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北伐曹操?

歷史文筆記


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重裝待整,在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之後,又經過了3年的準備工作,便開始了征討曹魏的戰爭,史稱諸葛亮北伐。

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次數,有說4次的,有說5次的,還有說6次的。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六出祁山”一說,故很多人認定歷史上的諸葛亮6次北伐曹魏。由武國卿將軍編著的《中國戰爭史》“蜀漢北征曹魏”篇也說是6次,並且指出了具體年份,分別為:

魏明帝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正月,第一次;

魏明帝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十二月,第二次;

魏明帝太和三年、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第三次;

魏明帝太和四年、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七月,第四次;

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第五次;

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第六次。

造成次數不一的主要原因,在於蜀漢與曹魏之間攻守情況的變化,比如第三次,有人認為此次諸葛亮雖然出陽平關,進擊曹魏的武都、陰平,但並非是顯著的北伐戰略意圖,故不算為一次。

不管次數是多少,諸葛亮北伐整體而言是帶有政治戰略性質的戰爭,於蜀漢政權的存在具有重大意義。

一、北伐前夜的複雜形勢

1.三國戰略基礎動搖。劉備攻取西川之後,關羽從荊州北上伐曹魏,結果大意失荊州,因荊州空虛被東吳奪取,關羽走麥城,被呂蒙殺害。鑑於荊州重要的戰略地位,劉備打著為關羽復仇的旗號,發動夷陵之戰,希望奪回荊州,但是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走白帝城,於白帝城“託孤”。夷陵之戰,諸葛亮聯吳抗曹、三足鼎立的戰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公元223年,諸葛亮曾派出陳震、鄧芝出使東吳,欲重結聯盟以拒曹魏,東吳答應了。面對強大的曹魏,蜀漢東吳兩個弱小的政權再次結盟,這為諸葛亮北伐創造了基礎。

雖然蜀漢與東吳重新結盟,但是由於總體國力強弱形式的變化,曹魏越來越強大,而蜀漢東吳日漸式微,這種聯盟的基礎已經發生動搖。

2.曹丕內政外交改革。魏文帝曹丕稱帝后,對曹魏的內政外交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曹魏成為三國之中的最強國,逐步威脅到蜀漢和東吳的利益。一方面,曹丕為了防止內亂,將其兄弟們外遷,並剝奪他們的權力;另一方面,對九州(司、幽、青、並、冀、徐、豫、涼)整飭內政,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爭取民心,對南匈奴及遼東加封重賜,穩固曹魏後方,解除東吳蜀漢相爭的後顧之憂。

曹丕在夷陵之戰,蜀漢東吳元氣大傷的情況下,不斷採取軍事行動和政治誘降。公元223年,曹丕致信諸葛亮,勸其投降,但是諸葛亮公開拒絕。曹丕還以孫權不送世子入侍為藉口,三次舉兵伐吳,但都因長江天險而未能如願。

3.曹睿休養生息。因蜀漢西川山高路遠,東吳長江大河天險,曹丕的統一願望一直沒有實現。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睿即位。曹睿總結了多年三國征戰的教訓,決定採納孫資等人的建議,固守關中戰略險要位置,變攻為守,停止對外用兵,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待富國強兵之後,再圖蜀漢東吳。

曹睿休養生息的國策無疑是正確的,看似休戰,實際上對於弱蜀和弱吳來說,卻是致命的。曹魏一旦強大到可以一舉滅掉吳蜀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吞掉這兩國。

4.蜀漢政權派系矛盾深重,國力孱弱。蜀漢政權大抵分荊州派(劉備的基礎)、東州派(李嚴劉璋等)和蜀地派(譙周等本地勢力)三系。劉備取得西川后,因為佔據有荊州要地,故而集團內部矛盾不甚突出。但是夷陵之戰劉備死,荊州失,荊州派損失嚴重,蜀地派崛起,諸葛亮只好拉攏東州派,以緩解日益突出的派系鬥爭。

劉備死後,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發生了重大變化,三國的形勢變得更為複雜,總體來說,曹魏進一步強大起來,而吳蜀兩國呈現衰敗之象。諸葛亮以北伐來應對這樣的形勢,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二、諸葛亮北伐的深遠動機

