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進中小學生減負:有學校下午兩點多就放學,家長開始自己給孩子佈置作業,一年花幾十萬上校外輔導班。你怎麼看?

馮江瑞


您好

關於這點我有這些不同的看法:

大力推行素質教育

1、素質教育沒有問題,從目前的教育形式來看,江蘇的教育模式算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但從現象來看,作為試點城市的南京反而是發現了不少問題,對於這件事來講,發現問題無疑是非常好的,但是對於廣大家長來講,可謂是壓力很大!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樣推行素質教育,最開心的就是教育機構了,在學校本身學的內容有限,現在通過政策壓力,不準佈置作業,不準以考試來衡量學生,不準幹嘛幹嘛,可孩子還是要考試,參與人生中決定命運的時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你在學校可以不學,但你怎麼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在學校時間少了,作業也嗎,沒有了,難道讓他們整天在家玩手機?指望他們能夠自律?這樣一來,更多的家長還是願意送孩子去補習班!隨之而來的就是補習班水漲船高的價格!

你以為在學校的就是素質教育,其實不然,個人認為我們面臨著最大的問題不是推行素質教育,而是不要學院教育,到了學校,無論是怎樣的檢查,學校總是在受到檢查的時候大做文章,甚至讓孩子當起了演員:好不好呀!好!~這樣子的“應付教育”才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努力上班養家,還要我兩點回家帶孩子?

這也是不得不面對現狀之一,孩子早早放學,在家也沒事做。誰來帶孩子?對於很多家長來說,5點下班已經成為了奢侈,超過半數的家長都在7點以後才到家。那麼,孩子放學後帶孩子的問題怎麼辦呢?

總的來說,推行素質教育肯定是有非常好的一面的,但對於現在的基本國情來說,素質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職稱網


中小學減負,並不是給老師減負,學生在學校裡的時間不能少,每天不少於6課,每天放學時間4至5點不算晚,能使家長有接送和看管的時間。我家的外孫今年初一,每天早晨6點起床,6點20分到校,中飯、晚飯家長送到學校,一直至晚上8點半左右回家,回家後還有大量的作業,一般11點以後才能上床睡覺,雙休日更本沒有時間玩,家長要一起動手才能完成當天的作業,看著就心痛,這個負一定要減。(啟東)


1553740469655


基礎教育不改革,一味的推出減壓策略,標本都沒治,看似在校時間短了,只不過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施加到學生身上。現在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百家爭鳴,老師工資跟不上也考慮在課文謀求收入,家長對現在的教育只能說是迷茫的,孩子不能落後於他人,交流之間是一個對教育擔憂的正循環,然後就只能跟風各種補習班。我一同學是搞高中生涯規劃的,推出的口號現在高考改革,生涯規劃要納入高考考核,我就在想高中的時候是學業最重的時候,所謂的生涯規劃在沒有真正的經歷世事只能說像小時候父母問孩子的願望。教育體制不改革,所謂的減負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冰涼的陽光


一個政策的好壞,是看這個政策能不能促進社會進步。

現在減負進行得轟轟烈烈,各方言論不一,現在從一個教師角度,來說一下這次減負吧。

減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個出發點沒有站在現實的基礎上。

為什麼?

1、很多家長沒有時間,也沒精力,更沒有能力安排好孩子減負之後的時間安排問題,能力培養問題。

比如:減負提倡的多運動,好吧,請問兩點放學,雙職工還在上學,爺爺奶奶年齡大了,運動從何而來,讓孩子自己去公園,不現實因為安全問題,無法保證。

和小夥伴一起玩,首先玩什麼?幾個一年級的孩子在一起更需要家長陪護。

有些地方公園很遠,交通又是個問題。

2、閱讀。很多孩子根本不愛看書,空下來的時間,就會看電視,打遊戲。於是一開始家長和作業鬥,沒有了作業就要做好與手機遊戲斗的準備,與作業鬥,頭上還有尚方寶劍,老師背書,與手機遊戲鬥,你斗的是人性,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3、家長自己佈置作業,也不現實很多家長,又不是教師重難點根本不清楚,學生的整體情況也不瞭解,怎麼佈置作業

