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第一線實踐養魚深知從業不易!

"水花魚"不誤導不誇大不炒作!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這幾年水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

首先是政策支持和允許,其次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調整的需求,再次是水產漁業行業吸引了一批非專業人士的大量加入。

但是,繁榮的表面隱含了重重危機,直接點說,就是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在此一提只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深思,值得同仁們共同探討,否則,水產業有可能將是曇花一現、勞命傷財的悲觀結局,那將是我們誰也不願看見的。

本人從水產生產界的角度來養魚隨想,只圖拋磚引玉,望同行們多加思量,共謀水產繁榮!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不良競爭。

古云“同行多結毒”正也是對當今社會各行業市場經營的真實寫照,水產業當然也不例外。養魚過程中大家好象相安無事,一到了魚兒上市時刻,大家似“兇象”全露,互相殘殺價格,用最低利潤或者虧本來搶佔市場,全然不顧平常人仁之義,其實,大家為何不曾想一想,餵魚累人為哪般?用這種方式獲取的市場不是長久、穩固的市場,最終受傷害的還是第一線的生產者,受益的當然是賣魚人了,其實,很多時候市場上賣魚人的利潤比養魚人還高。

還有一種情況更糟糕:許多人先前大話連天,唯惟是諾,當客戶來了後,卻又懷不軌之心,殊不知,當今之人誰又傻得到好多,如今信息遍天下,東方不亮西方亮,大不了被你整一回,二輩子都不得跟你打交道了,實際上贏了眼前利輸了回頭客,可想而知,銷售局面又何能打開?

我感覺:銷售能力(水平)比技術能力好象還要重要些,因為現在是買方市場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早”字當先。

互相過度追逐時節效益,什麼品種都追求圖謀一個“早”,有所謂“時間就是效益”。最近幾年,特別是水產苗種培育,多數人認為哪怕只早幾天,似乎就勝券在握,遲個幾天就好象非“崩盤”虧本不可。其實,這個狀況極具隱匿性,這個觀點

表面看很有道理,但是,它忽略了水產業的特殊性(注:各行業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即:養魚一靠水、靠氣候、靠……。單就一個過“早”,就與氣候掛上了鉤。

大家都知道,魚是變溫動物,時節越早溫度就越低,且溫度變幅波動大,特別是對水花魚苗猶為不適。一級水花繁殖生產單位因“早”之因當然生產率就不高,加上二級魚苗培育(戶)單位因“早”之故隱形哄搶購買,因此,一級水花生產單位自然在數量、質量、價格等方面大打折扣,就造成了苗種成本的升高,三級成品魚養殖(戶)單位是末端的生產極,前面兩級的不良因素就全累積到這一末端的生產極上,顯然,成品魚養殖的利潤可以說也所剩無幾了。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品種翻新。

養名特優新品種當然是好事,但也要辯證(一分為二)的看問題。我的觀點是:傳統的養殖品種及其養殖技術等等並不一定就不好,不能認為創新的東西都比傳統的好,觀念上可以適當創新,再結合自身的地區特點、市場消費品種、技術高低、資金豐欠等等條件,綜合“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來確定養殖規劃

近年來,業界許多人士盲目上馬跟風追進、對某些品種知其(優點)不知其(缺點),投巨資養殖,到後來虧損嚴重,對水產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衝擊,實為遺憾!應該倡導:以銷(市場)定產。可以這麼說,最近十年來,養名特優新品種的,虧本的多,這個現象猶為值得反省。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技術養魚。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所說的科學養魚,我有一些異見,比如:家魚(如草魚)的產卵類型按學界的認定是一次產卵類型,可我們在(1991年以來)生產實踐中,家魚完全屬於多(三)次產卵類型。問題就出來了,難道科學是假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科學就是科學,不容半點質疑。只是純理論化的“科學”往往還是一種誤導。例如:科學證明吸菸導致患肺癌的機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百分之百,但是,毛澤東和鄧小平兩位偉人是著名的“大煙鬼”,可也沒因患肺癌而逝,現在的實際狀況倒是:患肺癌的不一定就是吸菸人,吸菸人不一定就患肺癌,不吸菸的人也不一定就不患肺癌。

人們實際需要的是真正的、與時俱進的、經得住實踐檢驗的科學。我認為:科學不是完美的,也不是萬能的,因此才有輩人承前啟後的不斷探索,“實踐出真知

”,以理論引導實踐,以實踐豐富理論,不墨守成規,稍加變革,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魚而養”才是真正的科學。依靠自已所掌握的技術養魚,不照搬其它的或者不合自已時宜的方法養魚,善於摸索和總結,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養魚技術。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利誘誤漁。

任何一個事物利弊雙存,有所謂“一美遮百臭”,“美”是人人都想、都最願看到的,“醜”是人們厭惡、最不想看到的。但是,

自然規律它始終是按它的固有運行軌跡延續的,不得依你的主觀意志所能進行大的改變的。想賺錢、想多賺錢,固然是好事,這是“美”,但“醜”實際上是遮不住的,也就是說“賺錢”與“蝕本”是同時並存的

比如:水花魚苗和規格魚種,兩者的差價懸殊很大,就有人想:買魚種下塘庫不如買水花魚苗培育後下塘庫劃得著。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外行人初進水產業,有可能喂成品魚都還養不好,那麼,就可以說你培育水花魚苗還沒有直接買魚種下塘庫划算,為什麼呢?水花魚苗培育要求相當高,不是任何人都達得到技術要求的,魚苗培育技術與經驗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先學“爬”再學“走”,否則,水花魚苗培育生產失敗,既花了資金又浪費了時間,可能比直接外購魚種的成本還要高。

再如:有些品種確實存在較大的優勢(如長勢、價格、名稱),經某些人、或者販魚戶、甚至詐財漁人的一些誤導宣傳,自已又不核實瞭解,

輕信優勢,忽略劣勢(如溫度、成本、市場),輕易下手進種,到頭來可能是一個大家都不想接受的一個殘酷結果。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老老實實的餵魚踏踏實實的賺錢。

如何才能將水產養殖漁業健康地發展下去,將是目前乃至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同仁們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

我以為:老老實實的餵魚,踏踏實實的賺錢。養什麼階段的魚(水花和魚種),必須結合自已對“漁”的熟鍊度來確定。養什麼品種,也必須結合自已的技術、資金、市場以及該品種的生物特性等等來決定。生產規模不能圖“大”,要考慮後續資金、人員多寡、精力等因索來確定養漁面積。

平常多與同行們交流學習,揚長避短,積累技術和經驗,多方蒐集瞭解行業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利益可圖。

(劉文俊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九日星期一)

關注水產業的發展—說“漁”!賺錢的少蝕本的多,究其原因?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文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補充請留言或評論分享!更多信息請登錄水產專業網站:西南漁業網http://www.yc6318.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