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自從有了流量偶像這個說法,人們對於偶像業的發展似乎都有了不小的關注,如果說當年是因為他們超高的粉絲影響力才將其命名為流量偶像的話,那麼如今流量偶像似乎已經成為很多人出道時的一眾職業方向。不過流量偶像雖然在粉絲經濟和互聯網影響力上有獨到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自身的劣勢。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最近萬眾期待的《明星大偵探》終於要上映,不少人都對這部已經進行了四季的綜藝抱有極高的期待,畢竟除了第四季低於九分外,其他三季都取得了九分以上的好成績。尤其是在觀眾覺得第四季稍有瑕疵之時,對於第五季除了期待還有不少的要求。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明星大偵探》第五季卻先弄了個“NZND破冰演唱會”,熟悉節目的觀眾都知道,NZND是節目中嘉賓自己搞的一個男團名字。為此不少人也為鬼鬼和王鷗等女嘉賓起了一個“YCYU”的女團稱號來呼應前者,沒曾想一些玩笑的梗竟然真的成為了一檔演唱會。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綜藝做演唱會的,在《奔跑吧》和《極限挑戰》中都曾有過,只不過《明星大偵探》的演唱會不僅僅是幾位嘉賓出席,還邀請到了一眾的流量偶像參加,甚至連節目都要付費限時觀看。這樣的模式自然引得不少人的陣陣反感,不僅吐槽《明偵》變成了《流量大偵探》,甚至有不少人已經準備在節目上線後先打個一星解氣。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為此網上是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討論,而不少人對於流量偶像的抵制也十分明顯。其實這些年流量偶像“入侵”綜藝節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而如今綜藝節目似乎也開始越來越依賴流量的影響力,這在我看來大有前幾年影視圈的風頭。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早前在流量偶像剛剛走紅之時,影視圈就出現了流量捆綁IP的模式,用流量偶像的粉絲影響力加上大IP所攜帶的影響力來為作品保駕護航,這在一段時間裡成為了影視圈爭相使用的一種方式。例如楊洋、李易峰、唐嫣所參演的《盜墓筆記》,雖然特技十分低劣,很多劇情也講不太通,但是憑藉幾位流量偶像加上盜墓的IP,這部劇成為了當年播放量和收視率同時段的霸主。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流量加IP的模式雖然在前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但是隨著小鮮肉臉越來越多,觀眾對劇情的要求越來越高,流量劇再也沒有了當年那麼火爆的場面。甚至出現了流量加IP必定是爛劇的印象,以至於後面不管是鹿晗的《擇天記》,還是楊洋的《武動乾坤》都沒有太大的水花出現。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如今在影視圈已經行不通的流量之風似乎刮向了綜藝領域,縱觀前幾年的綜藝市場,流量帶動綜藝的勢頭還不明顯。例如《奔跑吧》和《極限挑戰》當時都擁有歸國四子中的兩人,但是這兩人在節目中的作用並不顯耀,而節目也並不是靠兩人才能走紅的,尤其是張藝興在《極限挑戰》中更如一個弟弟般存在。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可以說當年節目並不是以流量作為主導,流量所帶來的吸引力也並不是節目所看重的重點,最多隻能算是錦上添花。但是這些年很多綜藝已經慢慢開始依賴起偶像所帶來的粉絲效應,甚至感覺節目沒了偶像就博不到眼球。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先不說《偶像練習生》這種本身就是在培養偶像的綜藝,就是這次的《明星大偵探》也似乎在嘗試走偶像之路,說起來《明星大偵探》真正的核心應該是劇情和縝密的推理,如今想要走偶像之路也是讓人捏把汗。而最近正在播的《超新星運動會》更是全場聚焦偶像運動,而這部綜藝的噱頭就是偶像。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如果說最早使用流量拉動節目的或許要數《王牌對王牌》第二季對王源的引入,第一季節目僅僅只有5.6分的評分,但是第二季卻漲到了6.3分,而評價人數也幾乎翻了一倍。這其中王源的作用不可或缺,而第二季的收視率也保持的相當不錯,或許正是如此在王源和歐陽娜娜走後,節目組又找來了華晨宇和關曉彤來充當門面。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同樣有此跡象的是另一檔熱播綜藝《中餐廳》,在第一季打下了良好的優勢下,第二季引進了流量明星王俊凱作為常駐嘉賓。在評分上,王俊凱的加入似乎又為節目增加了0.5個評分,打分人數也有了直接的上升。看似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流量明星的出現,所以在第三季時,王俊凱再一次被留了下來,甚至是在他僅能錄製八期節目的前提下。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或許正因為此,不少節目甚至當紅的節目在尋找下一季嘉賓時都會有意無意將眼光放在流量偶像身上,這也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綜藝中出現了流量明星的身影,甚至不少綜藝已經有將嘉賓全部換成流量的勢頭了,比如《高能少年團》。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誠然我也明白,在如今的節目剪輯下,流量越多的節目可以產生的爭議和上的熱搜也就越多。但是這些流量明星真的如節目的“靈丹妙藥”一般可以幫新綜藝打開市場、幫老綜藝煥發生機嗎?我們拿第三季的《中餐廳》舉例,因為這一季節目中恰巧有流量偶像王俊凱的離開。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可以發現第三季的收視率除了第一季較高之外,其餘一直是呈現下滑的態勢的,從第八期到第九期的收視率上來看,王俊凱的離開確實造成了收視率的降低。但是放在整體情況下來看,這種降低的幅度不大,甚至不如第十二期來的猛烈,也就是說王俊凱的離開並沒有對節目的收視造成太直接的影響。

《明偵》被嘲《流量大偵探》,流量這股風從影視刮向了綜藝圈

​在我看來,流量確實有流量的優勢,對於一檔綜藝來說誰都喜歡看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但是對於如今的節目來說,流量並不應該成為節目選擇嘉賓的重要或唯一要素。誠然有流量的節目可以帶來更多的話題,但是節目本身的質量和劇情在我看來才是決定節目是否能走長遠的關鍵條件,正如當年刮在影視圈的流量加IP之風一樣,如今流量風颳向綜藝,或許能改變一時,但真正能改變的節目的還是節目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