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玩基金的人基本都知道指數基金適合定投,今天我看到有一些大V說寬基指數定投時間“隨意”,見下圖。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真的是這樣嗎?這個說法讓小愚民我感到困惑,困惑點有大致如下:

  • 儘管定投是通過長期投資來平攤成本,但總是在高位點買入,定投收益可定會少的;
  • 儘管目前A股是牛短熊長,但大牛市的高點位也足以拉高投資成本;
  • 如果寬基指數真的可以任意定投,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為此感到困惑,甚至賠錢呢。

於是我就找了滬深300、上證50以及中證500相應的跟蹤基金做了定投測試,用數據和事實來驗證寬基指數定投最佳時機這一問題。

在這裡我選擇每月28號定投1000元、紅利再投的基本策略分別測算跟蹤這三類寬基指數基金的收益,定投結束時間均為2019年10月31日,定投時間跨度最長為11年。

滬深300

首先我測算了滬深300,最早定投開始時間為2008年10月31日。左側為滬深300指數基金選擇不同定投開始時機下的大盤點位、定投總期數、定投收益率以及年均收益率;右圖為滬深300歷年大盤點位,其中橙色實心點是定投開始日期時大盤點位。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結論:

(1)定投開始時機與所處大盤點位無必然聯繫

2017年10月定投時滬深300是3910,年均收益4.14%;而2016年定投時點位是3265,年均收益率卻為3.69%,這比2017年定投收益率要低0.4%左右。

因為我們定投成本是平均成本,第一次購買價格的影響力會隨著定投期數的增加而減少,所以在長期投資策略下,第一次定投時的價格並不重要。

(2)在熊市中期開始定投,能獲得更多收益

我們將數據按照牛市熊市週期劃分,2007-2009年1月,2009年1月-2014年9月,2014年9月-2019年10月,然後分段來分析。

序號6-10的定投開始日期都在熊市中期,收益都要比序號5和序號11高(圖中畫紅圈處)。序號11雖然時熊市開始定投的,但已經解決底部了,馬上就要牛市,這時候定投的平均收益反而比較低。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定投是長期投資,絕不是一兩月就結束的,一般一年計算,而A股又是牛短熊長。假如我們定投1年以上,我們在熊市底部才開始定投,那我們一定會穿越一次牛市(牛市往往也就半年-1年)。也就是說,雖然我們開始時定投成本很低,但後期牛市上漲後我們購買成本大幅增加,總的算下來成本高出很多。而在熊市中期開始定投,就意味著我們會有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低價加倉,然後等牛市漲得差不多,我們定投週期也夠了,就很容易高價賣出的。

PS:熊市底部定投當然也可以,但這無疑增加操作難度,因為我們要在牛市中途決策什麼時候停止加倉、什麼時候賣出,否則按照定投週期的慣性(1年以上),不會操作的人很容易高成本買、低價格賣,收益肯定不會高。

(3)熊市底部更適合一次性投入

剛才也分析了,熊市底部才開始定投計劃不太合適,這時候還是比較適合一次性投入,但誰能預測到底部呢?

上證50

同樣的,我們來看上證50字指數基金的不同定投開始日期下的收益情況,按照分析滬深300的思路,我們很容易也會發現,這兩種指數基金定投時機的結論是一樣的。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可能大家會疑惑這是會不會是偶然?又或者這是大盤的共性?

首先這不是偶然,原因其實在上面都講到了,這就不贅述了。然後是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大盤是這樣,而中小盤就不是了呢?

中證500

上面測算了大盤,我們再來看看中盤的中證500指數基金。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用數據告訴你,寬基指數的最佳定投時機

我們不難發現,中盤還是會有相同的結論。具體分析就不展開了,同滬深300的分析思路。

結論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寬基指數定投時機不能太隨意

寬基指數定投雖然比一次性投資時簡單,但開始的時機也不能太隨意,至少不要在熊市底部或者牛市初期定投,然後牛市頂點還不賣。如果能夠做到牛市初期定投,牛市末期賣出還行儘管成本高,但掙錢速度快啊,但有多少人可以準確判斷牛市末期呢!

(2)最好在熊市中期開始定投計劃

其實熊市中期是最好判定的,因為牛市高點過後會連續陰天,大家感到迷惑而又不至於非常恐慌且無法看不到利好時,就是定投的好時機了。而且這種時機會很多,因為熊市很長,不像牛市轉眼就消失了。

(3)定投開始日期不用過度尋找低點位,不是大盤點位越低,定投收益就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