1.以攻為守的戰略。“蜀道難,難以上青天”,說的是川蜀之地的地理環境,曹丕屢次計劃一統川蜀,都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被擱置,而恰恰在曹丕當政的時候,諸葛亮並沒有進行北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公元228年,當時的曹丕已經去世兩年,繼位的是魏明帝曹睿。曹睿採取了和曹丕相反的策略,決定休養生息,這看起來於蜀漢和東吳有利的生存時機卻暗藏危機。

就國力而言,蜀漢地區人口稀少,後來劉禪投降曹魏的時候,蜀國只有二十萬戶人口,大約是120萬人左右。蜀國的軍隊維持在18萬左右,較蜀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多點。120萬人口要養活18萬軍隊,蜀國人的負擔可謂十分沉重。如此,蜀國的國力還只是曹魏的十分之一,這仗怎麼打?

所以,諸葛亮北伐,即便是成功,他又如何吞的下龐大的曹魏?對於這一點,諸葛亮當然心知肚明,與其坐以待斃,等待曹魏更加強大,還不如先發制人,露出一副猙獰的面目,依據蜀漢天險,曹睿一時半會兒進退不得的機會,不斷騷擾曹魏,以求蜀漢得以續命。

這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思維,以攻為守,乃其動機之一。

2.天才救國的意志。有很多人認為諸葛亮北伐就是窮兵黷武,由於需要大量的軍需物資,導致蜀漢連連征戰,幾乎拖垮整個蜀漢的經濟。其實不然,到諸葛亮五丈原身死,蜀漢的軍隊都還具備相當的戰鬥力,這主要依賴於諸葛亮天才的戰術思想。

從六次北伐的總體情況來看,除了第一次失街亭略損失了一些兵馬外,其他幾次都未動搖蜀漢的“老本”。諸葛亮並非真的要吞併曹魏,因為他根本就吞不下曹魏,所以,總體採用的是襲擾戰術,通過襲擾,加上東吳的牽制,便可讓曹魏不敢發動大規模戰爭,以保障蜀漢政權的生存。

在北伐中,諸葛亮將天水郡、南安郡和安定郡三個大郡的軍民遷至漢中,大大擴充了蜀漢的國力。諸葛亮從隴右開道,依託隴右的有利地形北拒曹魏,獲得隴右良馬物資,開展屯田,軍需物資得以保障。

諸葛亮依仗自己的天才意志,以戰養兵,以戰制敵,以仗續國。此為諸葛亮第二大動機。

3.報答知遇之恩,轉移內部矛盾。劉備三顧茅廬雖然只是小說,但是諸葛亮的起家確實要感謝劉備,對於這份知遇之恩,在諸葛亮《出師表》中,已經說得非常明瞭了。匡扶漢室的理想雖然越來越遠,但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卻沒變。這是諸葛亮作為託孤臣子的恩義,也是歷來為人倡導的模範典型。

前面說過,夷陵之戰後,蜀漢政權派系之爭矛盾突出,以譙周為代表的蜀地派崛起,荊州派則逐漸勢弱,諸葛亮不得已拉攏東州派,以圖掌控蜀漢政權。通過北伐曹魏,將蜀漢政權的主要矛盾轉移到和曹魏的矛盾上來,也算是諸葛亮駕馭蜀漢政權的一個辦法。

三、諸葛亮北伐綜述

1.旗號失心,苦心為繼。蜀漢開始三分天下的時候,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旗號,可是東漢末年朝廷已經腐爛不堪,改朝換代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而曹魏作為新興的統治階級已經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蜀漢再打“匡扶漢室”的旗號顯然已經過時,難以深得民心,這讓蜀漢在政治上已經失去來自民眾的支持,諸葛亮北伐,就顯得尤為孤立了,他苦心為繼也難以改變分久必合的大趨勢,失敗是註定的。

