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讓你流口水的書——聽文學大師汪曾祺談《做飯》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師從沈從文等,是一位有名的作家。除了文學創作,汪老還愛吃,也愛做吃,《做飯》是汪曾祺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他關於吃的散文,並錄入了他的畫作、書法作品。

一本讓你流口水的書——聽文學大師汪曾祺談《做飯》

汪曾祺(1920-1997)

這本書讀來甚是親切,滿滿的人間煙火味,但不適合肚子餓得時候看哦。

01 汪老的口味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萬種人。到了汪老這裡,以食入道,亦如是。

一個可愛的人不能是狹隘的,多去嘗試,即使後來“真香”了也不會怎樣。

譬如汪老說:"有些東西,本來不吃,吃吃也就習慣了。"

他原本不吃香菜和苦瓜,一是以為有臭蟲味,一是覺得太苦,後來被人捉弄了去吃,也就愛上了,後來每次去吃涮羊肉都要撒上一把香菜。

汪老又說:“有些東西,自己儘可不吃,但不要反對別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說吃,就是豈有此理。”

如果一件事你嘗試過不喜歡,沒關係,但你也不要反對別人去嘗試,大家各有各的路。同理到生活中,不要老是為人師表,有的路只有別人自己親自走過才清楚,大家也總有意見不同的時候,這很正常,不要老是覺得自己就是對的。我們平常老是講要自信,但是自信不代表不尊重別人的意見,有一種人啊,別人一發表意見,他就跳出來說,你說的不對! 這可使不得。

02 汪老談家常菜

汪老認為“家常酒菜,一要有點新意,二要省錢,三要省事。偶有客來,酒渴思飲。主人捲袖下廚,一面切蔥姜、調作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顯得從容不迫、若無其事,方有意思。”

光說不練假把式,汪老還貢獻了不少菜譜,選擇扦瓜皮給諸位欣賞一下:

扦瓜皮

“將扦好的瓜皮投入料汁,不時以筷子翻動,使瓜皮沾透料汁,醃約一小時,取出瓜皮裝盤。先裝中心,然後以瓜皮面朝外,層層碼好,如一小饅頭,仍以所餘料汁自饅頭頂淋下。扦瓜皮極脆,嚼之有聲,諸味均透,仍有瓜香。”

一道普通的菜譜,在文人的筆下,變得精彩絕倫。好一個“諸味均透”!好一個“仍有瓜香”!從這字語中不自覺透露出來的,是汪老的得意之情,讀之,不禁莞爾。

03 汪老的吐槽

汪老說起吃來真是頭頭是道。

說自己愛吃——

“我是個“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

結果被人抓了喝豆汁兒,汪老也面不改色的喝下。

說貼秋膘的時候也要有儀式感——

“羊肉要到秋天才好吃,大概要到陰曆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貼。”

八卦好友也不手軟——

“學人中真正精於烹調的,據我所知,當推北京王世襄。世襄以此為一樂。聽黃永玉說,有一次有幾個朋友在一家會餐,規定每人備料去表演一個菜。王世襄來了,提了一捆蔥。他做了一個菜:燜蔥。結果把所有的菜全壓下去了。此事不知是否可靠。如不可靠,當由黃永玉負責!”

最後

讀這本書,能感受到汪老樂觀的生活態度,凝聚在吃上,也不禁受到感染。汪老提倡“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嚐嚐。對事物如此,對文化也應如此。”人活一輩子,這生活中酸甜苦辣,什麼樣的味道都去嘗一嘗的,才算是了無憾事。讀罷此書,眼前彷彿有一位老爺爺悠哉悠哉地搖晃著他的破蒲扇,品一品清茶,講一講關於吃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