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去看看這本書吧”。

去年的年度爆款文化綜藝《一本好書》,在今年的10月7日迎來了第二季。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文化綜藝,一直是綜藝節目中很重要的一個類型。

2001年《百家講壇》,由學者、教授解讀點評中國經典的傳統文化,在當時帶起了一陣“傳統文化熱潮”。于丹、易中天等人也藉此節目一躍成為大眾的知識“偶像”,也是由此起,開啟了文化類綜藝的1.0時代。

近幾年政策的支持又催生了一大批星素結合或明星真人秀等模式的文化綜藝。《見字如面》《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眾多文化類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些節目以競技和朗誦為主要模式,在文化議題中融入了娛樂元素,吸引了一眾年輕觀眾為傳統文化買單。

隨著這些文化節目日漸火爆,節目形式不斷創新和更迭,文化類綜藝迅速進入了3.0時代

簡單來說,3.0時代更加視覺化,更有臨場感,更具立體性。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國家寶藏》劇照

其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即2018年年初央視推出的《國家寶藏》,將國寶的故事舞臺化、可視化,繪聲繪色地演繹國寶的前世今生,這一新模式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反響和口碑。

《一本好書》是《見字如面》的原班團隊打造的場景式讀書節目,形式上比它的前身更進一步。

所謂場景,即話劇+現場說書+演播室評書。在一個小時內,將一本書幾百頁的內容有點有面地在舞臺上演繹。演員時而是書中的一個人物,時而又跳出故事,評述人物。

總導演關正文也曾半開玩笑地說,《見字如面》是為了《一本好書》而做出的副產品。

豆瓣開播9.5,《一本好書2》延續了首季的人文情懷和高口碑,也帶著將更多好書安利給更多觀眾的野心,和“讓讀書變得有趣”的目標,強勢歸來。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在同期一大波國產綜藝中評分最高

相比起《國家寶藏》裡邀請了許多當紅明星,這檔綜藝更加樸素一些。

沒有噱頭也沒有流量明星,雖然每期節目選擇的書籍,都是膾炙人口,很像是照著豆瓣書單Top100挑選出來的,多少顯得有些保守。

關導演曾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好的書籍應該有這樣兩個價值,一個叫提供鮮活認知,另一個叫激活獨立思考”。

同理,《一本好書2》也應該具備這兩種價值。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一本好書,一出好戲,講的不僅是書,還有時代,和人。

第一期選擇的書,是《紅巖》。

沒錯,就是你們都知道、但很少人會去翻看的那本紅色書籍。

先不說過不過時,將這本書放在第一期實在有些費力不討好。

《紅巖》講述的是一段所有中國人不應當忘記的歷史,正因為不應當忘記,這樣的故事多少會有些負重感。

畢竟對於我們雲吃瓜群眾來說,只想開開心心看場戲,時不時吆喝幾句“好”,並不想被牽扯其中。

但這檔綜藝一上來就這樣回應觀眾:“偏不!”。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紅巖》,演了三幕。第一幕,描畫出整一個時代。老戲骨於震飾演的許雲峰用三言兩語,勾勒出軍統壓迫地下黨的恐怖形勢。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因為叛徒的出賣,許雲峰和一眾革命志士被捕,受盡折磨最後死去。他們代表的是信仰的堅守。

在第二幕戲中,通過罪魁禍首甫志高的一場獨白,道出了卑鄙者內心的可憐和可悲。

這是這個歷史上有名的叛徒,第一次站上舞臺,為自己辯解。

他自私、自利、總是考慮自己的前途,但或許,他和臺下的觀眾一樣,都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如果此刻觀眾的你站上舞臺,你會作出什麼選擇?

你寧願英勇就義?還是保護家庭保護自己?

這一刻,觀眾離甫志高這個人物,很近。他代表的,其實是普通人的追求。

許子東是這麼說的:“他們只看到《紅巖》神化,就是那個超人的部分。他們沒看到,它的超人有人性,常人的部分。信仰問題是超越人性,但超越人性是從人性的基礎上去的。”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許雲峰的正面與甫志高的反面,兩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惡人或許不總是惡人,好的故事探討的是人性,在人性的掙扎中才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普通人會向現實妥協,擁有信仰的人會堅持下去。

第二季節目,相比第一季減少了舞臺演繹的部分,增加了評和論的環節。

戲劇將人們帶入書中的世界,去了解文字的生命力。嘉賓的評論,也不是直接說出答案,而是拋磚引玉,引導觀眾在沉浸故事的同時,又能及時脫離出來冷靜思考。

看出來了嗎?節目已經在為難觀眾的路上,越走越遠。

文字的衝擊力,很多時候是不如影像來得那麼直接的。

諾貝爾文學獎能夠在幾天之內,讓一個人們過去連聽都沒聽說過的作家作品瞬間售罄;改編電影的熱映可以吸引許多人翻看原著。但這些都不是來源於文字本身的影響力。

最初看這檔節目的時候,我對它還是有一些隱憂的。有可能,它會是一檔優異的薦書類節目,也有可能,它會變成一場長時間的碎片化閱讀。

不過好在,第一季節目優秀的“帶貨能力”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希望。首季播出後,很多書籍都成了各大書城的暢銷書。讓更多人願意買書看書,或許這才是這檔節目的意義所在。

就像每一期節目的末尾,薦書人都會向觀眾說出這句話——

“去看書吧。”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1,《見字如面》大熱背後的冷思考:文化類綜藝疲態初現?來源:鈦媒體,2017年9月。

2,《一本好書2》9.4分,董卿新綜藝又火了,文化綜藝還能出爆款嗎?來源:肥羅大電影,2019年10月。

3,文化綜藝的3.0時代,來源:長江日報,2018年1月。

《一本好書2》:向文化類綜藝天花板看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