反倒是曹魏,佔據關中之地,休養生息,發展生產,人民得以安生,在歷經長期戰亂之後,拋棄腐敗不堪的東漢政府,選擇支持新興的曹魏,更加深得民心。

2.經濟角力,難以為繼。戰爭本身打的就是糧草。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其中四次是因為糧草短缺造成的,川蜀之地,崇山峻嶺,像關中平原那樣沃野千里的土地少之又少,所以,諸葛亮儘管在隴右屯田,但是支大於收,難以為繼。加之川蜀人口稀少,總共不過90萬,缺乏北定中原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相比之下,曹魏有關中沃野千里,百里秦川富饒之地,又有司馬懿一代英才,戰而不出,拖也將諸葛亮拖得彈盡糧絕。《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總是不出戰,就是這個道理。

3.軍事懸殊,無以為繼。蜀漢總共人口不足百萬,常規軍保持在18萬左右,除去鎮守軍事要隘和成都京師之地外,能夠參與調動北伐的軍隊最多不過10萬,這是蜀漢的最大數額了,況且蜀漢人口少,兵員補充無以為繼,所以,一旦打敗,便是亡國。反觀曹魏,僅在防範東吳的前線兵力就達到10萬人左右,而其他部位,都有數量相當可觀的機動部隊,可謂兵多將廣,軍事實力上的懸殊,也註定諸葛亮北伐的失敗。

4.鞠躬盡瘁,精神可繼。綜合魏蜀吳三方,蜀漢是最為弱小的,諸葛亮主政蜀國後,以戰爭為蜀漢續命幾十年,北伐雖然沒有取得成功,但是諸葛亮之謀略,之精神可見一斑,實在值得嘉獎繼承。一篇《出師表》,將諸葛亮心懷國家、任勞任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對於古人,就是對於今人,也是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青燈問史


諸葛亮討伐曹操,他哪有時機,機遇他出世當權太晚了,當曹操早死了。他也死了。他終於可是找到曹操問問了。

就是問問我文才武略,都比徐庶不差很多。您用徐庶不用我,當時,你認識的司馬徽。多次稱讚我有經邦濟世之才。他不願弛展才能,為你所用,緘默守家甘願在陽翟故里,躬耕度日。他向你推薦徐庶和我。徐庶你幹方百計弄去了。我盼星星,盼月亮,三兩次推託掉劉備的相請。就是等你招喚,可你只有徐庶。

卻不用我。

司馬徽為人清高拔翠,有知人論鑑別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他推薦我們 。用他不用我。太讓我傷心了。我一直努力,就是試試才能。所以我明知蜀漢國小力薄。我還是在檢驗我才能否擔當大責。五出祁山七伐中原。就是要考核自已夲事。

是的我知道劉表心胸狹隘,一定會謀害良者所緘口不言,不談論時勢也裝得小書生,無見識和普通人一樣沒有大影響。喜歡和水鏡 ,韓山嵩,石韜,孟建,崔州平,這些一些不追求功名。我和龐統都隱居襄漢之間,一直在等待國家的召喚,不輕易投靠別人就是在等待國家呼喚,司馬徽向你說過。一般的讀書人和見識淺陋怎麼能認清天下大勢呢?只有能認清天下勢的,才稱得上俊傑。諸葛亮,徐庶,龐統就是這樣的。你為什麼不用我。

為此我己經等你等到近三十歲了,才不得見劉備。人家三進茅廬,又有徐庶相請,直接對我說“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已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謀略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我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所以我和曹操你的願景是一致的,都是統一天下。為什麼你就不用我呢。我們都是想統一呢,我恨死你了。我要讓你子孫知道我的厲害,向你報告我的偉大,我做到了,你死了,我也死了讓歷史評論我們,誰更有眾多建樹歷史偉大。誰是真正偉大的人物。

