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省吃儉用“一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花,旅遊也不捨得,一直攢錢人活著是為啥呢?

揹包的小宇


我家有個婆婆剛好相反!除了捨不得吃,其它都非常捨得!美容院一年10萬以上!我家不富裕!


會飛的鯊魚Zxx


這樣的人就是傻,別人都是在生活,他們只能說是在活著,而且活得沒滋沒味的,一點樂趣和意義都沒有。

我的一個親戚就是這樣的人,和他老伴都是退休職工,兩人的退休工資加在一起每月一萬多元,他們當地的消費水平也不高,哪怕拿個五千元出來,都能過得富足快活。

可惜他們就是要省,這個省法可以和葛朗臺媲美。捨不得買肉菜,捨不得買新鮮蔬菜,每天就是市場上搞點最便宜的、不新鮮的菜對付吃喝,晚上煮點稀粥就是一頓,連個小鹹菜都捨不得吃,老頭經常餓得嗷嗷叫,老太不以為恥,還當做笑話到處給親戚說,簡直讓人哭笑不得。

在家捨不得用水、用電,淘米都嫌費水,手機充電都怕費電,他家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有燈捨不得開,有電視捨不得看,有電腦捨不得用,兩人坐在床上玩手機,對哦為了省電連貓也關了,兩口子玩手機單機遊戲,你說這日子過得有啥意思。

省成這樣的人,當然不可能去旅遊了,那不是要了他們的命了,別說旅遊了,就是外出吃頓飯,看次電影都跟過節似的,真讓人難以想象這兩人也算是月入一萬的人。

至於這兩人瘋狂省錢的目的,似乎也就是為了享受攢錢的快感吧。反正據說工資一到賬兩口子就直奔銀行,趕緊存起來,平時最大的樂趣也就是看看存單上的數字,這叫什麼?“數字囤積狂”嗎?

反正我是不能苟同這種生活方式的,人生在世幾十年,要抓緊時間想盡辦法把每一天都過得豐富充實有意義,像這樣剋扣自己、虐待自己的人,才真是浪費了寶貴的生命。


親子育兒堂


我有個同事就是這樣,一輩子捨不得買件好點的衣服,都是40,50一件的,家裡買的菜也是什麼便宜買什麼,很少看她買肉,她老公某天買了斤萵筍花了八元,被她打電話念叨了3天。某次還聽到她和她老公在電話裡吵架,事情是因為她老公的外甥考大學,辦升學宴,她老公說要包600元紅包,她死都不肯,就在電話裡,家裡天天吵啊鬧的,我們辦公室吵的都沒法呆。旅遊就更不可能了,花錢很多,她都基本沒出過市。而且關鍵是她巨愛貪小便宜,哪個超市打折,不論多遠,總是上班時間趕過去逛,而且一逛就是半天,因為她是老闆家親戚,我們經理也不敢說什麼,說了她,馬上就要跟潑婦,說什麼我們大家都欺負她。據我所知,她家條件沒有很差,我們在三線城市,有兩套商品房,她自己3000多一個月,她老公10000左右,她女兒也在工作,不需要她負擔,就剩兒子在讀高中,也沒有參加任何補習班和興趣班。在網上同一款衣服,便宜的買一件,貴的買一件,然後貴的退款,把吊牌裝到便宜的那件上再退給貴的那家。支付寶上有看病報銷的,她把別人的的發票ps成自己的名字然後上傳報銷。這種例子多如牛毛。她家有兩套房,而且最近聽說想買店面,家裡條件不至於扣成這樣吧。在我們同事之間,也沒人和她真心相處。


咩咩91500434


我老公就是這種男人,最愛把錢攢起來,不花最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好不容易拉他出去遊玩,乗車一個多小時到了,還沒玩一會兒就鬧著回家,怕錯過做飯時間,路上如此勞頓,說在外面搓一頓吧,死活不肯,嫌貴啦,嫌不乾淨啦,死矯情。更可氣,你不愛出去玩,我出去唄也不行就跟你鬧跟你吵,嫌花錢,我買衣服若不騙…把100說成20那必是家庭大戰。就喜歡黑燈瞎火的看電視,玩手機。我開個燈跟著我時刻準備關燈,唉,遇到這高老頭式奇葩,我痛苦難耐,又無可奈何,人家美名其曰,勤勤節約,我看是活的好累。可能是小時候家庭環境不好,母親的嚴傳身教造就了這種性格。


魏微6


有人攢錢為了啥 。七十年代前出生的都明白。就是以後出生的。明白的少。

老人攢點錢,為了補貼兒女。二是有備無患。手裡有錢,心裡不慌。

我和老伴生活。就三千多退休金。每月五百足夠了。結婚四十載。沒有在外買過一次飯 全是自己做。沒喝過飲料之類。方便麵什麼味道不知道。一盒方便麵錢可買一二斤面。要是做麵湯可吃好幾頓。(只舉一例)。生活要調劑,接長不短買點魚肉之類。不管吃什麼,只要身體健康就好,大吃大喝肯定不利於健康。花錢要物有所值。不能亂花。尤其用汗水掙得錢。要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

