

有人說,我管不了那麼多,你們複雜是你們的事,我永遠保持單純,其實這也不是好辦法。

呂伯奢現在就是吃這個虧。他應該冷靜地招呼就好了,不要講什麼話,看曹操怎麼講,然後再想應該怎麼回應比較好。

呂伯奢讓他們二人先坐,自己去去就來。良久,呂伯奢又說家無好酒,容買好酒來相待。這些話都非常不妥當。

如果放在平時,說這種話根本無所謂,但在這緊要關頭,會惹來殺身之禍。

中國人講話非常講究合適不合適,差一點都不行。

孔子講過,這個人不對,你就不應該跟他講話,否則就是你的不對。孔子的意思很清楚,一句話絕不是跟所有人都可以講的,要看其人是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現在曹操與陳宮是逃犯!他們如驚弓之鳥,稍微受到一點刺激,就會嚇得半死。但呂伯奢並沒有引起警覺,因為他平常日子太過單純,也沒見過世面。或者他認為都是自己人,沒必要講究太多。

他們兩個當時聽了也沒覺得怎麼樣,但後來曹操就起了疑心,去去就來,你去哪裡啊?後來呂伯奢又說去買酒。為什麼前面說去去就來,現在又改成買酒了呢?

這都會引起曹操很大的懷疑,但並沒有表現出來,再加上又很累了,於是便跟陳宮先去休息,等吃飯的時候再起來。

可曹操剛躺下,還沒有睡著,就聽到有人在石頭上磨刀,聲音霍霍直響。他覺得很奇怪,然後回想起老伯說過的話,覺得每一句都很可疑。於是曹操就問陳宮,你有沒有聽到磨刀的聲音,是不是準備殺我們的?

然後他們去看時,發現真的有人在那兒磨刀,於是二話不說,就把那些人殺掉了。殺掉以後才發現,有一頭豬被捆綁在旁,還燒有一大鍋水,這才意識到原來呂伯奢是準備殺豬款待他們。

曹操知道自己錯殺人了,陳宮也不斷地埋怨曹操,怎麼會生出這種心思?二人都非常後悔,但事情已經發生了,沒有別的辦法,只得速速離開。

真是無巧不成書,如果曹操與陳宮一路跑掉,沒有碰到呂伯奢也就算了,可早不早晚不晚, 偏偏碰見呂伯奢打酒歸來,中國人把這叫做冤家路窄。

呂伯奢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見他們要走,就挽留說,我買了酒回來,你們急什麼,回去喝幾盅,明天再走也不遲。後來發現曹操身上有血跡,就問怎麼回事。曹操一想糟糕了,一定是呂伯奢知道我殺了他的家人,於是索性把呂伯奢也殺掉了。

呂伯奢無辜被殺,雖然很冤枉,但自已也應該負一些責任。如果他沒問曹操身上的血跡是怎麼回事,說不定曹操還不會殺他。可偏偏呂伯奢又自找麻煩,刨根問底,惹得曹操痛下殺手。

我們說,呂伯奢做錯了什麼,平白遭受無妄之災?自己警覺性太差,又不會看時機說合適的話,無辜被殺,這當中自然有曹操的冷漠殘忍,但跟呂伯奢自己也脫不了干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