曹操說謀土司馬懿告訴我,諸葛亮志氣很大,卻不知道機會要自己創選,自已創造靈活機動用兵用人機會。只會照書講理,沒有創造性展開工作。雖然也有很多謀略,卻用在決斷性勝利的謀策方針戰略性很少沒有前瞻性,總是顧前傾後,猶豫不決做為兵家謀多決少,是最可怕的。戰爭中時機轉眼就變,戰略即定就要堅決執行,猶猶豫豫機會過去,失敗就有可能到來。你很很愛兵,卻獨霸其權,不給別人有發揮機會。就是有十萬大反而不知道如何用了。司馬懿在智取孟達時,用兵神奇遠遠超你,我不用你是對的啊。


ww3721王建文


其一,此時蜀漢正處於危急存亡關頭

正如《出師表》中諸葛亮所說的那樣,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荊州失去之後,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病逝白帝之後,蜀漢已經元氣大傷,人力缺乏,物力缺乏,民生凋敝,正處於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

其二,北伐的基礎已經打好

諸葛亮是何時北伐,這個時間節點很重要,蜀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平定南方,獲得了大量的資源之後,擁有了能夠北伐的基礎,而在蜀建興四年的時候,曹丕死了,曹叡繼位,這個時候可以說是一個有利時機,正如《出師表》中所說的那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丞相不愧是丞相,不打無準備之仗,在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後,再開始北伐。

其三,報先帝知遇之恩

君不疑臣,臣不負君,這便是我對丞相的敬佩之情。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難道諸葛亮不知道以一州之力來對抗九州是不現實的嗎,他知道啊,他當然知道,可是知道又有什麼辦法呢,我想,他的心中一直保持著對先主的感激之情,他每天都會想起吧,一位求賢若渴之人,一位大他二十餘歲年紀之人,三顧自己於草廬之中,於白帝城中將自己身後大事託付於自己,伯牙為子期絕琴,而自己,便要為知音實現他未盡的夢想。

每每讀到三國,總會被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這段君臣佳話所感動,我也常常在想,夢想很美好,但現實往往總是那麼殘酷,劉備大敗小敗經歷無數,折而不撓,卻最後倒在夷陵之戰,病逝白帝城,諸葛亮得遇其主,卻未逢其時。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小萌九尾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諸葛亮北伐曹魏,是出於多種目的的考量,匡扶漢室僅僅是這種目的的一種。下面請聽日航君的分析。

一、匡扶漢室的需求

劉備一直以來打出的旗號是什麼?就是“匡扶漢室,消滅曹賊”,這是劉備所堅守的大義,也是劉備的底氣所在,正是因為這個“大義”的名義,劉備才可以沉沉浮浮,卻始終沒有倒下,劉備死後,蜀漢繼承了這個“大義”,因此諸葛亮要去實現這個“大義”。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說到北伐的目的所在,那就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既然如此,北伐就是弦上之箭,不得不發。若是諸葛亮固守四川,不去北伐,那麼他本人所具有的“大義”的號召力就會逐漸削弱,蜀漢跟那些各地軍閥也沒有什麼區別了。失去了“大義”,地盤、人力、文臣武將均不如魏的蜀漢也就離死不遠的。

因此出於維護“大義”,匡扶漢室的需求,諸葛亮必須要次次北伐,捍衛大義。

諸葛亮像

二、報答劉備,完成遺願

諸葛亮是個重情重義的人,頗具春秋戰國時期“士為知己者死”的義士的性格。面對著信任自己,託付後事給自己的劉備,諸葛亮願意去拼盡一切完成劉備的遺願以報答劉備,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

在《出師表》中我們可見諸葛亮的心意: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因此出於報答劉備的目的,諸葛亮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北伐之路。

劉備畫像

三、實力差距的不斷擴大促使北伐

戰爭打得不是一兩場的勝利,而是要看綜合國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打了很多勝仗,最後卻失敗了的原因。

當時的魏國和蜀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可以說是非常懸殊,據統計,當時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人力是古代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以此看,蜀國贏面不大。然而蜀國依然要北伐,這是因為北伐還有可能贏,不北伐一定會輸。

當時蜀國佔據了四川一代,可以說是易守難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蜀之間的實力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因此蜀國只有儘快北伐才是王道。通過北伐佔據雍涼二州,憑藉馬家的關係訓練一支精銳騎兵,進而就可以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效果,最終便可以逐漸擊敗曹魏。若是僵持不下,只會讓差距越來越大,當差距大到無法彌補時,也就是蜀漢的末日了。