攢錢並不是不花。接長不短也四處轉了轉。節約是中國人民的美德,勤儉持家保安康。

過去有一首歌,一直激勵著那個年代的人: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這歌聲伴隨著我將一直走下去。


執著105


說實在的,我也不理解。

我的岳父岳母就是這樣的。二個老人節省的程度讓人看了崩潰!我去過老丈人家一回,就再也不想去了。他家住在7樓,但走到5樓半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從7樓湧過來——他家的門裡散發出的氣味。

屋子是走不進去的。因為東西太多了,都捨不得扔。人必須在東西上爬進去。其實就是爬進去也沒地方坐著,室內只有一個可以躺一個人的地方。四周全是東西,堆到接近棚頂。由於只有地方只夠躺一個人,所以岳母就只能大多時間都倚著東西睡。屋中的東西。。。大多都是四五十年以前的糧食、木頭、衣服、廢鐵、方便袋等,還有無處不在的蟑螂。。。。

二個老人一輩子攢錢,什麼都東西都不扔,而且還往回撿東西。撿了東西就捨不得賣。手紙都是曬乾了反覆用。由於東西太多,廚房已推不開門。他們經常以吃燒餅為生,還有鹹菜。我媳婦都不願回去,屋裡味道太大了。

他們二個老人都有勞保,但是就不捨得花錢。有病都捨不得花錢治。我認為他們這是一種病——心理疾病。

我感覺是戀物狂一類的。就是把東西看得比命都重要的那種。直到現在,他們家中的破舊東西一件也不讓扔,都像寶貝似的留著。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走後,我要花錢找人還有大卡車把屋裡的所有東西都扔了。真沒有一件值錢的!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也許有的人已不知不覺中迷失了方向。


孟可的思想空間


看到這個問題我瞬間想到了一個故事,那就是我同事的男朋友家裡的事情。


我同事她男朋友老家是東北的,父母都是雙職工,早些年住的是單位分配的房子,省吃儉用幾十年,為了讓兒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然後把單位分配的70平方的房子賣掉,換了一套市區100多平的新房,幾十年的積蓄一下就空了。然後兒子法國留學碩士歸來,想著來南方發展,於是他們來到了深圳。起初是在深圳租房,後面過了幾年在惠州買了套房。也算是來這邊發展尋求一個安身之所吧。結果“天不遂人意”,在深圳上班期間和我同事好上了,我同事深二代,早些年父母來深圳打拼。有了一套自住房,所以同事從小在深圳長大,家庭條件除了一套自住房以外,只能說是小康。但由於在深圳長大,所以必須要找一個在深圳有房的人。這下可難倒男方家裡了。思前想後,他們家決定在深圳買房!於是把東北老家的房子和惠州的房子都賣掉了,湊了個首付。一下子又回到瞭解放前,每個月還要承擔1.7萬左右的房貸。苦不堪言!


以上就是我同事的男朋友家裡的故事,老兩口一輩子省吃儉用,幾乎從來不買新衣服。生活方面也是能省則省,剩菜剩飯也不捨得倒掉,衣服釦子掉了能找其他的扣子給縫上,平時外出能坐地鐵從來不打車,坐公交從來不坐地鐵...這樣的老兩口你說讓他們花錢去旅遊?那基本上是不可能。有這錢去旅遊,買點排骨改善伙食,它不香啊?


可能外人看起來,會覺得這家人很有錢,送兒子出國留學,一直在買房子,而且還在深圳說買就買了一套房子。但這一切的一切,都來源於老兩口省吃儉用幾十年。有人會問了,這麼辛苦一輩子,自己那麼節省,從來沒過過好日子。值嗎?我覺得不值!但如果你問他們老兩口值不值,我相信他們的回答絕壁是:為了兒子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再省,也值!


