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造世界最大轰炸机,航程可达1.6万千米,几乎可打击任何目标

轰炸机的第一次亮相是在一战的时候,在此之前军队的轰炸任务都是由一些经过改装的侦察机负责的,他们将炸弹悬挂在飞机驾驶舱的两边,然后靠近目标之后,驾驶员用手将炸弹投下,这种没什么效率的方式在轰炸机出现后被改变了。1913年,俄国造出一款专用的轰炸机,并且在1915年对德国的空袭中发挥出不错的效果。随后1917年,德国曾使用戈塔型轰炸机对英国进行轰炸,当时造成了伦敦市内200人伤亡。自此,各国开始大力研究这种战略打击武器。到了二战的时候,轰炸机运用得更加广泛。随着作战范围的不断扩大,轰炸机的类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配置多台发动机的巨型轰炸机的出现就是其中一个标志,这期间美军的发展最为明显,B-17,B-29,还有B-36都是比较有名的战略类轰炸机。而最后的B-36是至今为止最大的轰炸机。当时,德军已经击败了波兰,开始打到英国了,美军为了要保住欧洲的战场,于是就想要研究一款不仅可以携带炸弹,而且还可以进行远程投放的战机,他们不需要对飞机进行空中加油,这种战机自身就可以往返太平洋的两岸。于是美军研制出B-36轰炸机,它配备了10台发动机,可以另外携带两架战机。

美军造世界最大轰炸机,航程可达1.6万千米,几乎可打击任何目标

作为最大的轰炸机,它的机身长度为19.4m,高度为14.25m,翼展的长度达到70.1m,最大的起飞重量达到186吨。1941年10月,美军在面对德军强大的威胁之下,决定研制新型的洲际轰炸机,编号B-36。但是由于当时大部分资源都用于B-17,B -24等战机的生产上了,所以这款重型轰炸机的研发之路进展不是很顺利。战争结束以后,才开始正式研究这款飞机。直到1947年8月末,B-36正式进行服役。

美军造世界最大轰炸机,航程可达1.6万千米,几乎可打击任何目标

B-36使用的是全金属结构,外部使用了加强型的蒙皮,机身采用了圆柱形设计,前边是透明的机头,中间是炸弹舱,驾驶舱则分布在炸弹仓的前后两段,可以通过机身左边的内部通道连接。机翼的部分使用的是上单翼的设计,尾部是悬臂式的单平尾结构。起落架方面,它使用的是单轮的起落架设计。虽然现代的很多大型飞机为了减少起降时候地面承受的压力,大多都会使用多轮大多起落架,可是在B36出现的时候,单轮的起落架才是主流,因此B36也就搭配了这样的装置,不过为了达到B36的承载标准,它配置的轮胎是特别定制的最大轮胎,高达2.8m,宽约91cm,重量达到了600公斤,这种轮胎所使用的的橡胶量差不多可以制作60个普通汽车轮胎。不过在后来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单轮的起落架实在是不太适合B36轰炸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跑道的压力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分散。

美军造世界最大轰炸机,航程可达1.6万千米,几乎可打击任何目标

B36搭载了多达10个发动机,包括6台R-4360-53活塞式的发动机和4台喷气式的发动机,其中6台装备在机翼的后面,另外4台通用公司的J47发动机则安装在垂挂在机翼外面的两个短舱里面,平均一台的最大推力有23千牛。当10台发动机全力推动时,它最大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85-700km,最大载弹量为36吨,是B29的4倍。最让人惊叹的是,它的最大航程可以达到1.6万km,在当时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没有什么目标可以逃过它的轰炸区域。

生产制造一台B36,要花费的价钱超过了400万美元,而这还不包括搭配在B36上使用的武器,设备和维修等费用。因此为了保证这样的武器生产,美军削减其他方面的军需。据了解,美军一共生产了384架B36系列轰炸机,直到1959年正式被B-52取代。在服役期间,这款飞机曾经少量地部署在一些军事基地上,但是更多时候是作为侦查机使用。(嘉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