因此出於避免兩國實力差距大到難以彌補的目的,諸葛亮選擇了北伐。

曹魏佔領的是北方的精華區,蜀漢孫吳佔領區域大部分是沒開發完全的南方區域

四、轉嫁國內矛盾,鞏固統治

蜀漢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是鐵板一塊。在蜀漢之中,存在著荊州集團、東洲集團和蜀地集團三個集團。荊州集團以劉備的老班底為主,東洲集團以原來劉璋手下的班底為主,蜀地集團為蜀地新興的政治集團為主。起初在地盤比較廣闊的時候,三者之間還可以互相配合,壓力不大。

後來荊州被吳攻破,荊州集團損失慘重,因此荊州集團被迫和東洲集團聯合對抗蜀地集團,這種內部的鬥爭將會大大消耗蜀國的國力甚至引發大動亂。因此諸葛亮決定將矛盾外移,通過北伐讓大家重新合作。

因此出於轉移國內矛盾,避免鬥爭,鞏固統治的目的,諸葛亮不得不進行北伐。

第五次北伐路線圖

五、總結

因此諸葛亮的北伐是通過多方面思索而進行的舉動,然而最終北伐失敗,只留下一段有一段令人唏噓的故事。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諸葛亮舉義旗北伐曹魏。小編認為有幾種可能。

第一:凝聚蜀漢,聚攏人心。

第二:為了當初誓言,名相,名將。也就是當管仲、樂毅。實現人生理想。

第三:為隆中對策服務,堅持他的一貫戰略思想。

不過諸葛亮北伐中原,回覆漢室,打出的旗號,現在看來好象並不偉大,更象有點自私,有點搞復辟的感覺。

大漢更迭,民心擁護。你的努力也只能延長蜀漢,這又不是戰國,更沒有外侵,佔著有利地形,北伐勞民傷財,何苦呢?想拉回前進車輪能擋住嗎?缺將少才,天下能人志士不投你,不助你,靠益州這點人馬怎能翻倍成長呢?

忠心一顆讚揚。擔不要損傷大部分百姓的利益。唉……,反之理想也就會泡湯。


兔吐2


再去看看前後出師表,諸葛亮把北伐的原因寫的很明白了,當時蜀漢朝廷大部分人都不贊成不斷北伐,以蜀漢的國力北伐也不是明智之舉,諸葛亮也知道北伐是以弱攻強,但是不得不北伐:第一,北伐可能會亡,不北伐肯定會亡,打還有一線生機,不打就是坐以待斃,以一州之力和佔據中原的曹魏打持久戰不可取;第二,我到漢中不過一年,損失趙雲陽群(列了一長竄名單)等豪傑之士,這是先帝征戰幾十年四方籠絡的人才,不是益州一州之地能出的,趁這現在不打,過兩年這波人都死三分之二了就更沒人才可用了;第三,你們說我每次都沒打贏,曹操那麼猛,用兵彷彿孫、吳,不還是打了很多敗仗,哪次哪次差點小命不保(又列了一堆),先帝都很佩服曹孟德,曹操還不是有很多失策的地方(又舉了很多例子),以臣的駑鈍,怎麼能打保票必勝呢?第四,當年高皇帝劉邦那麼英明神武,手下牛人無數,不還是要披堅執銳歷經艱險,遭遇危難後才鼎定天下,陛下你照照鏡子,比得上高皇帝嗎?群臣照照鏡子比得上張良陳平,蕭何韓信嗎?就這菜鳥陣容還想著從長計議,靠戰略取勝,做夢呢!

蜀漢立國的政治基礎就是漢賊不兩立,北伐是政治需要,軍事安全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可惜幾次都沒成功,但凡諸葛亮能佔據關中,三國的歷史又不一樣了。


老友迷


答:看了兔吐兄的見解,實話實說,我一條都不同意!

先從表面現象看,在後《出師表》中,諸葛發出了六大未解之惑,而感嘆“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自趙雲等70多名各地攏聚的戰將先後去世,“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如果他們都不在了“當何以圖敵?”非常明顯,諸葛太知道了,北伐沒有任何希望!

