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農村人要準備蓋房子,提前多少天就開始關心天氣,為什麼?因為害怕自己的地基會因為下雨被水泡。農村自建房對於農村來說非常重要,基本上是農民一生中大事之一,除了娶媳婦就是蓋房子了。同樣,很多人不蓋是不蓋,蓋就想蓋好,生怕哪裡疏忽會導致以後房子出問題,因為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房子不同於別的東西,一旦建好,再想向上面添加東西可是添加不上了。

所以,重視從地基就開始了。但讓很多人難受的是,平時不下雨,等到了自己做地基時突然下雨,從此在心裡留下了一個疙瘩,生怕自己的地基不牢固。

這個打地基時碰到下雨,地基會受影響嗎?黑嫂今天說一下關於這方面的問題。

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一、地基怎麼做

做地基這種事,從以前到現在基本上都沒有變過,只不過地基溝深度上有了一些變化,以前都是向下挖幾十公分,現在動不動就一米多。然後從下向上慢慢變。比如地基溝挖好後,首先要把地基裡的土給刨鬆軟,農村人以前大部分都是用鐵耙子,現在則都變成了小型的那種鬆土機,快得很。弄鬆軟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加石灰。

將泡開的石灰面撒在地基溝裡,再用鐵耙或者鬆土機摻勻,然後才是打夯。這裡摻石灰的主要一個原因就是防潮和防下陷。石灰在下面跟土結合,形成一層三七土,非常結實。黑嫂家蓋房子時,挖到了下面的石灰層,直接上洋鎬還一下一個白印子,這種石灰泥的強度超出普通人想象。古代人用這個造出的白膏泥是可以媲美現在的混凝土的。

打完夯後才是扎角和放線。地基溝是非常寬大的,因為下面到上面至少要有三變。最下面鋪磚是五零牆,也不用放泥,直接擺上去就行。五零上面一到兩層變成三七,

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一層起脊,所以基本上沒人做地梁,因為用不著,盡浪費錢。

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事實上,以前的房子見水泥的地方都很少,多是用黃泥和石灰蓋成的。現在則不然,地梁和水泥鋼筋都有了,就這人們還生怕不結實,主要原因是現在人蓋的都是兩到三層,房子高了壓力大,地基不做好是不行的。這個地梁就做在三七牆上,可以直接用模板,就是尋常的

那種夾牆模板支上,中間綁鋼筋籠子。也可以直接用磚砌槽子,三七牆兩邊各平立兩塊磚,中間是空的,裡面綁鋼筋,兩邊回填土卡死,防備灌混凝土時被撐開,等於是磚代替了模板。

這裡要說一下,直接用模板的,打出來的地梁多是三七梁,也就是臥梁,寬而矮,因為你模板直接夾著下面的磚支的,下面是三七,出來的地梁自然也是三七。兩塊磚中間的距離正好是二四,出來的二四地梁,這是立梁,從受力方面來說,並不是寬大了就好,這個立梁是比臥梁要耐承受壓力的,接觸面越小,耐受力越大,要不然怎麼會有立木頂千斤的說法呢?這個地梁出地面是二四牆,同時也是北方大部分地區蓋房子出地面外牆的大小,等地梁打好後,地基下面就算是正式完成了。

這個時候完全不怕雨了,做地基最怕下雨的時候是在剛挖好地基溝時。

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二、地基什麼時候怕雨

只要地梁打好後,下雨不下雨已經無所謂了。比如你打好地梁了,這時候下雨對地基沒有絲毫的影響。最害怕的是剛挖好地基溝給下一陣。既然是地基溝,是肯定要比平地上低的,這是個低窪處,下得大了還有可能存水。

地基本來是要結實的,但這個存水就會鬆軟,有人說存水會導致地基下陷,這個有點危言聳聽了,自建房時,如果地基做得碰上點水就下陷,那這地基上根本無法蓋房子。

下雨只會導致上面十來公分鬆軟,但這個鬆軟問題也不能小視,會直接導致下面的磚層坐不穩。

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所以在碰上下雨時,一定要保護好地基溝,有條件的要蓋上,儘量少淋雨和做到不存水。但是有時候雨下大了後,人力無法阻擋,淋雨和存水是必然的。那也不要緊,等天放晴後,要將地基重新晾曬。乾透後再做咱們上面說過的步驟,就是鬆土和撒石灰,做三七土。

那有人會說了,如果撒上石灰後碰到下雨呢?這個石灰是遇潮氣會越來越結實的,但決不代表可以泡在水裡可以越來越結實,比如埋在地下,地下向上返的潮氣會讓石灰層越來越結實,但直接扔在水裡是無法結實的,所以這個也是怕大雨的。

一旦做三七土後碰到下大雨,雨過涼幹後還需要得新再做,把下面耙松,重新再撒石灰和土,再一次打夯。

自建房地基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附帶解決辦法,看完您就懂了

寫在最後:所以,我們在挖好地基溝後,一定要趕時間把上面的做出來,有人天生的拖延症,挖好後還看是不是好日子,還算,還找人看,總之就是各種事,卻遲遲不進行上面的工作,也不做三七土,也不放腳和打地梁,碰到乾旱季節還好,碰到雨季是會耽誤事的。但這個下點雨會不會影響地基的結實程度,只要後續方法得當,這個完全不會影響,很多人的擔心實在是多餘的,也輕視了地基的結實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