所以我覺得,這次減負有點粗暴。


十里落葉


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教育減負是大方向,如何減是真問題】這兩天,一篇名為《南京家長已瘋》的文章刷屏了。文章稱,南京中小學生正遭遇“不許補課,不許考試,不許公佈分數,不許按成績分班”“突擊檢查學校,甚至查看學生書包裡有沒有‘違禁物品’——卷子,課外輔導教材,作業本”等情形。對此,南京教育部門的回應是“將及時糾正偏差”。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掉過重課業負擔,是重要且必要的,但一方面要防止壓力過分前移,一方面也要正視壓力的客觀存在,零壓力的“快樂教育”並不可行。無論各地政策怎麼定,都應落在理性區間內,而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減負舉措的具體執行中,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執行簡單化、形式化、機械化,這才能夠為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提供堅實的基礎。而且,對於中國的基礎教育,我們心中還是要有一根基準線,即中國的基礎教育不僅不差,而且在全球還很有競爭力。網頁鏈接


達人達理


呵呵,你太不瞭解政府部門的規定了。如果不是教育局硬性要求,哪個學校敢縮短在校期間和不佈置作業啊?學校當然是按教育部規定來辦事的。教育局規定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作業,三四年級不得超過半小時,其他年級書面作業不得超過一小時(這是指所有作業總和),你以為學校和老師偷懶嗎?


用戶4681507404838


有圖真相,看圖說話……這是一個高一班級暫存陽臺上的新書,還有一部分在座位上了………




星穿海底


減少學生學習負擔的最好方法就是實行週末單休日!這樣每個月就能多出四天半的上課時間,免得現在的學生在學校得不到充分的學習時間,放學回到家還要家長教導作業!而很多東西家長根本不會!現在的老師工作太輕鬆了,除了每個星期雙休日還有寒假暑假!而現在的學生學習內容比十幾二十年前多了太多了,每個星期只有五天哪裡夠用?


美好生活sj


這樣子不僅學生沒有減負,孩子還加負了,現在的中國教育想釜底抽薪,學習歐美,給孩子減負,然後下午兩三點下課。

但是國情不一樣,1.國人孩子多,競爭激烈,學校可以減負,家長思想還沒跟上,所以又得花大價錢去補習,也沒讓孩子減負。

2.國外家長比較開明,不認為讀書是唯一出路,不會硬逼孩子讀書,家長更喜歡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擅長的事情,中國家長比較保守,不允許,也不答應。

3.中國一直奉行的是勤能補拙,學習需要刻苦,需要題海戰術,所以孩子會做課本的題目,家長覺得還不夠,需要課外加強與練習。再者,因為中國的確題目出的比國外難很多,所以家長怕啊,沒安全感,只能多讀,多做,多練。



教書匠大智


給學生減負的初衷始終是好的,但是事實上總是事與願違,每次的減負都變成了孩子們負擔更重的開始。

南京小學的這次減負,從家長的反應來看,確實是無法接受的,減負減到讓孩子撒謊確實有些粗暴。

後來教育局也做了解釋說:全市教育系統要準確理解工作要求,糾正違規考試、違規排名、超前超標教學等不規範辦學行為。符合教學規律的作業、考試、教育評價應繼續堅持。要在把不合理的課業負擔減下去的同時,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說法和初衷應該是能夠得到家長的贊同和認可的。


不超前教學,不違規考試和排名,對學生的身心都好,這些可以支持。

符合教學規律的作業、考試還是要有的,也是必須要有。

這些話說的都很正確,那家長還會“瘋”的原因又是什麼?

首先,如此減負高考怎麼辦?

任何知識的獲得都是付出時間努力學來的。

如果每個學生在校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節課,知識從哪裡來?

孩子未來怎麼辦?

其次,不保障在校時間,孩子誰來帶?

現在生活的壓力都大,父母需要工作賺錢養家,孩子上半天學,那半天怎麼辦?帶去單位嗎,不可能。辭職在家帶孩子嗎,更不可能。

那孩子眼下怎麼辦?

家長“瘋了”的原因都是很切實際的。


我常想起自己小的時候:

早上是8點到校上課的;

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都是認真重視的;

下午放學是與父母下班同步的;

放學後的作業是能起到複習作用,但半小時就能完成的;

吃晚飯前還能有時間跟小夥伴相約瘋一會的;

週六是上學的;

課外輔導是沒有的;

小學時帶眼睛幾乎是沒有的。


所以,我想減負首先要在校時間與工作時間同步,不給家長造成負擔。

然後,給孩子佈置合適的作業,合理複習,鞏固知識。

最後,認真對待藝體課,讓孩子做身心健康的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