既然沒有成功的希望,諸葛堅持北伐,我先不說原因,先說對不對?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諸葛沒有錯!必須打仗,要打仗就只有打曹魏,這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決定!成不成功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會是相當相當的危險⚠️

還是看《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就是這句話,足夠我回答問題了:孟獲平了、內亂解決了、政權的核心也在掌控之中、孫權也修好了、曹魏也顧不了益州了,你哪來的“危機”?有沒有危機?有!諸葛沒有忽悠劉禪,可以說是危機四伏,原因就是蜀人不服?!劉備你奪了劉璋的政權,四川人民不同意!!!你勝之不武,裡間外操地用卑鄙的手段獲取益州,四川人民恨不得扒了你的皮、抽你的筋;幾年下來,趙雲那麼中肯的告誡,一定要爭取民心,東西全部還給人家!結果是什麼呢,益州疲弊,益州疲弊?我多次強調過了,四川人民都是吃愛國肉長大的,什麼叫愛國肉?一分錢一斤,你必須買一塊錢的,不買不行!買了就不能扔了,必須要吃掉,富成什麼樣了!劉備“治理”才幾年,就“疲弊”?人不作死就不會死!作吧……先作死關羽、再作死張飛、馬超、黃忠、該死得都死了死了,劉備才放心地撒開了手……

亂攤子誰收拾,諸葛唄!怎麼收拾?戰爭,戰爭是解決國內日益尖銳的矛盾最有效的手段!只有戰爭才能擺脫人心不穩的激昂的反對情緒,一至對外。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與其等著別人來打我們,和我們主動去打他所花的心思是一樣的,我用一個益州去和曹魏相抗衡?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成不成就不是我能預知的了……

諸葛死後29年,公元263年,劉禪投降🏳️,這也許就是諸葛北伐的最重要的功績!如果不堅持北伐,諸葛活著就把政權交出去的可能是有得。


中行偃1


失去荊州,夷陵戰敗就已經失去一統天下的大好局面了,但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北伐呢?一是一統天下是劉備和自己畢生追求,二是劉備逝後蜀國內部以劉璋舊部為主的本地集團和劉備入川的荊州集團矛盾加劇,劉禪根本控制不了,這種情況下北伐完成先帝遺願是唯一能調和矛盾團結各部方法,所以諸葛亮雖然知道一統天下是個幣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為了蜀國能延續下去不得不一次次遠征,否則蜀國就會在內鬥中四分五裂


單憑氣質撂倒你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開始北伐曹操,據正史《三國志》記載真正的伐魏只有兩次,第二次,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的軍營中, 諸葛亮為什麼北伐?我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完成劉備的遺願

劉備的一生的夙願,是完成統一大業,光復漢室江山,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僅僅兩年之後就去世了,可以說劉備是帶著遺憾走的,走的是那麼的心不甘情不願,魏國的曹丕於公元220年稱帝,劉備一看曹丕稱帝瞭如果自己再沒有一點行動,那就間接的承認了曹丕的地位,以後如果光復漢室大業希望會更加的渺茫,所以在曹丕稱帝的第二年劉備在成都匆忙稱帝,國號還是“漢”劉備又是在蜀地,所以也稱蜀漢,三國之中,蜀國相對弱小,不佔據天時,地利,只能弄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人和,劉備是不不會甘心的,諸葛亮跟隨劉備多年深知劉備心思,劉備在彌留之際,又臨終託孤,還讓後主劉禪管諸葛亮叫做“相父”諸葛亮感動的稀里嘩啦,誓死要完成先帝的遺願,打敗曹操統一中原,光復漢室。



第二,魏國身處江北,國力雄厚,又兵強馬壯,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打它,讓它有喘息之機,蜀魏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甚至最後魏國會直接吊打蜀國,滅了蜀國可以說在頃刻之間,諸葛孔明別無選擇,必須一條路討伐,自己如果養足精神,敵人的精神會養的更足。