豪豪帶您去旅遊


我現在就正式這種情況,腦子裡就一個字,省。沒辦法,本人今年30,老公35,嫁的底子窮,不想一輩子窮,那就想著法的翻身擺脫窮的帽子,結婚的時候分期買了一套85平的房子二手房,也沒有大裝修,簡單颳了大白牆,(妹妹心疼我,主動借我錢讓我好好把房子裝修裝修,我拒絕了)孃家給買的電器,將就住進去結婚了,人有時候窮怕了真的是幹什麼都小氣,什麼也捨不得買,兩年半還清20多萬房貸,頭清了不少,終於不用每個月都按時還款了,結婚後運氣不錯,攢了點錢,要不再入手一套吧,想著還年輕先苦點以後不發愁,結果去年我公公突發疾病去世了,辦理後事,公公去世有沒有還清的外債3.3萬,我也給還了,不想婆婆有壓力,底子窮,窮的時候真的是一分錢也是一分錢,從去年到現在又攢了不到8萬,我媽借我點,我姐再借我點,入手個90來平的,是市區好的學區(買這套就是為了比第一套學區好)過幾天就付首付了,心裡也發愁,也緊張,也高興,發愁的是又有外債了,首付都是借的,不過大概年底能還清,緊張的是怕這個又搖號輪到我買完了,高興的是雖然現在苦點,累點,以後老了日子不發愁(現在第一套房子出租出去了,市區好出租)可能有人會說,我可能是炫耀,真不是,我跟我老公也是一步一步熬過來的,為了還之前的那套貸款(是我家人借給我,加上我們結婚攢的點統一還的銀行,然後我每個月還我姐,我媽,我妹,她們不讓我著急還,都把電話打我老公那了,說你們該吃吃該喝喝不要著急還錢,咱心裡不行啊,借的錢,總想以最快的速度還了)我跟我老公最難的時候,我老公一個人在河北上班,我在山西,他一個月花300塊錢,廠裡管住,我跟孩子花幾百,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多,我們當時就一個想法,先苦後甜,趁年輕累點苦點多置辦點家當,不想讓孩子也跟我們窮一輩子,我們對孩子是有責任的,也會盡最大努力給她創造平和幸福的生活環境。這下又得苦最少兩三年,我就想,這個首付還完,就不這麼節約了,該吃吃該喝喝,不亂揮霍但也不這麼節約了,我打結婚就是穿我妹給的衣服,這幾年真的謝謝我媽,我姐,我妹,她們對我們的幫助太多太多了,說這麼多其實就一點,就是想生活的好點,才現在這麼節約,真的不想跟我老公家一樣,窮的真是連個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太窮了。好在經過我們的努力,快要摘掉貧窮的帽子了。貧窮真的會讓人自卑,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所以大家都好好努力吧。沒有鄙視的意思,個人的想法。 吃喝住行,總有個側重點,畢竟是老百姓,不能什麼都圖了,都得一步一步來


滅絕師太3288


看到這條問答,我就回想起我妻子的舅舅,他是一名服裝設計師,他在虎門上班。月工資2萬5,這種薪水在我腦海裡算不錯的,應該吃住都比較好吧!然而前年的時候去他們家玩,第一見到舅舅,他穿著背心,以及十幾塊的拖鞋,在背後看他走路,完全看不出來他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很低調。他把我帶到他租的房子裡,讓我感到非常震驚,他住的地方就是那種90年代的老旅舍改造的單間,裡面有間衛生間,房子面積也就10來平方!我想這是節省到什麼地步,舅舅老家四川的,聽我老婆說舅舅在當地市區買了一套房子,現在打算買第二套。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舅舅的前妻嫌棄他工資低,離開他了,留下了一個兒子,所以這套房子是買給他前妻兒子的。現在妻子的兒子也是需要房子的,所以會買第二套。舅媽也是很節省的,經常在工廠加班賺錢,一個月8千來塊,他們每天都會在家吃飯,由於家裡地方小,炒菜都是放在陽臺角落弄的。有時我都懷疑他們是為了誰而活,也許在親朋好友眼裡,他們看不開,不管怎樣,我還是很敬佩他們的這種節省品德,跟我這種月光族,順間無地自容!


深漂的小周


看到這個問題,酷妹兒想到小說裡“葛朗臺”的形象,他是把數錢當做一種樂趣,一種嗜好。

小說是諷刺人性的弱點:貪婪、自私、吝嗇等等。

這是小說,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一直攢錢,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更別說旅遊了,但這些人並不一定是“葛朗臺”的心理,有但很少。

在我們國家傳統的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文化影響下,攢錢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優秀品德。


勤儉持家一直以來是我國優秀的傳統美德

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靠的就是艱苦奮鬥的作風,短短時間趕上了百年的資本主義發達社會,人們富裕有錢的歷史並不長。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們的祖先、老一輩人們是以艱苦奮鬥來頑強與人鬥、與天鬥,輝煌過,也屈辱過。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正是靠這種傳統美德,我們才創造了奇蹟。

迄今為止,中國人勤儉持家的傳統,在世界都是公認的:中國人只知道賺錢,不會享受。

他們不出去玩,不捨得花錢,就是拼命幹,攢錢。


中國人拼命攢錢是為什麼

我們拼命的攢錢,是因為我們窮怕了;我們拼命攢錢,是為了子孫後代不要和我們一樣過苦日子。

因為我們窮過,骨子裡有著“一分錢難死英雄漢”的畏懼,我們就總想著“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因為我們自己窮過,就不想兒子閨女和自己一樣,即便不能給他打個好基礎,最少也要給他一點保障。所以,我們要攢錢。

現在,社會快速發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凡能讓孩子活的更好,父母要攢錢;有房貸有生活的各種壓力,年輕人也要拼命攢錢。


活著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太大,是一個哲學命題。

很多普通人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老一輩的人,更多的活著是為了子女。社會發展,為自己活著的人,才多出現在年輕一代人才的想法中。

出去旅遊,帶父母家人旅遊,都是為自己活著,為了活的更精彩。但是,旅遊也不是唯一讓生活精彩的方式,更不是活著的意義。

旅遊是在生存之上的精神需求。當我們感覺我們還在巨大的壓力下時,我們會攢錢,但不一定去旅遊。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讓我們活的也很有意思。

我是酷妹兒,一個旅行愛好者,如果對您有所幫助,請給酷妹兒鼓勵,順手點個贊,謝謝!

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請關注:酷妹兒圈,酷妹兒持續為您貢獻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