第三,收買人心

諸葛亮既為“相父”必須輔佐兒子的江山啊,蜀國上下那麼多眼睛可全盯著諸葛亮一個人,諸葛亮還是別無選擇,仗早晚要打,先下手為強 後下手遭殃,哪怕是雞蛋碰石頭也要碰一碰,就像《亮劍》裡說的:面對強大的對手依然選擇亮劍,諸葛亮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後人的楷模。

總結:諸葛亮 27歲前隱居村野,但是他絕對不是淡漠名利之人,他自比管仲,樂毅,想成就一番大事,是劉備給了他這個機會,他必須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啊


佳寧姐姐說歷史


應該說,諸葛亮為何北伐曹魏,因為當時曹操已經死了。諸葛亮北伐的動機何在,我們還是從他自己寫的《出師表》裡去尋找答案。

以下我結合對《出師表》的理解,來說說諸葛亮為什麼堅持要北伐。

第一,出於報恩的心理

以當時時局論,魏強蜀弱很明顯,作為弱者的一方,為什麼要去攻打強者的一方呢?我想諸葛亮心裡一定很糾結。且不說攻魏,在劉備勢力最強時,連吳國都打不過,那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全軍覆沒,諸葛亮用新組建的軍隊,就有把握打敗魏國麼?

我想,諸葛亮未必有這種把握。

那麼,他為什麼執意要攻魏呢?

首先,這是出於報恩的心理。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多次流露對先帝劉備的感激之情,比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蓋追先帝之殊遇”。如何報恩呢?就是完成劉備未了的心願。劉備生前當了皇帝,重新扯起“漢”的旗幟,把北方的曹魏當作“漢賊”。諸葛亮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最好的手段,當然是滅了曹魏,奪取天下。

第二,劉禪不是雄才偉略的君主

按理說,諸葛亮只是丞相,上面還有一個皇帝劉禪。那麼,為什麼是諸葛亮來包辦北伐之事宜呢?其中重要原因,是劉禪確實不是雄才偉略的君主。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多次對劉禪進言,敦敦教導,這些教導的背後,可以看出劉禪的不足。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他很耐心地教導劉禪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出劉禪是個沒有主見,沒有決斷力的皇帝。要是諸葛亮不在了,劉禪能領導蜀國軍隊光復中原嗎?諸葛亮絕對不敢這樣想。

既然劉禪不可能實現偉大的事業,諸葛亮只好替他包辦。

在他看來,北定中原,光復漢室,把四百年的漢帝國完整交到劉禪手中,這才是對先帝劉備知遇之恩的最大回報。這時的諸葛亮四十六歲,當年跟隨劉備打天下的將領們死的死,老的老,青黃不接,他再不去做這件事,可能沒時間了。可以說,諸葛亮是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進行曠世豪賭。

第三,諸葛亮有賭的本錢

諸葛亮為什麼敢賭呢?

應該說,他有一些優勢的條件。

首先,他是蜀國真正的掌權人。在劉備去世前,關羽、張飛等人都死了,諸葛亮在蜀國的權力,基本上不受掣肘。整個蜀國的軍政,基本上是諸葛亮一人說了算,因此,他有能力動員一切必要的力量,投入北伐。

其次,蜀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蜀道難,難以上青天”,蜀國位於四川盆地,中間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四周則高山環繞,“黃鶴之飛尚不得過”,這是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

從中國歷史來看,川蜀之地是比較難攻克的。比如說東漢初期劉秀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盤踞在蜀地的公孫述就是憑恃此險要地利,成為最後一個被消滅的軍閥。在南宋滅亡時,位於川蜀的釣魚城,也是最後才淪陷的。乃至到了二十世紀的抗日戰爭,國民黨政府一敗再敗之下,也是退到川蜀,才穩住陣腳,因此,可以看出川蜀易守難攻的地利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諸葛亮的想法,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國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北伐最糟糕的結果,也就是退回固守蜀地,這與不進取沒多大差別。倘若幸運的話,能夠略定中原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即便不能,佔據關中,從而據有從潼關到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也足以同魏國分庭抗禮。


儘管後來諸葛亮發動的幾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是,他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大方向應該說沒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我退回來,你也沒我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